横式百叶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110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外观设计性的横式百叶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横式百叶窗具备上梁、叶片、第一升降绳以及第一方向控制绳,第一方向控制绳具有一对第一纵线和一对第一横线,一对第一纵线悬挂支撑在上述上梁上,第一升降绳和上述叶片插入一对第一横线之间,并且,一对第一横线相互交差,第一升降绳悬挂支撑在上述上梁上,上述叶片配置在一对第一纵线中的一个第一纵线和一对第一横线相互交差的位置之间,并且,上述叶片具有第一缘部和第二缘部,一对第一纵线中的一个第一纵线和第一升降绳位于上述叶片的第一缘部,上述叶片的第二缘部上形成有第一缺口部,一对第一纵线中的另一个第一纵线位于第一缺口部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横式百叶窗
本专利技术涉及横式百叶窗。
技术介绍
关于横式百叶窗,被提出各种具有多枚呈板状且能够转动的叶片的横式百叶窗。横式百叶窗的叶片上附设有方向控制绳和升降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方向控制绳根据操作绳的操作而进行动作,由此使叶片转动。另外,升降绳也是根据操作部的操作而上下动作,由此使叶片滑动。在专利文献1的横式百叶窗中,叶片前缘部上的与方向控制绳的纵线的配置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缺口部。在专利文献1中,当在叶片上形成有该缺口部时,方向控制绳的前侧纵线收容于该缺口部中。由此,能够抑制叶片的横向(叶片的长度方向)的位置偏移。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横式百叶窗中,方向控制绳的前侧纵线上设有导环。升降绳插通于导环中,由此避免升降绳缠绕在方向控制绳上等的不良情况,从而使叶片的下降性提高。另外,关于横式百叶窗,被提出各种具有上梁、方向控制绳、升降绳、叶片以及下梁的横式百叶窗(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2的横式百叶窗中,方向控制绳具有一对纵线和多层的一对横线。而且,一对纵线从上梁垂下,多层的一对横线设置在前侧纵线和后侧纵线之间。叶片和升降绳插通于一对横线之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27228号公报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3/191186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中,缺口部形成于叶片的前缘部上,另外,导环设置在方向控制绳的前侧纵线上。即,在专利文献1中,缺口部和导环均位于横式百叶窗的正面侧,因此,缺口部和导环会引起用户的注意。例如,当为高性能的横式百叶窗时,被要求横线的耐久性(耐磨性)或光的高遮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如上所述的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外观设计性的横式百叶窗。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抑制光的遮蔽性降低,还能够抑制横线被断掉的横式百叶窗。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如下的横式百叶窗。本专利技术的横式百叶窗具备上梁、叶片、第一升降绳以及第一方向控制绳,第一方向控制绳具有一对第一纵线和一对第一横线,一对第一纵线悬挂支撑在上述上梁上,第一升降绳和上述叶片插入一对第一横线之间,并且,一对第一横线相互交差,第一升降绳悬挂支撑在上述上梁上,上述叶片配置在一对第一纵线中的一个第一纵线和一对第一横线相互交差的位置之间,并且,上述叶片具有第一缘部和第二缘部,一对第一纵线中的一个第一纵线和第一升降绳位于上述叶片的第一缘部,上述叶片的第二缘部上形成有第一缺口部,一对第一纵线中的另一个第一纵线位于第一缺口部中。根据本专利技术,叶片的第一缘部上并未形成第一缺口部,而是在叶片的第二缘部上形成有第一缺口部。因此,第一缺口部不易被人注意,从而能够提高横式百叶窗的外观设计性。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叶片和第一升降绳插通于一对第一横线之间,第一升降绳通过一对第一横线被引导。即,根据本专利技术,并不是在第一方向控制绳上设置专利文献1的导环,而是使用第一方向控制绳的第一横线引导第一升降绳,因此,由于不设置导环,因此,相应地能够提高横式百叶窗的外观设计性。以下,例示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可以相互进行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横式百叶窗,优选:第一缺口部形成于上述叶片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位置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横式百叶窗,优选构成为:在上述叶片倾斜成第一缘部位于相比第二缘部更加下方的位置的状态下,当上述叶片上升时,第一横线卡在第一缺口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横式百叶窗,优选:具备第二升降绳和第二方向控制绳,第二方向控制绳具有一对第二纵线和一对第二横线,一对第二纵线悬挂支撑在上述上梁上,第二升降绳和上述叶片插入一对第二横线之间,并且,一对第二横线相互交差,第二升降绳悬挂支撑在上述上梁上,上述叶片配置在一对第二纵线中的一个第二纵线和一对第二横线相互交差的位置之间,一对第二纵线中的一个第二纵线位于上述叶片的第一缘部上,上述叶片的第二缘部上形成有第二缺口部,一对第二纵线中的另一个第二纵线和第二升降绳位于第二缺口部中,第二升降绳中的被插入一对横线之间的部分,在第二缘部的第二缺口部至一对第二纵线中的另一个第二纵线之间移动自如。