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络筒机的络筒锭位中管纱运送和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9830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络筒机的络筒锭位中管纱运送和定位装置,包括络筒机体、络纱锭和控制器;所述络纱锭上设有夹纱器、捕纱器和捻接器;由于纱线在断裂后重新捻接的过程中,捕纱器梳理到捻接器筒体中的两节纱线,相互间的张紧力度难以控制在相同状态下,两节纱线的线头轴心难以控制重合,影响了捻接器连结的纱线效果,进而降低了管纱卷绕成的筒纱质量;故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络纱锭中的重力球和浮力球,将其分别与捕纱器的端部弹性连接起来,并通过弹性绳形变的缓冲减小了两节纱线之间的张紧力差异,进而改善了捻接的纱线效果,从而提升了自动络筒机的络筒锭位中管纱运送和定位装置的纱线捻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络筒机的络筒锭位中管纱运送和定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络筒机的络筒锭位中管纱运送和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自动络筒机是将管纱绕成无结筒纱,并在卷绕过程中去除纱疵的纺织设备;在络筒机的运行中,将管纱通过络筒锭清纱处理重新卷绕成筒纱,增加了纱线的长度,便于后续纺织机械的持续运行,提升筒纱的纺织效率,关于自动络筒机的络筒锭位运行状况的介绍,可参见:赵暄东,SMARO-I型自动络筒机与环锭细纱机联接技术[J],防止机械,2016(No.10).80-82。络筒机的运行过程中,经过络纱锭的清纱处理,增强了卷绕成的筒纱纱线质量,而在管纱换管及对纱线上瑕疵处进行的处理会造成断线,通过捻接器筒体中反向的切向气流使两节纱线的线头缠绕起来,重新捻接为一根纱线,由于在纱线重新捻接的过程中,两节纱线间的张紧力大小和线头的轴心难以控制重合,降低了管纱卷绕成的筒纱质量。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自动络筒机的络筒锭位中管纱运送和定位装置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961008415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将管纱运送和分配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络筒机的络筒锭位中管纱运送和定位装置,包括络筒机体(1)、络纱锭(2)和控制器;所述络筒机体(1)上设有管纱盒(3),管纱盒(3)的上方设有筒槽架(4);所述管纱盒(3)与筒槽架(4)之间设有络纱锭(2);其特征在于:所述络纱锭(2)上设有夹纱器(5)、捕纱器(6)和捻接器(7);所述捻接器(7)位于络纱锭(2)一侧的中部,捻接器(7)中设置有通槽(71),通槽(71)将捻接器(7)的筒体分割成两瓣;所述捻接器(7)的两瓣筒体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切向相反的喷气孔(72),捻接器(7)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捕纱器(6)和夹纱器(5);所述捻接器(7)下侧的捕纱器(6)下方设有重力球(6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络筒机的络筒锭位中管纱运送和定位装置,包括络筒机体(1)、络纱锭(2)和控制器;所述络筒机体(1)上设有管纱盒(3),管纱盒(3)的上方设有筒槽架(4);所述管纱盒(3)与筒槽架(4)之间设有络纱锭(2);其特征在于:所述络纱锭(2)上设有夹纱器(5)、捕纱器(6)和捻接器(7);所述捻接器(7)位于络纱锭(2)一侧的中部,捻接器(7)中设置有通槽(71),通槽(71)将捻接器(7)的筒体分割成两瓣;所述捻接器(7)的两瓣筒体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切向相反的喷气孔(72),捻接器(7)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捕纱器(6)和夹纱器(5);所述捻接器(7)下侧的捕纱器(6)下方设有重力球(61),捻接器(7)上侧的捕纱器(6)上方设有浮力球(62),浮力球(62)中填充有氦气;所述捕纱器(6)分别与重力球(61)和浮力球(62)之间设置有弹性绳(63)相连;所述重力球(61)和浮力球(62)的外径大于捻接器(7)的筒体内径,重力球(61)和浮力球(62)中设置有通纱孔(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络筒机的络筒锭位中管纱运送和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络纱锭(2)上设有管纱筒(21),管纱筒(21)将络纱锭(2)上管纱行进的区域包裹起来;所述管纱筒(21)的端部设置有温湿度感应器(211),管纱筒(21)的内壁设置有制冷片(212),制冷片(212)的内侧设置有保温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波吴琼施子珍倪俊龙江伟胡媛媛黄忠刘娟朱柱王远志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