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生防菌I-5及其在防治紫花苜蓿根腐病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991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生防菌I‑5及其在防治紫花苜蓿根腐病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三线镰孢为目标病原菌,利用对峙培养法对苜蓿根际土中分离的生防细菌进行筛选,获得了1株目标生防菌I‑5,确定为基内苍白杆菌。生防菌I‑5无菌滤液对根腐病菌三线镰孢孢子萌发和产生以及菌丝生长发挥良好的抑制效果;抑菌活性物质表现为良好的热稳定性,对酸碱变化较为敏感,对紫外线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生防菌I‑5对土壤蔗糖酶和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土壤纤维酶和和脲酶活性有小幅度提高,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明显促进作用。生防菌I‑5能明显地促进紫花苜蓿的鲜重和株高,且无药害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生防菌I-5及其在防治紫花苜蓿根腐病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株生防菌I-5及其在防治紫花苜蓿根腐病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是在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豆科牧草,而根腐病是引起紫花苜蓿病害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是一种土传病害,普遍发生在全球各个苜蓿种植区,引发根腐病的发病因素较多,病害可造成大面积严重发生,导致植株大面积死亡,对紫花苜蓿的品质和产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引起经济损失。紫花苜蓿病害如果发生在根部,则会使得种群密度连续下降,植株数几年内下降到原单位面积的16%,草地的可持续利用价值将会完全丧失。近年来,紫花苜蓿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增,伴随着这种现象,根腐病的影响也日益严重。目前,我国主要依靠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对根腐病进行控制,而不同种植区土壤环境和耕作制度不同,依靠农业防治控制该病害的程度有限,而化学防治措施虽然有效,但是由于是土传病害,发病后施用难度大、用药量大对环境与人体健康不力,且会杀死非致病性有益微生物,也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因此,上述两种方法在应用上均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生防菌I-5,其特征在于,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4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生防菌I-5,其特征在于,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20440。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防菌I-5在防治紫花苜蓿根腐病中的应用。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防菌I-5在促进紫花苜蓿生长中的应用。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防菌I-5无菌滤液在防治紫花苜蓿根腐病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防菌I-5无菌滤液在防治紫花苜蓿根腐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防菌I-5无菌滤液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刚崔国文陈雅君姜婉怡刘金鑫蔡亚男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