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光电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EL)是指有机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的一种发光现象。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则是利用上述原理的自发性发光器件,其具有自发光、颜色鲜艳亮丽、厚度薄、质量轻、响应速度快、视角广、驱动电压低、耐受苛刻自然条件、可做成柔性面板等特点,逐渐发展成为新一代平板显示领域最具优势技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具体为:阳极、阴极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有机层。为了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效率和稳定性,有机材料层包括具有不同材料的多层,例如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电子传输层(ETL)和电子注入层(EIL)。电子传输材料及空穴注入材料或空穴传输材料是阻挡OLED技术全面实用化的较大障碍,其直接限制了器件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及操作电压等。为了实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不断提升,不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具有下式的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具有下式的结构:
化学式1中:R1~R8彼此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氰基、硝基、三氟甲基、羟基、磺酸基、磷酸基、COR9、取代或非取代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芳基、取代或非取代的杂芳基,所述R9独立地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芳基、取代或非取代的杂芳基;X1和X2各自独立地选自O,S,Se,S=O或SO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卤素包括氟、氯、溴、碘,优选为氟和氯,更优选的为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或非取代的”中“取代”指经以下的至少一个取代基取代:氘、卤素、腈基、羟基、羰基、硝基,优选的为被氟、三氟甲基、腈基全取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具有化学式2或者化学式3的结构:
化学式2中:R1~R2彼此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氰基、硝基、三氟甲基、羟基、磺酸基、磷酸基、COR9、取代或非取代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芳基、取代或非取代的杂芳基,R9独立地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芳基、取代或非取代的杂芳基;X1和X2各自独立地选自O,S,Se,S=O或SO2;
化学式3中:R1~R4彼此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氰基、硝基、三氟甲基、羟基、磺酸基、磷酸基、COR9、取代或非取代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芳基、取代或非取代的杂芳基,R9独立地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芳基、取代或非取代的杂芳基;X1和X2各自独立地选自O,S,Se,S=O或SO2;
所述卤素包括氟、氯、溴、碘;优选的为氟和氯,更优选的为氟;
所述“取代或非取代的”中“取代”指经以下的至少一个取代基取代:氘、卤素、腈基、羟基、羰基、硝基;优选的为被氟、三氟甲基、腈基全取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如下式1-40任意一项所示:
6.一种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学式2所示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
scheme1
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中间体C的制备:将化合物A和化合物B分别溶解在少量的四氢呋喃溶剂当中,将氢化锂加入到四氢呋喃溶剂中,冷却至0℃;在0℃的条件下将含有化合物B的四氢呋喃溶液缓慢的滴加到含有氢化锂的四氢呋喃溶液当中,升温至室温后反应30min,再将反应体系冷却至0℃,然后向反应体系中滴加含有化合物A的四氢呋喃溶液,滴加结束后将反应体系温度升至25℃,反应15h;然后将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冰水中,用浓盐酸将反应后的溶液pH值调到1.0左右,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并将萃取后的有机相合并混匀,依次用饱和食盐水、水、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用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后得到化合物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宇,王进政,张鹤,李贺,李明,姜志远,李建行,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