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生物絮凝剂的菌株及利用其生产的生物絮凝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991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含油污水处理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生产生物絮凝剂的菌株及利用其生产的生物絮凝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的生物絮凝剂的菌株,名称为桔红诺卡氏菌,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718。于2020年4月24号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本菌株性能稳定,能够在发酵的过程中制备出处理含油污水的生物絮凝剂。从而能够对含油污水进行很好的处理,处理效果要优于现有的普通的桔红诺卡氏菌。而且本菌株制备的生物絮凝剂不会对环境产生伤害,解决了现有的处理方法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和具有残留毒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生物絮凝剂的菌株及利用其生产的生物絮凝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含油污水处理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生产生物絮凝剂的菌株及利用其生产的生物絮凝剂。
技术介绍
我国各大油气田逐渐进入开发后期,石油生产过程中采出液体的含水量逐渐升高,天然气生产中也伴随着含油污水的处理。含油污水的来源很多,石油工业的采油、炼油、贮油运输及石油化学工业都产生含油污水;铁路及交通运输业、轻工、清洗作业及食品工业中的污水都含有大量的油。这些油类污染物主要以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4种形态存在。目前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盐析法、絮凝发、气浮法、粗粒化法、膜分离法、吸附法、生物法等。其中絮凝法的适应性很强,可以除去乳化油和溶解油以及部分难以生化降解的有机物。目前常用的絮凝剂可分为无机絮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但是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中,人工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具有难降解、造成二次污染,且单体具有残留毒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和具有残留毒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生产生物絮凝剂的菌株及利用其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生物絮凝剂的菌株,其特征在于,名称为桔红诺卡氏菌,保藏编号为CGMCCNO.197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生物絮凝剂的菌株,其特征在于,名称为桔红诺卡氏菌,保藏编号为CGMCCNO.19718。


2.一种生物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絮凝剂由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发酵而成。


3.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絮凝剂处理含油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处理的含油污水调节pH至4~10,得到预处理后的含油污水;
S2、向步骤S1中的预处理后的含油污水加入5~20g/L所述生物絮凝剂,接着混合均匀后静置0.5~2min,得到处理后的含油污水,所述预处理后的含油污泥与所述生物絮凝剂的质量比为(50~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丁季凯吴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市新奥达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