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束内原位反应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涉及一种纤维束内原位反应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航空发动机单位推力的提高,发动机燃烧室出口温度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对燃烧室、涡轮以及叶片等热端部件的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镍基高温合金已经难以满足设计工况的使用要求。纤维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耐高温、抗氧化、抗蠕变等优异性能,在减轻构件种类和减少空气用量的同时,长期服役温度可比镍基高温合金提高200℃以上,因此已经成为最有潜力的热结构材料之一。SiC复合材料基体的制备工艺主要有三种:聚合物浸渍裂解工艺(PIP)、化学气相渗透工艺(CVI)和熔渗工艺(MI)。与PIP工艺和CVI工艺相比,采用MI工艺制备的SiC基体具有更低的气孔率(≤6%)和更高的密度,同时该工艺具有周期短、可工程化生产的优势。因此MI工艺,已经成为航空发动机用SiCf/SiC复合材料制备的主流工艺。熔渗工艺是先将SiC纤维编织成纤维布,然后在纤维布表面沉积界面层,通过铺层、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束内原位反应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n步骤一、料浆配制:将高残炭聚碳硅烷、SiC粉体和硅粉均匀混合,采用球磨的方法混合2~4小时得到混合均匀的液态前驱体料浆,高残炭聚碳硅烷、SiC粉体、硅粉的重量比为2~10:1:1~5;/n步骤二、纤维除上浆剂:将纤维放置在在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条件下,400~500℃处理1~4小时;/n步骤三、界面层沉积:在纤维束表面先沉积热解碳(PyC)界面层,然后沉积SiC界面层,两种界面层厚度范围均在200nm~600nm;/n步骤四、料浆浸渍:将沉积的纤维束裁成15cm±2cm的长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束内原位反应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料浆配制:将高残炭聚碳硅烷、SiC粉体和硅粉均匀混合,采用球磨的方法混合2~4小时得到混合均匀的液态前驱体料浆,高残炭聚碳硅烷、SiC粉体、硅粉的重量比为2~10:1:1~5;
步骤二、纤维除上浆剂:将纤维放置在在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条件下,400~500℃处理1~4小时;
步骤三、界面层沉积:在纤维束表面先沉积热解碳(PyC)界面层,然后沉积SiC界面层,两种界面层厚度范围均在200nm~600nm;
步骤四、料浆浸渍:将沉积的纤维束裁成15cm±2cm的长段,均匀摆放于石墨工装的开槽中,将配制的料浆倒入,纤维完全浸渍于料浆中,放入真空烘箱,抽真空浸渍2~5小时,得到纤维前驱体料浆;
步骤五、真空热压:将浸渍后的纤维束从料浆中取出,置于真空袋中抽真空,180~200℃处理3~6小时;
步骤六、氩气气氛处理:将热压后的纤维束置于刚玉管中热解,热解气氛为氩气,温度为1000~1200℃,保温时间0.5~2小时,确保树脂热解充分;
步骤七、液态聚碳硅烷浸渍:将热解后的纤维束置于石墨工装的开槽中,加入液态聚碳硅烷,真空浸渍1~2小时;
步骤八、氩气气氛烧结:将热解纤维束置于刚玉管中热解,热解气氛为氩气,温度为1500~1600℃,保温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晓旭,焦健,姜卓钰,齐哲,高晔,杨金华,杨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