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勘查取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977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上勘查取证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人体隔离腔,人体隔离腔内用于容纳潜水人员;壳体包括头部部分、手臂部分、身体部分以及底面部分,其中身体部分设置在底面部分的上面,手臂部分设置在身体部分的左右两侧,头部部分设置在身体部分的顶部;壳体的手臂部分的端部设置有扇叶转动器;壳体的身体部分上设置有用于划水的划水机构,划水机构上设置有侧蹼;壳体的底面部分下面设置有用于濮水的鱼尾机构,鱼尾机构上设置有脚蹼。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潜水服的底部增设鱼尾机构以及潜水服的两侧划水机构,使得潜水服可以自动向前游动,在结合设置在潜水服手部的扇叶转动器,使得游动的方向由潜水人员通过调节潜水服手部的位置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勘查取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勘查取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上勘查取证装置。
技术介绍
海上犯罪,是指发生在海上(包括港口、码头、浅海、滩涂),侵害海上目标(包括船只、网具、船用仪器、渔货、钱财直至海上作业人员),主要以船只为载体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一般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在海上进行犯罪之后,都会将犯罪的物证丢入到海中,这样就需要海警人员潜入海中对物证进行搜集取证,在潜水的时候,需要海警人员穿戴上潜水服,背上氧气罐潜入海中进行物证的搜寻,但是在海中潜行的时候,需要不断的吸氧,而为了在海中潜行,需要通过游泳的方式进行,而游泳所需要消耗的氧气较大,因此,海警人员能够在水下驻留的时间非常的有限,这样搜集一次物证可能就需要海警人员多次下海,这样会使得取得到物证的效率不高,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警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海上勘查取证装置,通过在潜水服的底部增设鱼尾机构以及潜水服的两侧划水机构,使得潜水服可以自动的向前游动,在结合设置在潜水服手部的扇叶转动器,使得游动的方向可以由海警人员通过调节潜水服手部的位置进行调节。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上勘查取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软性材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人体隔离腔,人体隔离腔内用于容纳潜水人员;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容纳头部的头部部分、用容纳手臂的手臂部分、用于容纳身体以及腿部的身体部分以及底面部分,其中身体部分设置在底面部分的上面,手臂部分设置在身体部分的左右两侧并且能够相对身体部分活动,头部部分设置在身体部分的顶部;所述头部部分、手臂部分以及身体部分的内部构成所述人体隔离腔;所述壳体的头部部分为透明材质;所述壳体的手臂部分的端部设置有扇叶转动器;所述壳体的身体部分上设置有用于划水的划水机构,划水机构上设置有侧蹼;所述壳体的底面部分下面设置有用于濮水的鱼尾机构,鱼尾机构上设置有脚蹼;电源装置,分别与所述扇叶转动器、划水机构以及鱼尾机构电连接。进一步,所述划水机构包括:划水板,其一端与所述侧蹼固定连接,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壳体的身体部分的外侧壁上;划水通口,开设在所述壳体的身体部分的外侧壁上;划水推动板,纵向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身体部分的内部,通过往复运动机构驱动其左右运动;划水连接杆,其穿过所述划水通口,其一端铰接在所述划水板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划水推动板上;所述往复运动机构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更进一步,所述划水推动板的底面与所述壳体的底面部分相接触,所述壳体的底面部分上开设有水平方向的滑槽,滑槽上滑动连接有移动滑块,移动滑块与所述划水推动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更进一步,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转动块,其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面部分的上方,其通过往复支撑杆将其支撑,其通过往复驱动机构驱动其进行转动;往复长板,其纵向的设置在所述转动块与所述划水推动板之间,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长形的往复通口,往复通口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往复滑块,往复滑块与往复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往复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动块的侧面;往复推动杆,其一端固定在所述划水推动板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往复长板上;所述往复驱动机构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更进一步,所述划水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身体部分的左右两侧;所述往复运动机构除所述转动块均对称设置,其中往复连接杆在所述转动块的左右两侧上对称设置。更进一步,所述往复驱动机构包括:往复通口,开设在所述往复支撑杆上并且左右贯穿所述往复支撑杆;往复转轴,位于所述往复通口的内部,其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往复通口的前口壁上,其另一端与往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键连接,往复电机固定在所述往复通口的后口壁上;链条,用于连接所述往复转轴和所述转动块,所述往复转轴的周向和所述转动块的周向分别设置有链齿,链齿与所述链条相啮合;所述往复电机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进一步,所述鱼尾机构包括:鱼尾长板,其一端铰接在所述壳体的底面部分下面,其另一端固定所述脚蹼;鱼尾通口,沿所述鱼尾长板的长度方向开设在所述鱼尾长板上,其内部滑动连接有鱼尾滑块;鱼尾转轴,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面部分的下方,通过鱼尾支撑体与所述所述壳体的底面部分连接,其能够在所述鱼尾支撑体的底面上转动;鱼尾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鱼尾转轴转动,其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鱼尾连接杆,其一端铰接在所述鱼尾滑块上,其另一端与所述鱼尾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