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生产的压紧机构,包括左支架、支撑板、右支架、压动组件、控制开关和电源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设置了压动组件,以驱动电机作为动力源,通过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配合使螺纹杆在内螺纹套内侧转动,从而在连接板的作用下使压块将电子部件压紧,并且在连接板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通过限位气筒使罩体的气口内侧排出气流吹向电子部件,在气体的流动下加速熔融材料的降温成型,保证压紧后电子部件的稳定,从而保证了产品的加工质量,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生产的压紧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生产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生产的压紧机构。
技术介绍
电子技术是欧洲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电子产品主要包括:手表、智能手机、电话、电视机、影碟机、录像机、摄录机、收音机、收录机、组合音箱、激光唱机、电脑、游戏机、移动通信产品等,因早期产品主要以电子管为基础原件故名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利用压紧机构将两个不同材料的部件粘接在一起,使两个部件之间粘接固定;但现有技术的压紧机构结构简单,在压紧后由于粘接的熔融材料不便快速降温,使材料仍处于熔融状态,在取出两个部件后仍能产生一定程度的松动,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生产的压紧机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生产的压紧机构,该装置包括左支架、支撑板、右支架、压动组件、控制开关和电源线,所述左支架右侧顶部横向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右侧与右支架相固定,所述右支架顶部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电源线设置于右支架前部顶侧,所述压动组件嵌于支撑板内部中侧,所述压动组件包括底框座、盖板、升降结构、连接板、限位气筒、顶片、压块和置放结构,所述底框座顶部四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底框座内部右侧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顶端部与连接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底侧通过限位气筒与盖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底部左侧一体成型有顶片,所述顶片底部与压块相固定,所述置放结构左侧底部与限位气筒相连接,并且置放结构底部与盖板相固定。优选的,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结构大小相同,并且左支架和右支架在支撑板中部左右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轴杆、螺纹杆、内螺纹套和中空杆,所述驱动电机底部通过安装座与底框座相固定,所述驱动电机左侧输出端与主动锥齿轮相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底部左侧与从动锥齿轮相啮合,并且从动锥齿轮底部与底框座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顶部输出端竖直固定有轴杆,所述轴杆顶部一体成型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内螺纹套内侧并与其相连接,所述内螺纹套嵌于中空杆内部底侧,所述中空杆顶端面与连接板相固定。优选的,所述盖板顶部右侧开设有穿口,并且轴杆贯穿穿口内侧并与其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气筒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限位气筒设置于连接板底部两侧。优选的,所述限位气筒包括底盘、下筒座、连接管、通气口、上杆架和密封板,所述底盘底部与盖板相固定,所述底盘顶部竖直固定有下筒座,所述下筒座底部左侧嵌有连接管,所述下筒座顶部外侧设置有通气口,所述上杆架贯穿下筒座顶部中侧并与其上下滑动配合,所述上杆架底端面与密封板相固定。优选的,所述密封板外表面包裹有密封胶圈,并且密封胶圈外表面与下筒座内壁相贴合。优选的,所述置放结构包括底罩座、顶板、气罩、置放板和弹簧,所述罩座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内侧竖直嵌有气罩,所述气罩内侧上下滑动配合有置放板,所述置放板底部通过弹簧与底罩座弹性抵接。优选的,所述气罩包括罩体、软管和气口,所述罩体竖直嵌于顶板顶部中侧,所述罩体底部与软管相连接,并且软管嵌于底罩座内壁,所述罩体内部顶侧开设有气口。优选的,所述连接管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连接管分别与软管相连接。优选的,所述中空杆为不锈钢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置放板使用的材料为橡胶。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生产的压紧机构,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生产的压紧机构,通过优化设置了压动组件,以驱动电机作为动力源,通过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配合使螺纹杆在内螺纹套内侧转动,从而在连接板的作用下使压块将电子部件压紧,并且在连接板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通过限位气筒使罩体的气口内侧排出气流吹向电子部件,在气体的流动下加速熔融材料的降温成型,保证压紧后电子部件的稳定,从而保证了产品的加工质量,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压紧机构结构简单,在压紧后由于粘接的熔融材料不便快速降温,使材料仍处于熔融状态,在取出两个部件后仍能产生一定程度的松动,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效率的问题。优点2: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生产的压紧机构,通过优化设置了限位气筒,通过上杆架在下筒座内侧的上下移动可对连接板进行限位,并且在限位的同时,通过密封板与下筒座内壁的上下滑动配合使下筒座内部的气体通过连接管排入软管内,从而加快了气体的流动,便于对电子部件的粘接处进行快速降温处理。