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金属片防拱隔热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109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金属片防拱隔热板材,包括第一金属型材和第二金属型材,第一金属型材和第二金属型材之间通过隔热条连接,第一金属型材、第二金属型材和隔热条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复合金属片,复合金属片包括内金属层和外金属层,内金属层的热膨胀系数大于外金属层的热膨胀系数,复合金属片的一端与第一金属型材或第二金属型材连接。利用复合金属片内外层金属膨胀系数的差异,当一侧金属型材过热时,复合金属片向所述外金属层一侧弯曲并与另一侧金属型材接触,从而传递热量、减少温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能够在不影响常规辊压工艺、不降低抗剪强度的条件下,起到防拱防变形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金属片防拱隔热板材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围护结构防拱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金属片防拱隔热板材。
技术介绍
常规按照行业规范,门、窗、幕墙等外围护结构的三明治样式框架型材是一层或两层金属型材和隔热材料(比如聚酰胺材质等)机械咬合而成,要求很高的抗剪强度,保证其不分离。中间的隔热板材能阻挡热量的流动,使得两侧的金属型材温度有明显差异,从而起到节能作用。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较为极端的自然条件(夏天太阳暴晒或者冬天室外低温)和空调系统导致室内外温差很大时,隔热板材两侧的金属型材的伸缩量不一样,而常规的啮合力很大,会导致门窗幕墙的型材变形弯曲(向内或者向室外),从而引起门窗开启关闭运行功能的不良,甚至玻璃破碎等安全事故。现有技术中,解决温差过大导致型材变形的方法通常有:弱化板材强度、减薄隔热条、将隔热板材设计成可滑动的组件形式等,这些方法通常都会导致抗剪能力变弱,从而在安装或运送中造成型材变形或滑动,影响加工生产效率。此外,也有意图通过控制咬合程度(比如减少金属型材与隔热条之间的压合力或压合深度等)来减少内外侧型材变形差异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着实际工艺控制的难题,对工人或设备的要求过高,因此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内外侧金属型材因温差过大而变形起拱的复合金属片防拱隔热板材。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金属片防拱隔热板材,包括第一金属型材和第二金属型材,所述第一金属型材和第二金属型材之间连接有隔热条,所述第一金属型材、第二金属型材和隔热条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复合金属片,所述复合金属片包括内金属层和外金属层,所述内金属层的热膨胀系数大于所述外金属层的热膨胀系数,所述复合金属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型材或第二金属型材连接,当所述复合金属片受热时,所述复合金属片向所述外金属层一侧弯曲并与所述第二金属型材或第一金属型材接触。在一实施例中,该隔热板材的所述复合金属片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一金属型材上,所述固定件覆盖在所述第一金属型材表面,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复合金属片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复合金属片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在一实施例中,该隔热板材的所述复合金属片包括至少一层导热层,所述导热层覆盖于所述外金属层的外侧,所述导热层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在一实施例中,该隔热板材的所述固定件和导热层均由高导热材料制成。在一实施例中,该隔热板材的所述固定件和导热层的材料为铝或铝合金。在一实施例中,该隔热板材的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复数个复合金属片,所述复数个复合金属片沿所述空腔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在一实施例中,该隔热板材的所述复数个复合金属片同向或交错反向设置。在一实施例中,该隔热板材的所述第一金属型材上设置有第一复合金属片,所述第二金属型材上设置有第二复合金属片,所述第一复合金属片和第二复合金属片位置相对且弯曲方向相反,当所述第一复合金属片和第二复合金属片中的任意一个受热伸展时,所述第一复合金属片和第二复合金属片接触。在一实施例中,该隔热板材的还包括导热片,所述导热片设置于与所述复合金属片相对位置处,当所述复合金属片受热伸展时,复合金属片与所述导热片接触。在一实施例中,该隔热板材的所述空腔内填充闭孔发泡材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复合金属片内外层金属膨胀系数的差异,当一侧金属型材过热时,复合金属片能够伸展并与另一侧金属型材接触,从而传递热量并减少温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能够在不影响常规滚压工艺、不降低抗剪强度的条件下,起到防拱防变形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各组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并且具有类似的相关特性或特征的组件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断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复合金属片和固定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断面示意图;其中:1-第一金属型材;2-第二金属型材;3-隔热条;4-复合金属片;41-内金属层;42-外金属层;43-导热层;5-固定件;51-容纳槽;6-第一复合金属片;7-第二复合金属片;8-导热片;9-闭孔发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注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诸方面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被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进行任何限制。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复合金属片防拱隔热板材,可用于框架结构呈三明治样式的门、窗、幕墙等围护结构。该隔热板材包括第一金属型材1和第二金属型材2,第一金属型材1和第二金属型材2之间连接有隔热条3,第一金属型材1、第二金属型材2和隔热条3之间形成空腔,该空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复合金属片4。复合金属片4可以为双层或者多层,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复合金属片4可以只包括内金属层41和外金属层42,内金属层41的热膨胀系数大于外金属层42的热膨胀系数。复合金属片4的一端与第一金属型材1或第二金属型材2连接,当复合金属片4受热时,复合金属片4朝向外金属层42一侧弯曲,并与第二金属型材2或第一金属型材1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内金属层41与外金属层42的热膨胀系数(线膨胀系数或面膨胀系数)差异应较大,以确保当温度升高时,复合金属片4的整体形状能发生显著改变。通过设计内金属层41与外金属层42长度和厚度,可以使其在目标温度时与另一侧的金属型材接触。内金属层41与外金属层42之间可以采用粘接或其他方式形成整体,而复合金属片4可以通过插接或焊接等方式与金属型材连接,以确保传热良好。通过上述结构,当隔热板材一侧温度升高时,复合金属片4能够伸展并连接两侧金属型材,从而显著降低板材两侧的温差,减小变形差异。该技术方案的另一优点是不影响常规滚压工艺(也就是抗剪等机械强度满足行业惯例),甚至不影响组角T型连接等工艺,也间接保证了围护结构的机械强度、水密性等。仅通过复合金属片4进行导热的效果可能并非最佳,因此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复合金属片4通过固定件5固定在第一金属型材1上,固定件5覆盖于第一金属型材1表面,固定件5上开设有容纳槽51,复合金属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金属片防拱隔热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型材和第二金属型材,所述第一金属型材和第二金属型材之间连接有隔热条,所述第一金属型材、第二金属型材和隔热条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复合金属片,所述复合金属片包括内金属层和外金属层,所述内金属层的热膨胀系数大于所述外金属层的热膨胀系数,所述复合金属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型材或第二金属型材连接,当所述复合金属片受热时,所述复合金属片向所述外金属层一侧弯曲并与所述第二金属型材或第一金属型材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金属片防拱隔热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型材和第二金属型材,所述第一金属型材和第二金属型材之间连接有隔热条,所述第一金属型材、第二金属型材和隔热条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复合金属片,所述复合金属片包括内金属层和外金属层,所述内金属层的热膨胀系数大于所述外金属层的热膨胀系数,所述复合金属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型材或第二金属型材连接,当所述复合金属片受热时,所述复合金属片向所述外金属层一侧弯曲并与所述第二金属型材或第一金属型材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金属片防拱隔热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金属片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一金属型材上,所述固定件覆盖在所述第一金属型材表面,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复合金属片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复合金属片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金属片防拱隔热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金属片包括至少一层导热层,所述导热层覆盖于所述外金属层的外侧,所述导热层与所述固定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金属片防拱隔热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和导热层均由高导热材料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远梁珍贵刘墩亮陈雨伟朱俊叶盼江泽华
申请(专利权)人:泰诺风保泰苏州隔热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