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下向流固定床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布水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986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下向流固定床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布水器系统,包括流经生物滤池最高水位A的进水管,以及连接在进水管与进水泵之间的倒流防止器,其中:倒流防止器别由至少两个压力感应单元串联制成;每一个压力感应单元,包括流体筒体以及置于流体筒体内部的活动塞球,并且流体筒体,侧面设有突出的活动塞球容纳部,以容纳完全容纳整个活动塞球,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端收口限位部和下端收口限位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反冲洗系统,在布水器的进水管与进水泵之间设置了倒流防止器,目的是为了减轻进水管在突然断水情况下形成的进水泵水锤造成进水管的抖动,并且有效地防止了布水器的跌水充氧,提高了布水器系统的布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下向流固定床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布水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布水器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下向流固定床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布水器系统。
技术介绍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是一种集生化降解和过滤功能于一体的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具有高容积负荷、好氧和缺氧微生物共存、耐负荷冲击强的、无须污泥回流且处理设施紧凑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城市污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工业废水等高浓度废水的处理。曝气生物滤池按流向不同可分为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和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在运行过程中污染物主要截留在滤池上部,水头损失小,反冲洗操作简便,但处理效果不稳定,出水水质难达标;传统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对进水SS要求较高,容易堵塞甚至板结,存在反冲洗操作复杂,反冲周期短且能耗高等缺点,并且生物滤池的供水装置中,由于需要经常开机以及停机进行维护以及清洗,经常会出现生物滤池内的水被倒吸进入布水器的供水泵等情况,从而造成进水泵等设备容易倒吸进水,造成设备寿命降低,甚至容易损坏,偶尔还会造成布水器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在布水器的进水系统设置了倒流防止器,减轻了进水管在突然断水情况下形成进水泵水锤造成进水管的抖动,保护了进水泵设备正常运行,并且有效地防止了布水器的跌水充氧,提高了布水器系统的布水效率的适用于下向流固定床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布水器系统。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下向流固定床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布水器系统,包括流经生物滤池最高水位A的进水管,以及连接在进水管与进水泵之间的倒流防止器,其中:倒流防止器别由至少两个压力感应单元串联制成;每一个压力感应单元,包括流体筒体以及置于流体筒体内部的活动塞球,并且流体筒体,侧面设有突出的活动塞球容纳部,以容纳完全容纳整个活动塞球,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端收口限位部和下端收口限位部。更优地,每一个所述流体筒体内壁位于活动塞球塞住流体筒体时的顶部上方设有阻挡突起。更优地,流体筒体位于下端收口限位部的一侧还设有下限位卡槽。更优地,相邻的两个压力感应单元通过其顶部或者底部的法兰连接结构密封连接。更优地,所述活动塞球由工业橡胶制成,形状为空心或者实心椭球形结构。更优地,突出的活动塞球容纳部通过边缘的连接部与流体筒体可拆卸地密封连接。更优地,布水器由不锈钢筛管制成,并且布水器侧壁开有0.5mm及其以上宽缝隙,底部使用盲板封堵,顶部与布水管使用螺纹连接。更优地,生物滤池的顶部位置附近还设有溢流堰,该溢流堰为该生物滤池的最高水位A,所述进水管从溢流堰顶部往下向生物滤池内布水。更优地,进水泵与倒流防止器之间还连接出水阀门。更优地,生物滤池的最低水位B的高度高出布水管顶10~15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反冲洗系统,在布水器的进水管与进水泵之间设置了倒流防止器,目的是为了减轻进水管在突然断水情况下形成的进水泵水锤造成进水管的抖动,并且有效地防止了布水器的跌水充氧,提高了布水器系统的布水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布水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两个压力感应单元串联之后防止水流或者气流倒吸时的结构图;图3为两个压力感应单元串联之后水流以及气流正常流动时活动塞球的位置状态图;图4为压力感应单元的结构图;其中:1-进水管,2-布水喷头,3-布水器,4-倒流防止器,5-压力感应单元,51-上端收口限位部,52-流体筒体,53-突出的活动塞球容纳部,531-边缘的连接部;54-下端收口限位部,55-阻挡突起,56-下限位卡槽,57-活动塞球,6-进水泵,7-出水阀门,8-生物滤池,9-溢流堰,10-循环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下向流固定床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布水器系统,包括流经生物滤池8最高水位A的进水管1,以及连接在进水管1与进水泵6之间的倒流防止器4,其中:倒流防止器4别由至少两个压力感应单元5串联制成,如图2和图3所示;详见图4所示,每一个压力感应单元5,包括流体筒体52以及置于流体筒体内部的活动塞球57,并且流体筒体52,侧面设有突出的活动塞球容纳部53,以容纳完全容纳整个活动塞球57,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端收口限位部51和下端收口限位部54。