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立柱模块的单元窗的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0092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立柱模块的单元窗的安装方法,包括:移动机器人,所述移动机器人包括起升系统;吸盘框架包括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连接为C字型,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空间,用于容纳待安装所述单元窗的主体结构前的柱子;玻璃吸盘,所述玻璃吸盘固定于所述第二平面上,所述玻璃吸盘用于吸附单元窗的玻璃;单元窗固定装置,所述单元窗固定装置设置于待安装所述单元窗的主体结构上。机器人在室内安装完全不受天气影响,可以有效的缩短工期;机器人在室内安装不存在天黑了就停止施工的情况;机器人安装控制精度容易控制,比人工的安装精度高,更易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立柱模块的单元窗的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立柱模块的单元窗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期越来越紧,多个工种同时开工简直就司空见惯。其中影响工程工期的关键里程碑节点就是外墙断水的时间,即后面有柱子的单元窗的安装,也就是外墙封闭之后外面的雨水不会进到室内,室内的精装修工序就可以开工。但是,现有的后面有柱子的单元窗的安装方式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立柱模块的单元窗的安装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立柱模块的单元窗的安装方法,包括:在移动机器人上设置起升系统;将吸盘框架连接于所述起升系统上,其中,所述吸盘框架包括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平行,所述第三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垂直连接,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连接为C字型,将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起升系统连接,所述第二平面远离所述起升系统;将玻璃吸盘固定于所述第二平面上;在主体结构上设置单元窗固定装置;>控制移动机器人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立柱模块的单元窗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移动机器人上设置起升系统;/n将吸盘框架连接于所述起升系统上,其中,所述吸盘框架包括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平行,所述第三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垂直连接,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连接为C字型,将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起升系统连接,所述第二平面远离所述起升系统;/n将玻璃吸盘固定于所述第二平面上;/n在主体结构上设置单元窗固定装置;/n控制移动机器人通过玻璃吸盘吸附单元窗的玻璃后,移动机器人通过C字型的吸盘框架带动单元窗待绕过待安装所述单元窗的主体结构前的柱子,以将所述单元窗移动至所述主体结构附近,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立柱模块的单元窗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移动机器人上设置起升系统;
将吸盘框架连接于所述起升系统上,其中,所述吸盘框架包括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平行,所述第三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垂直连接,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连接为C字型,将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起升系统连接,所述第二平面远离所述起升系统;
将玻璃吸盘固定于所述第二平面上;
在主体结构上设置单元窗固定装置;
控制移动机器人通过玻璃吸盘吸附单元窗的玻璃后,移动机器人通过C字型的吸盘框架带动单元窗待绕过待安装所述单元窗的主体结构前的柱子,以将所述单元窗移动至所述主体结构附近,控制移动机器人将所述单元窗固定于所述主体结构的单元窗固定装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立柱模块的单元窗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移动机器人上设置起升系统,包括:
设置车身系统;
将车载控制系统与所述车身系统连接;
将激光避震传感器与所述车载控制系统连接;
将液压系统与所述车载控制系统连接,将所述液压系统与所述起升系统连接;
将麦轮驱动系统与所述车载控制系统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立柱模块的单元窗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主体结构上设置单元窗固定装置,包括:
在所述主体结构上分别设置的上部和下部的预埋件;
将上龙骨与所述主体结构的上部的预埋件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瑜李功绩徐永刚连珍李芬张春花俞海超陈永泉樊炳耀秦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