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防护有害物质的防护服面料及服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71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防护有害物质的防护服面料及服装,其中,所述防护服面料包括从外至内依次叠设的外层面料、吸附层和里层面料,所述外层面料远离外界一侧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里层面料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交错设置的第二凹槽,所述吸附层包括第一活性炭层和第二活性炭层,所述第一活性炭层通过粘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活性炭层通过粘合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活性炭层和所述第二活性炭层均为球形活性炭层,且所述第一活性炭层和所述第二活性炭层的球形活性炭孔径不同。根据需要吸附的有害物质,选择相应孔径大小的球形活性炭,并将不同孔径大小的球形活性炭设置在服装上,实现服装对不同有害物质定向吸附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防护有害物质的防护服面料及服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护有害物质的防护服面料及服装。
技术介绍
化学防护服是保护危化环境中人员生命安全的主要装备,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毒性很高的化学品,它们在生产、贮存及搬运过程中,会由于泄露或意外事故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目前有透气式防护服和不透气防护服,不透气防护服由于不能使人体产生的汗液和热量向外散发,在炎热条件下会发生“热积聚”现象,甚至引起人们中暑身亡,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穿着容易发生“冷凝”现象,生理舒适性差,不适合长时间穿着。透气式防护服面料主要有含颗粒炭绒布、活性炭纤维复合织物、掺粉末炭纤维织物等,相对于密闭性防护服透气性有一定的改善,但存在活性炭易脱落、防护时间短、面料手感不好的缺点,尤其是纤维状活性炭存在强度差,不耐洗的缺点。天然活性炭的吸附孔径也不容易定制,某些不需要吸附的物质也能被吸附,降低了防护服的防护能力,为了达到足够的防护性能,需要增加更多的天然活性炭用量来达到足够的防护性能,这样导致防护服质量和体积增加,影响穿着者的行动能力。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防护服面料及服装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护性能好,穿着舒适的可防护有害物质的防护服面料及服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可防护有害物质的防护服面料,所述防护服面料包括从外至内依次叠设的外层面料、吸附层和里层面料,所述外层面料远离外界一侧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里层面料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交错设置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设有阻燃胶粘剂,所述吸附层包括第一活性炭层和第二活性炭层,所述第一活性炭层通过粘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活性炭层通过粘合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活性炭层和所述第二活性炭层均为球形活性炭层,且所述第一活性炭层和所述第二活性炭层的球形活性炭孔径不同。优选的,所述外层面料为经防水防油防污处理的阻燃织物。优选的,所述外层面料和所述里层面料平行间隔设置。优选的,所述里层面料由阻燃面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第一活性炭层和所述第二活性炭层均为不同孔径的球形活性炭颗粒按比例混合而成。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形状呈半球形状或半椭球体形状。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形状呈立方体形状。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活性炭层的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活性炭层的表面相贴合。优选的,所述外层面料、吸附层和所述里层面料通过热粘合剂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服装,所述服装全部或局部位置采用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护服面料加工而成。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防护有害物质的防护服面料及服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根据需要吸附的有害物质选择相应孔径大小的球形活性炭,并将不同孔径大小的球形活性炭设置在服装上,实现服装对不同有害物质定向吸附的功能,减少因球形活性炭吸附其他无关物质而影响其吸附量和吸附效率;在相同吸附要求的情况下,可采用比天然的活性炭更少的用量,减轻服装的重量,提高了作业的活动便利性,及穿着者的舒适性;(2)通过设置第一活性炭层和第二活性炭层的交错设置,两层设置的球形活性炭吸附性能更好,大大降低了有害物质渗入服装内及服装—人体内环境的含量,提高了防护效果,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使面料与球形活性炭的接触面积更大,所述第一活性炭层和所述第二活性炭层的粘合更加牢固,避免球型活性炭脱落;(3)采用阻燃面料制成的外层面料和里层面料,可以有效防护穿着者在闪燃和爆燃的工作场景中工作;(4)所述第一活性炭层和所述第二活性炭层均为不同孔径的球形活性炭颗粒按比例混合而成,最大程度增加有害物质的防护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服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护服面料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3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3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3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3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4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4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4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4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服装,所述服装100为芥子气防护服100,其全部或局部位置采用一种可防护有害物质的防护服面料加工而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芥子气防护服100包括防护服上衣1和防护服裤子3,所述防护服上衣1和所述防护服裤子3可拆卸连接,通过密封拉链结构实现所述防护服上衣1和所述防护服裤子3的可拆卸连接,一体式和分体式可随时切换,一体式时所述防芥子气防护服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防护有害物质的防护服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外至内依次叠设的外层面料、吸附层和里层面料,所述外层面料远离外界一侧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里层面料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交错设置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设有阻燃胶粘剂,所述吸附层包括第一活性炭层和第二活性炭层,所述第一活性炭层通过粘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活性炭层通过粘合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活性炭层和所述第二活性炭层均为球形活性炭层,且所述第一活性炭层和所述第二活性炭层的球形活性炭孔径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护有害物质的防护服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外至内依次叠设的外层面料、吸附层和里层面料,所述外层面料远离外界一侧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里层面料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交错设置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设有阻燃胶粘剂,所述吸附层包括第一活性炭层和第二活性炭层,所述第一活性炭层通过粘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活性炭层通过粘合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活性炭层和所述第二活性炭层均为球形活性炭层,且所述第一活性炭层和所述第二活性炭层的球形活性炭孔径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护有害物质的防护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面料为经防水防油防污处理的阻燃织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护有害物质的防护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面料和所述里层面料平行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护有害物质的防护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里层面料由阻燃面料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永红张磊唐黛邹亮吴银
申请(专利权)人:优普泰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