每一个压力感应单元5在工作时:如图2所示,当水流向下运动时,活动塞球在水压的作用下,被挤压至下端收口限位部54关断倒流防止器4,起到自动防止水流倒吸的作用,还可以防止在进水管形成倒吸,阻止生物滤池内的填料进入堵塞布水器和布水管,如图3所示,当水流向上运动时,活动塞球在水压的作用下,被推送浮起至突出的活动塞球容纳部53内实现水流无障碍流通。倒流防止器4的目的是防止停机运行后,减轻进水管1在突然断水情况下形成停泵水锤造成进水管的抖动,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强调的是,倒流防止器4一般由2-5个压力感应单元5密封串联制成,从而保证其所在的水管或气管上具有较好的防抖动效果,其所在的水管或气管所连接的设备能够得到的较好的防倒吸效果,可以很好地保护设备,如果压力感应单元5的数量较多的话,管路压力很可能不够,起不到对应的效果。布水器系统的每一个所述流体筒体52内壁位于活动塞球57塞住流体筒体52时的顶部上方设有阻挡突起55,阻挡突起55在活动塞球在水压或者气压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时,其下部给活动塞球一个阻力,帮助其进入流体筒体52内部的突出的活动塞球容纳部53内,实现水流或气流无障碍流通;当水流或气流向下运动时,活动塞球在水压或气压的作用下,被挤压至下端收口限位部54关断倒流防止器4,起到自动防止气流或水流倒吸的作用。布水器系统的流体筒体52位于下端收口限位部54的一侧还设有下限位卡槽56,进一步防止活动塞球57被水流或者气流冲走,使得每一个压力感应单元5具有更好的自动防倒吸效果。布水器系统的相邻的两个压力感应单元5通过其顶部或者底部的法兰连接结构密封连接。更佳的实施方式布水器系统的所述活动塞球57由工业橡胶制成,形状为空心或者实心椭球形结构,进而保证其能够在流体筒体内部在水压或者气压的作用下运动到其合适的位置,起到对应的打开以及关闭的作用。布水器系统的突出的活动塞球容纳部53通过边缘的连接部531与流体筒体52可拆卸地密封连接,一方面是确保可以放下足够大尺寸的活动塞球57,另一方面是为了降低整个流体筒体52的开模周期以及成本,方便制造以及节省材料。从图1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布水器系统的布水器3由不锈钢筛管制成,并且布水器3侧壁开有0.5mm及其以上宽缝隙,底部使用盲板封堵,顶部与布水管使用螺纹连接,从而保证整个布水器系统具有较好的布水效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布水器3的顶部还设布水管有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下向流固定床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布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流经生物滤池(8)最高水位A的进水管(1),以及连接在进水管(1)与进水泵(6)之间的倒流防止器(4),其中:/n倒流防止器(4)别由至少两个压力感应单元(5)串联制成;/n每一个压力感应单元(5)包括流体筒体(52)以及置于流体筒体内部的活动塞球(57);/n并且流体筒体(52),侧面设有突出的活动塞球容纳部(53),以容纳完全容纳整个活动塞球(57),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端收口限位部(51)和下端收口限位部(5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下向流固定床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布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流经生物滤池(8)最高水位A的进水管(1),以及连接在进水管(1)与进水泵(6)之间的倒流防止器(4),其中:
倒流防止器(4)别由至少两个压力感应单元(5)串联制成;
每一个压力感应单元(5)包括流体筒体(52)以及置于流体筒体内部的活动塞球(57);
并且流体筒体(52),侧面设有突出的活动塞球容纳部(53),以容纳完全容纳整个活动塞球(57),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端收口限位部(51)和下端收口限位部(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流体筒体(52)内壁位于活动塞球(57)塞住流体筒体(52)时的顶部上方设有阻挡突起(5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流体筒体(52)位于下端收口限位部(54)的一侧还设有下限位卡槽(5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压力感应单元(5)通过其顶部或者底部的法兰连接结构密封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碧波蔡健明陈亮王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清生态环境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