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水海上风电筒型基础安装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风电基础安装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深水海上风电筒型基础安装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海上风电运用最多的基础结构为桩基结构与重力式基础结构。不过随着近年来岩土技术的发展,筒型基础结构在海上风电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相比于传统桩基结构,筒型基础通过负压下沉方式进行基础施工,基础结构抗倾覆能力强,且具备整机“一步式”安装功能。所谓“一步式”安装,为基础结构、塔筒、机头可在岸边预制安装,随后整体拖航至安装地点整体下沉。这一技术极大简化了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的施工周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目前,国内已有部分近岸浅水海上风电场采用了筒型基础及“一步式”安装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过,筒型基础及其“一步式”安装技术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一步式”安装要求基础、塔筒、机头整机拖航、下沉,重心较高,下沉过程中的下沉速度、倾斜角及姿态控制要求很高(倾斜角一般不可超过0.5%);然而,深海环境不必浅海环境,其风浪更大,海流速度更快;此外,由于筒型基础拖航船只(浮运船只)较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水海上风电筒型基础安装装置,包括沉垫(1)、浮运主体和缆绳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沉垫(1)的内侧壁设置有定滑轮(5);所述浮运主体包括K型浮运船(9)和U型浮运船(10),所述K型浮运船(9)嵌入设置在所述U型浮运船(10)的内轮廓内,且所述K型浮运船(9)和所述U型浮运船(10)围成的空间用于放置待安装的六边形筒形基础(14);所述U型浮运船(10)的船头和船尾均设置有定位桩(12),所述U型浮运船(10)的外壁设置有抱箍(8);所述K型浮运船(9)和所述U型浮运船(10)上均设置有吊架(11);所述缆绳组件包括上拉扶正缆绳(6)和下拉缆绳(7),所述上拉扶正缆绳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深水海上风电筒型基础安装装置,包括沉垫(1)、浮运主体和缆绳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沉垫(1)的内侧壁设置有定滑轮(5);所述浮运主体包括K型浮运船(9)和U型浮运船(10),所述K型浮运船(9)嵌入设置在所述U型浮运船(10)的内轮廓内,且所述K型浮运船(9)和所述U型浮运船(10)围成的空间用于放置待安装的六边形筒形基础(14);所述U型浮运船(10)的船头和船尾均设置有定位桩(12),所述U型浮运船(10)的外壁设置有抱箍(8);所述K型浮运船(9)和所述U型浮运船(10)上均设置有吊架(11);所述缆绳组件包括上拉扶正缆绳(6)和下拉缆绳(7),所述上拉扶正缆绳(6)的一端与所述吊架(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六边形筒形基础(14)的顶部连接;所述下拉缆绳(7)绕过所述定滑轮(5),且所述下拉缆绳(7)的一端连接有浮球(16),另一端与所述六边形筒形基础(14)的底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海上风电筒型基础安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拉缆绳(7)包括彼此可拆卸的第一下拉缆绳(7A)和第二下拉缆绳(7B);在非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下拉缆绳(7A)绕过所述定滑轮(5),且首端和末端都连接有浮球(16),所述第二下拉缆绳(7B)的首端连接有浮球(16),末端与所述六边形筒形基础(14)的底部连接;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下拉缆绳(7A)绕过所述定滑轮(5),且所述第一下拉缆绳(7A)的首端连接有浮球(16),所述第一下拉缆绳(7A)的末端与所述第二下拉缆绳(7B)的首端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下拉缆绳(7B)的末端与所述六边形筒形基础(14)的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海上风电筒型基础安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U型浮运船(10)上还设置有用于卡紧所述六边形筒形基础(14)的边壁的卡扣(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海上风电筒型基础安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沉垫(1)的下表面设置有插槽(3),所述沉垫(1)的上表面设置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顶部设置有顶梁(4)。
技术研发人员:练继建,刘润,董霄峰,燕翔,王孝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