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功能陶瓷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造孔工艺的木叶功能盏及其制备方法。该基于造孔工艺的木叶功能盏在传统木叶盏装饰方法的基础上,改进胎釉配方,严格烧制条件,增加了釉层的气孔率,使液体能够透过气孔与瓷胎发生作用。通过对陶瓷胎料成分的改进使瓷胎具有软化水质的功能,通过釉面的气孔纹理使坯体通过孔隙可以接触到容器中的饮用水,从而起到软化水质的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木叶功能盏釉料发色稳定,叶脉纹理清晰,成品率高,既具有审美特点,同时又具有软化水质的功能属性,通过改善水质使饮用水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促进人体的健康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造孔工艺的木叶功能盏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陶瓷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造孔工艺的木叶功能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木叶盏的产生完全是自然与古人智慧的结晶,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烧制历史,其中黑釉瓷在当时最具代表性。木叶盏是将天然树叶贴在器物上烧制而成,一般是一片叶子贴在盏心,也有贴在盏壁、盏口的,或二叶重叠的。这种近乎自然的装饰,木叶丝丝经脉清晰生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传统木叶盏绝大多数使用桑叶进行釉面装饰,部分使用菩提叶、枫叶。由于产地、品种及生长环境的差异,叶片本身的纹理存在差异和不确定性,烧制的瓷器上叶脉、叶干间存在成分的差别,叶干部分若未融化,极易出现凹凸、粗糙的情况,且传统木叶盏烧制要求难以把控、叶片卷曲率高、烧制成功率很低,且难以预知成品率。木叶盏兼具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现有木叶盏产品有用作盛水容器之用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开始注重食品安全和追求养生,特别是对水质的要求有了极大提升。通过对硬水和软水的研究发现,硬水虽不对健康造成直接危害,但它存在很多缺点;软水在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则具备显著优点,尤其对人们健康有益。现有木叶盏可考虑做成人工开片纹理,人工开片纹理可深入坯体,可使木叶盏内水与坯体接触,因此,人们试图向陶瓷配料中加入微量元素或其他活性成分,但是由于木叶盏的烧制过程中,要求条件严格,烧成并保证木叶完整性、清晰不开裂是难点,且高温烧制过程中微量元素析出有限甚至不析出,直接影响了木叶盏的烧制成功率及其功能的发挥。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造孔工艺的木叶功能盏及其制备方法,无需以开片纹理的方式使水和坯体接触,而是通过改进胎釉成分并在釉面上造孔,增加水和坯体的交换,填充了木叶盏的功能性,扩展了木叶盏的发展空间,操作简单,烧制条件稳定可靠,可操作性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造孔工艺的木叶功能盏,包括以下组成成分的胎料和釉料:胎料:红高岭土25-30%、白高岭土5-10%、拓沟陶土25-30%、长石10-15%、石英4-5%、CaCO38-10%、MgO0.05-0.1%、SrO0.5-0.1%、Fe2O30.5-1%、SiO20.5-0.8%、TiO20.3-0.4%、Na2O0.01-0.1%、K2O0.002-0.01%;釉料:K2O5-7%、Na2O1-3%、CaO4%、硅藻土2-4%、Al2O314-16%、Fe2O35-7%、SiO260-65%、P2O50.1-0.5%、TiO20.5-1.5%、MnO20.05-0.15%。优选的,上述基于造孔工艺的木叶功能盏包括以下组成成分的胎料和釉料:胎料:红高岭土28%、白高岭土8%、拓沟陶土26%、长石12%、石英4.5%、CaCO31.5%、MgO0.08%、SrO0.8%、Fe2O30.8%、SiO20.6%、TiO20.3%、Na2O0.08%、K2O0.008%;釉料:K2O6%、Na2O2%、CaO4%、硅藻土3%、Al2O315%、Fe2O36%、SiO262%、P2O50.8%、TiO21%、MnO20.1%。上述基于造孔工艺的木叶功能盏的方法,包括将上述胎料进行低温素烧、浸釉、装饰木叶进行1220-1240℃高温烧制的步骤。进一步的,所述基于造孔工艺的木叶功能盏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浸釉前对釉料进行球磨处理、在装饰木叶前对叶片碳化处理的步骤。进一步的,所述釉料球磨处理周期为25-2100min,球磨时间不同可以使釉料发色产生不同变化。进一步的,所述低温素烧温度为850℃。进一步的,所述高温烧制采用电窑烧制。进一步的,所述基于造孔工艺的木叶功能盏的制备方法还包括装饰木叶后将釉胎放入匣钵进行高温烧制的步骤。