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六边形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风电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六边形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结构。
技术介绍
海上风电具有湍流度低、风资源优良、不占用耕地、靠近沿海发达地区等优势,海上风电建设也逐渐由近海向深水海域发展。随着国家的重视和产业自身的逐步成熟,中国海上风电已逐步展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未来,海上风电必将向深海、大容量、低成本方向发展。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形式多样,运用最广泛的当属桩基础与重力式基础。近年来,随着海洋岩土领域的不断发展,将筒型基础作为风电基础结构的理念不断发展且逐步完善,相关研究内容逐步丰富。相对与传统桩基,筒型结构采用气浮拖航与负压下沉,海上作业周期短,且具备良好的抗倾覆能力。然而,目前实际生产中的筒型基础多采用圆形截面,且多在岸边预制,其预制难度较大,周期较长,措施费较高。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降成本、去补贴”,实现平价上网的目标,提升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的适用性能并降低成本,有必要提出一种多边形的筒型基础结构。多边形筒型基础结构与圆形筒型基础在传力与承载方面相差无几,但多边形筒型基础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六边形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筒基(1)、底板(2)、梁格层(3)和过渡段(4),其特征是,所述筒基(1)包括筒裙(5)和分仓板(6),所述筒裙(5)为正六棱柱,所述分仓板(6)将所述筒裙(5)内部的正六棱柱空间分隔为一个正六棱柱空间和六个梯形棱柱空间;所述梁格层(3)的边框为正六边形,且与所述筒裙(5)横截面的形状、尺寸完全相同,所述梁格层(3)包括主梁(7)、次梁(8)、过渡梁(9)和中心圆盘(10),所述主梁(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梁格层(3)的顶角和所述过渡梁(9)的外侧壁相连接,所述次梁(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梁格层(3)的边框和所述过渡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边形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筒基(1)、底板(2)、梁格层(3)和过渡段(4),其特征是,所述筒基(1)包括筒裙(5)和分仓板(6),所述筒裙(5)为正六棱柱,所述分仓板(6)将所述筒裙(5)内部的正六棱柱空间分隔为一个正六棱柱空间和六个梯形棱柱空间;所述梁格层(3)的边框为正六边形,且与所述筒裙(5)横截面的形状、尺寸完全相同,所述梁格层(3)包括主梁(7)、次梁(8)、过渡梁(9)和中心圆盘(10),所述主梁(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梁格层(3)的顶角和所述过渡梁(9)的外侧壁相连接,所述次梁(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梁格层(3)的边框和所述过渡梁(9)的外侧壁相连接;所述过渡梁(9)为外部为圆形、内部为正六边形的环形结构,所述中心圆盘(10)位于所述过渡梁(9)内部的正六边形结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练继建,王海军,刘润,燕翔,王孝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