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物自动喂养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动物自动喂养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正向着智能化社会迈进,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已经融入人类的日常生活中,目前我国对于动物的饲养主要依靠人工在饲养间进行饲养,人工饲养动物主要的缺陷是费时费力,成本高、效率低。有些动物对饲养环境要求较高,应尽可能减少人工与动物的接触,如小型宠物与实验动物。这两类动物主要是采用货架式分层饲养,动物被放到饲养笼或饲养盒中饲养,通过人工完成动物饮用水的补给和饲料更换任务。尤其是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相比普通动物的饲养环境,条件更为严格。由于对饲养环境要求严格,人工饲养势必会对饲养环境产生干扰,这些因素会对动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噪声的产生,光线的干扰,微生物的带入,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动物正常的生长发育,以及造成动物的死亡率高的状况。因此,机器人自动饲养就成为了一种新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物自动喂养机器人,解决人工饲养造成对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物自动喂养机器人,包括行走装置、升降装置、物料承载装置、机械臂及主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行走装置包括行走架及行走轮,行走轮有两组,对称布置在行走架的底部两侧,行走装置的内部设有电源;/n升降装置设在行走架上方后侧,包括固定架、升降平台及直线驱动机构,固定架的底部与行走架相连,升降平台活动设置在固定架上方,直线驱动机构驱动升降平台上下移动;/n机械臂设置在升降平台上方,机械臂的一端通过其转向座与升降平台相连,其另一端设有夹持机构;/n物料承载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的前侧,其底部与行走装置固定相连;/n物料承载装置包括轨道板、旋转架,所述轨道板有两个且相对布置在行走架上,旋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动物自动喂养机器人,包括行走装置、升降装置、物料承载装置、机械臂及主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行走装置包括行走架及行走轮,行走轮有两组,对称布置在行走架的底部两侧,行走装置的内部设有电源;
升降装置设在行走架上方后侧,包括固定架、升降平台及直线驱动机构,固定架的底部与行走架相连,升降平台活动设置在固定架上方,直线驱动机构驱动升降平台上下移动;
机械臂设置在升降平台上方,机械臂的一端通过其转向座与升降平台相连,其另一端设有夹持机构;
物料承载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的前侧,其底部与行走装置固定相连;
物料承载装置包括轨道板、旋转架,所述轨道板有两个且相对布置在行走架上,旋转架设置在两个轨道板之间;
旋转架上设置有托持组件,所述托持组件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轨道板滑动导向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物自动喂养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行走架包括底板、顶板和环形的侧板,顶板和底板一上一下相对平行布置,且通过竖向布置的连接柱固定成一体,顶板和底板的边缘通过侧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物自动喂养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每组行走轮包括至少两个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为麦克纳姆轮,各行走轮位于行走架底部的安装槽内;
每个行走轮均配置有一个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一带轮,行走轮的一侧设有第二带轮,第一带轮通过同步带与对应的第二带轮相连,所述电源为第一伺服电机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物自动喂养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固定架包括固定板及支撑腿,固定板水平布置在行走装置上方,通过所述支撑腿与行走装置的顶部固定相连;
直线驱动机构为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设置在固定板下方,其伸缩端穿过固定板与升降平台固定相连,所述电源为电动伸缩杆供电;
升降平台底部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一个导向杆,固定板上设有与导向杆数量相等且位置对应的导向套,各导向杆穿入对应的导向套且与其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物自动喂养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为六轴机械臂,其包括上臂、中臂、前臂及手臂,转向座的固定部分安装在升降平台上,上臂的一端通过横向的第一转轴与所述转向座的活动部分转动相连;
上臂的另一端通过横向的第二转轴与中臂的一端转动相连,中臂的另一端通过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三转轴与前臂的一端转动相连,前臂的另一端通过横向的第四转轴与手臂的一端转动相连,所述手臂的另一端通过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五转轴与夹持机构转动相连;
所述机械臂的每个转轴上均配置有一个舵机,各舵机由所述电源为其供电,舵机的信号端与主控制器通讯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海,杨永锋,曾庆良,鲁青,高魁东,王成龙,万丽荣,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