水下摄像设备,水下摄像设备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更进一步,所述壳体的手臂部分的端部设置有定位器,所述定位器和所述水下摄像设备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和所述定位器分别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进一步,所述壳体的背面设置有氧气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海上勘查取证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潜水服的底部增设鱼尾机构以及潜水服的两侧划水机构,使得潜水服可以自动的向前游动,在结合设置在潜水服手部的扇叶转动器,使得游动的方向可以由海警人员通过调节潜水服手部的位置进行调节;2、通过在潜水服的正面设置水下摄像设备,使得海警人员可以不用在手持水下摄像设备就进行取证的摆设,同时通过设定的手势控制水下摄像设备进行摆设,可以使得水下摄像设备有效的降低工作能耗,延长待机时间;3、通过将潜水服进行改造,使得海警人员可以在水下不用自己进行游泳,就可以在水下灵活的前进,这样就可以大量的节约海警人员的体力,从而减少氧气的消耗,这样就可以使得一桶氧气罐可以维持更长的时间,提升海警人员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划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往复运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往复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鱼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侧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扇叶转动器;2、侧蹼;3、划水机构;3-1、划水板;3-2、划水通口;3-3、划水连接杆;3-4、划水推动板;4、鱼尾机构;4-1、鱼尾长板;4-2、鱼尾通口;4-3、鱼尾滑块;4-4、鱼尾连接杆;4-5、鱼尾转轴;4-6、鱼尾驱动机构;5、往复运动机构;5-1、往复推动杆;5-2、往复长板;5-3、往复滑块;5-4、往复连接杆;5-5、转动块;5-6、往复支撑杆;5-7、往复通口;5-8、链条;5-9、往复转轴;5-10、轴承;5-11、往复电机;6、脚蹼;7、壳体;8、人体隔离腔;9、滑槽;10、移动滑块;11、水下摄像设备;12、氧气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在本申请文件中,未经明确的部件型号以及结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设定,在本申请文件的实施例中不做具体的限定。具体的,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上勘查取证装置,包括壳体7,所述壳体7为软性材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勘查取证装置,包括壳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为软性材质,所述壳体(7)内设置有人体隔离腔(8),人体隔离腔(8)内用于容纳潜水人员;/n所述壳体(7)包括用于容纳头部的头部部分、用容纳手臂的手臂部分、用于容纳身体以及腿部的身体部分以及底面部分,其中身体部分设置在底面部分的上面,手臂部分设置在身体部分的左右两侧并且能够相对身体部分活动,头部部分设置在身体部分的顶部;所述头部部分、手臂部分以及身体部分的内部构成所述人体隔离腔(8);/n所述壳体(7)的头部部分为透明材质;/n所述壳体(7)的手臂部分的端部设置有扇叶转动器(1);/n所述壳体(7)的身体部分上设置有用于划水的划水机构(3),划水机构(3)上设置有侧蹼(2);/n所述壳体(7)的底面部分下面设置有用于濮水的鱼尾机构(4),鱼尾机构(4)上设置有脚蹼(6);/n电源装置,分别与所述扇叶转动器(1)、划水机构(3)以及鱼尾机构(4)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勘查取证装置,包括壳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为软性材质,所述壳体(7)内设置有人体隔离腔(8),人体隔离腔(8)内用于容纳潜水人员;
所述壳体(7)包括用于容纳头部的头部部分、用容纳手臂的手臂部分、用于容纳身体以及腿部的身体部分以及底面部分,其中身体部分设置在底面部分的上面,手臂部分设置在身体部分的左右两侧并且能够相对身体部分活动,头部部分设置在身体部分的顶部;所述头部部分、手臂部分以及身体部分的内部构成所述人体隔离腔(8);
所述壳体(7)的头部部分为透明材质;
所述壳体(7)的手臂部分的端部设置有扇叶转动器(1);
所述壳体(7)的身体部分上设置有用于划水的划水机构(3),划水机构(3)上设置有侧蹼(2);
所述壳体(7)的底面部分下面设置有用于濮水的鱼尾机构(4),鱼尾机构(4)上设置有脚蹼(6);
电源装置,分别与所述扇叶转动器(1)、划水机构(3)以及鱼尾机构(4)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勘查取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划水机构(3)包括:
划水板(3-1),其一端与所述侧蹼(2)固定连接,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壳体(7)的身体部分的外侧壁上;
划水通口(3-2),开设在所述壳体(7)的身体部分的外侧壁上;
划水推动板(3-4),纵向的设置在所述壳体(7)的身体部分的内部,通过往复运动机构(5)驱动其左右运动;
划水连接杆(3-3),其穿过所述划水通口(3-2),其一端铰接在所述划水板(3-1)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划水推动板(3-4)上;
所述往复运动机构(5)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上勘查取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划水推动板(3-4)的底面与所述壳体(7)的底面部分相接触,所述壳体(7)的底面部分上开设有水平方向的滑槽(9),滑槽(9)上滑动连接有移动滑块(10),移动滑块(10)与所述划水推动板(3-4)的底面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上勘查取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运动机构(5)包括:
转动块(5-5),其位于所述壳体(7)的底面部分的上方,其通过往复支撑杆(5-6)将其支撑,其通过往复驱动机构驱动其进行转动;
往复长板(5-2),其纵向的设置在所述转动块(5-5)与所述划水推动板(3-4)之间,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长形的往复通口,往复通口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往复滑块(5-3),往复滑块(5-3)与往复连接杆(5-4)的一端铰接,往复连接杆(5-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动块(5-5)的侧面;
往复推动杆(5-1),其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圣江吕新华王海平童冬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