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如下的横式百叶窗。本专利技术的横式百叶窗具备上梁、第一方向控制绳和第二方向控制绳、叶片以及升降绳,第一方向控制绳和第二方向控制绳以及上述升降绳从上述上梁垂下,上述叶片通过第一方向控制绳的横线和第二方向控制绳的横线被支撑,上述升降绳沿第一方向控制绳的一对纵线中的一个纵线而设置,第二方向控制绳中未配置有上述升降绳,并且,该横式百叶窗具备以下结构(a)和结构(b)中的至少一个结构,上述结构(a)构成为:上述升降绳插通于第一方向控制绳的各层中设置的多条上述横线之间,上述结构(b)构成为:上述升降绳插通于第一方向控制绳的各层上述横线之间,第一方向控制绳的上述横线的耐磨性高于第二方向控制绳的上述横线的耐磨性。根据本专利技术,供升降绳插通的第一方向控制绳的横线的耐磨性高于第二方向控制绳的横线的耐磨性。因此,即使升降绳被拉回上梁内或者从上梁引出,也能够抑制第一方向控制绳的横线因磨损而被断掉。另外,当横线的耐磨性变高时,有时会导致叶片不易适当地转动,从而横式百叶窗的光遮蔽性降低。相对于此,根据专利技术,相对于第一方向控制绳的横线,第二方向控制绳的横线的耐磨性被抑制为较小,因此,叶片容易适当地转动,从而能够抑制光遮蔽性降低。如此,根据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抑制光的遮蔽性降低,还能够抑制横线被断掉。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横式百叶窗,优选:上述叶片具有第一缘部和第二缘部,第一缘部和第二缘部是上述叶片的长度方向上的缘部,上述升降绳配置为:插入并通过第一缘部或第二缘部、或者与第一缘部或第二缘部对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横式百叶窗,优选:上述叶片具有第一缘部和第二缘部,第一缘部和第二缘部是上述叶片的长度方向上的缘部;当上述叶片上升时,以第一方向控制绳和第二方向控制绳变位成第一缘部位于相比第二缘部更加下侧的状态,将上述升降绳拉回上述上梁内;当上述叶片下降时,以第一方向控制绳和第二方向控制绳变位成第一缘部位于相比第二缘部更加上侧的状态,将上述升降绳从上述上梁引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横式百叶窗,优选:第一方向控制绳和第二方向控制绳由相同的纤维原料构成,并且,第一方向控制绳的上述横线构成为相比第二方向控制绳的上述横线更粗。附图说明图1是横式百叶窗10的主视立体图。图2是横式百叶窗10的右视图。图3是横式百叶窗10的主视图,且是上梁11内部结构的说明图。图4是横式百叶窗10的顶视图,且是上梁11内部结构的说明图。图5是图4中所示上梁11等的A-A剖面图。图6是表示第一升降绳31、第一方向控制绳41以及叶片12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第二升降绳32、第二方向控制绳42以及叶片12的说明图。图8是第一升降绳31、第一方向控制绳41、第二升降绳32、第二方向控制绳42以及叶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横式百叶窗,其特征在于,/n具备上梁、叶片、第一升降绳以及第一方向控制绳,/n所述第一方向控制绳具有一对第一纵线和一对第一横线,/n一对所述第一纵线悬挂支撑在所述上梁上,/n所述第一升降绳和所述叶片插入一对所述第一横线之间,并且,一对所述第一横线相互交差,/n所述第一升降绳悬挂支撑在所述上梁上,/n所述叶片配置在一对所述第一纵线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纵线和一对所述第一横线相互交差的位置之间,并且,所述叶片具有第一缘部和第二缘部,/n一对所述第一纵线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纵线和所述第一升降绳位于所述叶片的所述第一缘部,/n所述叶片的所述第二缘部上形成有第一缺口部,一对所述第一纵线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纵线位于所述第一缺口部中。/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10 JP 2019-090042;20190628 JP 2019-1223531.一种横式百叶窗,其特征在于,
具备上梁、叶片、第一升降绳以及第一方向控制绳,
所述第一方向控制绳具有一对第一纵线和一对第一横线,
一对所述第一纵线悬挂支撑在所述上梁上,
所述第一升降绳和所述叶片插入一对所述第一横线之间,并且,一对所述第一横线相互交差,
所述第一升降绳悬挂支撑在所述上梁上,
所述叶片配置在一对所述第一纵线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纵线和一对所述第一横线相互交差的位置之间,并且,所述叶片具有第一缘部和第二缘部,
一对所述第一纵线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纵线和所述第一升降绳位于所述叶片的所述第一缘部,
所述叶片的所述第二缘部上形成有第一缺口部,一对所述第一纵线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纵线位于所述第一缺口部中。


2.一种横式百叶窗,其特征在于,
具备上梁、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植松贵俊
申请(专利权)人:立川窗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