进一步的,所述木叶为桑叶、拉拉秧、菩提叶、构树、啤酒花、无花果叶、白杨叶或银杏叶。进一步的,所述胎料厚度为2-3mm厚的泥坯,所述釉料的釉层厚度为0.9-1.5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基于造孔工艺的木叶功能盏通过对胎料和釉料组成进行调整改进,能够适应不同种类及产地的木叶进行烧制,在保证木叶盏的叶片脉络清晰、叶片卷曲率低的情况下,对传统木叶盏釉层的表现形态进行改变,增加釉层的气孔率,通过釉面的气孔纹理使胎子通过孔隙可以接触到容器中的饮用水,保证了产品在施釉后依旧能够发挥胎子软化水质的功能。本专利技术基于造孔工艺的木叶功能盏的制备方法烧制条件稳定可靠,可操作性强,制得的釉料高温烧成、无重金属毒性,可达食用级标准,呈色稳定性明显提升,从本质上提升了木叶盏的审美价值、审美空间、成品率以及增加了功能性。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无论从食用安全还是美学价值,都获得了新的突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的电窑升温曲线;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与普通木叶盏水质的TDS检测结果;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对不同地域性水质的TDS检测结果;图4为实施例1-5的烧制成品与传统木叶盏叶脉清晰对比图;其中,图4中上面三张图依次对应实施例1、2的烧制木叶盏,图4中下面的两张图依次对应实施例3-5的烧制木叶盏。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实施例1一种基于造孔工艺的木叶功能盏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操作步骤:(1)在球磨机中,根据1:0.7的比重,将釉料的组成成分和水放入球磨机球磨,具体为:分别加入以下重量比例的粉末:K2O6%、Na2O2%、CaO4%、Al2O315%、Fe2O34%、SiO262%、P2O50.3%、TiO21%、MnO20.1%,和水;球磨罐中的球不可以超过罐容积的二分之一,球磨时间约60min,保证球磨颗粒可以通过目数为120目的筛网,得到所需釉料;(2)使用泥料:红高岭土28%、白高岭土7%、拓沟陶土27%、长石13%、石英4%、CaCO39%、MgO0.08%、SrO0.7%、Fe2O30.8%、SiO20.6%、TiO20.3%、Na2O0.06%、K2O0.01%,准备2-3mm厚度的泥坯,经850℃低温素烧后,使用浸釉的方法施上述釉料,在釉面放置桑叶;得釉胎;(3)将步骤(2)制得的釉胎放于匣钵中,装入电窑,以1230℃高温烧制。使用电窑烧制,为氧化气氛,操作步骤简单方便、烧制气氛稳定。本制备方法的产品最佳烧制温度为1230℃,以1230℃为例制定电窑升温曲线如图1。实施例2一种基于造孔工艺的木叶功能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在球磨机中,根据1:0.7的比重,将釉料的组成成分和水放入球磨机球磨,具体为:分别加入以下重量比例的粉末:K2O6%、Na2O2%、CaO4%、硅藻土6%、Al2O315%、Fe2O36%、SiO262%、P2O50.4%、TiO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造孔工艺的木叶功能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成成分的胎料和釉料:/n胎料:红高岭土25-30%、白高岭土5-10%、拓沟陶土25-30%、长石10-15%、石英4-5%、Ca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造孔工艺的木叶功能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成成分的胎料和釉料:
胎料:红高岭土25-30%、白高岭土5-10%、拓沟陶土25-30%、长石10-15%、石英4-5%、CaCO38-10%、MgO0.05-0.1%、SrO0.5-0.1%、Fe2O30.5-1%、SiO20.5-0.8%、TiO20.3-0.4%、Na2O0.01-0.1%、K2O0.002-0.01%;
釉料:K2O5-7%、Na2O1-3%、CaO4%、硅藻土2-4%、Al2O314-16%、Fe2O35-7%、SiO260-65%、P2O50.1-0.5%、TiO20.5-1.5%、MnO20.05-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造孔工艺的木叶功能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成成分的胎料和釉料:
胎料:红高岭土28%、白高岭土8%、拓沟陶土26%、长石12%、石英4.5%、CaCO31.5%、MgO0.08%、SrO0.8%、Fe2O30.8%、SiO20.6%、TiO20.3%、Na2O0.08%、K2O0.0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善鑫,刘木森,王郁容,孙政,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