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盖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796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且安全地取下盖体的带盖容器。该带盖容器具备在上部设置有开口部的容器主体、和对开口部进行开闭的盖体,盖体具有:外盖,覆盖开口部;内盖,从开口部嵌入于容器主体的内侧;密封部件,以安装于内盖的外周部的状态,将容器主体与内盖之间密封;中栓,位于外盖的内侧中央部,嵌入于内盖的内侧;以及栓体,位于中栓的底面中央部,并使设置于内盖的中央部的通气孔闭塞,该带盖容器设置有卡止机构,该卡止机构通过设置于容器主体的外周部的外螺纹部与设置于外盖的内周部的内螺纹部的螺合,从而将外盖拆卸自如地安装于容器主体,并且在外螺纹部与内螺纹部的螺合完成时给予卡止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盖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盖容器。
技术介绍
例如,存在一种带盖容器,该容器通过具有真空绝热构造的容器主体而具备了保温·保冷功能(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带盖容器中,采用的构造为使用内盖及外盖来将设置于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密封的构造。具体而言,带盖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其在上部设置有开口部;内盖,其以从开口部嵌入于容器主体的内侧的状态来使开口部闭塞;防水垫圈(密封部件),其以安装于内盖的状态将容器主体与内盖之间密封;以及外盖,其以从外侧覆盖开口部的状态通过螺合而被安装于容器主体。另外,带盖容器为设置于外盖的闭栓垫圈使设置于内盖的空气孔(通气孔)闭塞的构造。在带盖容器中,当外盖被安装于容器主体时,闭栓垫圈与内盖抵接,由此限制内盖向上侧的移动。另外,在带盖容器中,当从容器主体取下外盖时,闭栓垫圈对空气孔的闭塞解除。由此,即使在容器主体内的压力降低的(变为负压)的情况下,从容器主体取下外盖后也会通过空气孔导入外部空气,因此容器主体内的压力与大气压相同。因此,能够解除内盖被牵引于容器主体的内侧的状态,从容器主体容易地取下内盖。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27034号公报然而,在上述的以往的带盖容器中,例如由于将高温的内容物放入容器主体的内部经过一段时间后,其温度下降,所以被内盖及外盖密封的容器主体内的压力降低(变为负压),成为内盖被按压在容器主体的状态。此时,在容器主体与外盖之间通过螺合所产生的紧固力减少,由此外盖容易松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像这样的以往的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盖体的松开,并且容易且安全地取下盖体的带盖容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方法。〔1〕一种带盖容器具备在上部设置有开口部的容器主体、和对上述开口部进行开闭的盖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盖体具有:外盖,其覆盖上述开口部;内盖,其从上述开口部嵌入于上述容器主体的内侧;密封部件,其将上述容器主体与上述内盖之间密封;中栓,其位于上述外盖的内侧中央部,并嵌入于上述内盖的内侧;以及栓体,其位于上述中栓的底面中央部,并使设置于上述内盖的中央部的通气孔闭塞,上述带盖容器设置有卡止机构,该卡止机构通过设置于上述容器主体的外周部的外螺纹部与设置于上述外盖的内周部的内螺纹部的螺合,从而将上述外盖拆卸自如地安装于上述容器主体,并且在上述外螺纹部与上述内螺纹部的螺合完成时给予卡止感。〔2〕根据上述〔1〕所述的带盖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卡止机构具有设置于上述内盖的外侧卡合凸部和设置于上述中栓的内侧卡合凸部,并当上述外侧卡合凸部和上述内侧卡合凸部中的任意的一个越过另一个时给予卡止感。〔3〕根据上述〔2〕所述的带盖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卡止机构还具有弹性片,该弹性片设置于上述内盖,并能够沿上述内盖的直径扩大方向弹性变形,上述外侧卡合凸部设置于上述弹性片。〔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盖容器,其特征在于,在将上述内盖从上述开口部嵌入于上述容器主体的内侧后,从将上述中栓嵌入于上述内盖的内侧的状态开始,通过将上述外盖向关闭方向转动,由此上述外螺纹部与上述内螺纹部螺合,而变为上述盖体安装于上述容器主体的状态,从上述盖体被安装在上述容器主体的状态开始,通过将上述外盖向打开方向转动,由此上述外螺纹部与上述内螺纹部的螺合被解除,而变为能够从上述容器主体取下上述盖体的状态。〔5〕根据上述〔4〕所述的带盖容器,其特征在于,对于上述外侧卡合凸部和上述内侧卡合凸部中的任意的一个越过另一个时的阻力而言,当将上述外盖向打开方向转动时的阻力大于当将上述外盖向关闭方向转动时的阻力。〔6〕根据上述〔5〕所述的带盖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卡止机构具有设置于上述内盖的止动凸部,当上述内侧卡合凸部和上述外侧卡合凸部中的任意的一个越过另一个时,成为上述外侧卡合凸部被卡合在上述内侧卡合凸部与上述止动凸部之间的状态。〔7〕根据上述〔6〕所述的带盖容器,其特征在于,从上述盖体安装于上述容器主体的状态开始,通过将上述外盖向打开方向转动,由此上述栓体对上述通气孔的周围的抵接解除,而变成上述通气孔开放的状态,将上述外盖进一步向打开方向转动,由此在上述止动凸部抵接于上述内侧卡合凸部的状态下,上述内盖与上述外盖一体地向打开方向转动。〔8〕一种带盖容器,其具备在上部设置有开口部的容器主体、和对上述开口部进行开闭的盖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盖体具有:外盖,其覆盖上述开口部;内盖,其从上述开口部嵌入于上述容器主体的内侧;密封部件,其以安装于上述内盖的外周部的状态,将上述容器主体与上述内盖之间密封;中栓,其位于上述外盖的内侧中央部,并嵌入于上述内盖的内侧;以及栓体,其位于上述中栓的底面中央部,并使设置于上述内盖的中央部的通气孔闭塞,通过设置于上述容器主体的外周部的外螺纹部与设置于上述外盖的内周部的内螺纹部的螺合,从而将上述外盖拆卸自如地安装于上述容器主体,并且在上述中栓被嵌入于上述内盖的内侧的状态下,通过设置于上述内盖的外侧卡合部与设置于上述中栓的内侧卡合部的卡合,从而上述内盖与上述外盖一体地转动。