优点3: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生产的压紧机构,盖板顶部右侧开设有穿口,并且轴杆贯穿穿口内侧并与其转动连接,便于轴杆在盖板内转动,限位气筒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限位气筒设置于连接板底部两侧,便于对连接板进行限位,密封板外表面包裹有密封胶圈,并且密封胶圈外表面与下筒座内壁相贴合,增大密封性,便于产生气流,连接管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连接管分别与软管相连接,有利于气体流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压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升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限位气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置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左支架-1、支撑板-2、右支架-3、压动组件-4、控制开关-5、电源线-6、底框座-41、盖板-42、升降结构-43、连接板-44、限位气筒-45、顶片-46、压块-47、置放结构-48、驱动电机-431、主动锥齿轮-432、从动锥齿轮-433、轴杆-434、螺纹杆-435、内螺纹套-436、中空杆-437、底盘-451、下筒座-452、连接管-453、通气口-454、上杆架-455、密封板-456、底罩座-481、顶板-482、气罩-483、置放板-484、弹簧-485、罩体-4831、软管-4832、气口-483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生产的压紧机构,包括左支架1、支撑板2、右支架3、压动组件4、控制开关5和电源线6,左支架1右侧顶部横向固定有支撑板2,支撑板2右侧与右支架3相固定,右支架3顶部设置有控制开关5,电源线6设置于右支架3前部顶侧,压动组件4嵌于支撑板2内部中侧,左支架1和右支架3的结构大小相同,并且左支架1和右支架3在支撑板2中部左右对称设置,便于对两个部件进行压紧处理。请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生产的压紧机构,压动组件4包括底框座41、盖板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生产的压紧机构,包括左支架(1)、支撑板(2)、右支架(3)、控制开关(5)和电源线(6),所述左支架(1)右侧顶部横向固定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右侧与右支架(3)相固定,所述右支架(3)顶部设置有控制开关(5),所述电源线(6)设置于右支架(3)前部顶侧;/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动组件(4),所述压动组件(4)嵌于支撑板(2)内部中侧,所述压动组件(4)包括底框座(41)、盖板(42)、升降结构(43)、连接板(44)、限位气筒(45)、顶片(46)、压块(47)和置放结构(48),所述底框座(41)顶部四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42),所述底框座(41)内部右侧设置有升降结构(43),所述升降结构(43)顶端部与连接板(44)相连接,所述连接板(44)底侧通过限位气筒(45)与盖板(42)相连接,所述连接板(44)底部左侧一体成型有顶片(46),所述顶片(46)底部与压块(47)相固定,所述置放结构(48)左侧底部与限位气筒(45)相连接,并且置放结构(48)底部与盖板(42)相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生产的压紧机构,包括左支架(1)、支撑板(2)、右支架(3)、控制开关(5)和电源线(6),所述左支架(1)右侧顶部横向固定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右侧与右支架(3)相固定,所述右支架(3)顶部设置有控制开关(5),所述电源线(6)设置于右支架(3)前部顶侧;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动组件(4),所述压动组件(4)嵌于支撑板(2)内部中侧,所述压动组件(4)包括底框座(41)、盖板(42)、升降结构(43)、连接板(44)、限位气筒(45)、顶片(46)、压块(47)和置放结构(48),所述底框座(41)顶部四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42),所述底框座(41)内部右侧设置有升降结构(43),所述升降结构(43)顶端部与连接板(44)相连接,所述连接板(44)底侧通过限位气筒(45)与盖板(42)相连接,所述连接板(44)底部左侧一体成型有顶片(46),所述顶片(46)底部与压块(47)相固定,所述置放结构(48)左侧底部与限位气筒(45)相连接,并且置放结构(48)底部与盖板(42)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生产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1)和右支架(3)的结构大小相同,并且左支架(1)和右支架(3)在支撑板(2)中部左右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生产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43)包括驱动电机(431)、主动锥齿轮(432)、从动锥齿轮(433)、轴杆(434)、螺纹杆(435)、内螺纹套(436)和中空杆(437),所述驱动电机(431)底部通过安装座与底框座(41)相固定,所述驱动电机(431)左侧输出端与主动锥齿轮(432)相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432)底部左侧与从动锥齿轮(433)相啮合,并且从动锥齿轮(433)底部与底框座(41)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433)顶部输出端竖直固定有轴杆(434),所述轴杆(434)顶部一体成型有螺纹杆(435),所述螺纹杆(435)贯穿内螺纹套(436)内侧并与其相连接,所述内螺纹套(436)嵌于中空杆(437)内部底侧,所述中空杆(437)顶端面与连接板(44)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生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进旺,
申请(专利权)人:兰进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