〔9〕根据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盖容器,其特征在于,在将上述内盖从上述开口部嵌入于上述容器主体的内侧的状态下,上述密封部件成为与设置于上述容器主体的内周部的伸出部紧贴的状态。〔10〕根据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盖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容器主体具有真空绝热构造。如以上那样,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防止盖体的松开,并容易且安全地取下盖体的带盖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从上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盖容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从下侧观察图1所示的带盖容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带盖容器的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从下侧观察图1所示的带盖容器所具备的外盖及中栓的立体图。图5是从上侧观察图1所示的带盖容器所具备的内盖的立体图。图6是从下侧观察图1所示的带盖容器所具备的内盖的立体图。图7是在图1所示的带盖容器所具备的卡止机构中,从上侧观察将中栓相对于内盖向关闭方向转动时的内侧卡合凸部越过外侧卡合凸部前的状态的水平剖视图。图8是在图1所示的带盖容器具备的卡止机构中,从上侧观察将中栓相对于内盖向关闭方向转动时的内侧卡合凸部越过外侧卡合凸部后的状态的水平剖视图。图9是从下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盖容器所具备的外盖及中栓的立体图。图10是从上侧观察图9所示的带盖容器所具备的内盖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A、1B…带盖容器;2…容器主体;2a…开口部;3…盖体;7…外螺纹部;8…伸出部;9…外盖;10…内盖;11…中栓;12…内螺纹部;13…防水垫圈(密封部件);18…栓体;19…卡止机构;20…内侧卡合凸部;21…外侧卡合凸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盖容器,该带盖容器具备在上部设置有开口部的容器主体、和对所述开口部进行开闭的盖体,所述带盖容器的特征在于,/n所述盖体具有:/n外盖,该外盖覆盖所述开口部;/n内盖,该内盖从所述开口部嵌入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侧;/n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将所述容器主体与所述内盖之间密封;/n中栓,该中栓位于所述外盖的内侧中央部,并嵌入于所述内盖的内侧;以及/n栓体,该栓体位于所述中栓的底面中央部,并使设置于所述内盖的中央部的通气孔闭塞,/n所述带盖容器设置有卡止机构,该卡止机构通过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外周部的外螺纹部与设置于所述外盖的内周部的内螺纹部的螺合,从而将所述外盖拆卸自如地安装于所述容器主体,并且在所述外螺纹部与所述内螺纹部的螺合完成时给予卡止感。/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10 JP 2019-0901541.一种带盖容器,该带盖容器具备在上部设置有开口部的容器主体、和对所述开口部进行开闭的盖体,所述带盖容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具有:
外盖,该外盖覆盖所述开口部;
内盖,该内盖从所述开口部嵌入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侧;
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将所述容器主体与所述内盖之间密封;
中栓,该中栓位于所述外盖的内侧中央部,并嵌入于所述内盖的内侧;以及
栓体,该栓体位于所述中栓的底面中央部,并使设置于所述内盖的中央部的通气孔闭塞,
所述带盖容器设置有卡止机构,该卡止机构通过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外周部的外螺纹部与设置于所述外盖的内周部的内螺纹部的螺合,从而将所述外盖拆卸自如地安装于所述容器主体,并且在所述外螺纹部与所述内螺纹部的螺合完成时给予卡止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盖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机构具有设置于所述内盖的外侧卡合凸部、和设置于所述中栓的内侧卡合凸部,当所述外侧卡合凸部和所述内侧卡合凸部中的任意的一个越过另一个时给予卡止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盖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机构还具有弹性片,该弹性片设置于所述内盖,并能够沿所述内盖的直径扩大方向弹性变形,
所述外侧卡合凸部设置于所述弹性片。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盖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内盖从所述开口部嵌入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侧之后,从将所述中栓嵌入于所述内盖的内侧的状态开始,通过将所述外盖向关闭方向转动,由此所述外螺纹部与所述内螺纹部螺合,而变为所述盖体被安装于所述容器主体的状态,
从所述盖体被安装于所述容器主体的状态开始,通过将所述外盖向打开方向转动,由此所述外螺纹部与所述内螺纹部的螺合被解除,而变为能够从所述容器主体取下所述盖体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盖容器,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外侧卡合凸部和所述内侧卡合凸部中的任意的一个越过另一个时的阻力而言,当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田雄志
申请(专利权)人:膳魔师中国家庭制品有限公司膳魔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