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棘轮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676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式棘轮扳手,其包括棘轮组件、调节组件、复位弹簧和一对卡爪。棘轮组件的外周部上设置有棘轮齿,内周部上设置有内齿圈。每个卡爪可滑动地安装在棘轮组件的下部,并且包括夹持部和齿条。调节组件的外周部自上而下设置有定位齿圈和驱动齿轮。棘轮齿、定位齿圈及驱动齿轮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共同轴线。调节组件能够被操作为在棘轮组件的内部空间中上下移动,从而在定位齿圈与内齿圈啮合的工作位置以及定位齿圈与内齿圈脱离啮合的调节位置之间切换。复位弹簧设置在调节组件与棘轮组件之间。通过将调节组件下压到调节位置随后旋转调节组件,即可借助驱动齿轮驱动两齿条彼此反向地滑动,从而使两夹持部收拢或张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式棘轮扳手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棘轮扳手,尤其涉及一种夹持开距可调的套筒式棘轮扳手。
技术介绍
套筒扳手是工业生产中的常用工具,其制造工艺成熟,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近年来,套筒扳手已与棘轮扳手相结合,从而在工作时,可以达到单向承力,反向空转的目的。常见的套筒扳手通常为带通用连接头的扳手主体,配置有一系列不同规格的套筒。在工作时根据工作对象的对边距选择相应规格的套筒配合在扳手主体上进行工作。这样的工作方式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并且一旦某种规格的套筒丢失,工作中又刚好遇到这一规格的对边距,该工作就无法进行。配置多、价格贵、收藏和保管困难,这是制约套筒扳手在家用领域普及的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调节卡爪开距的可调式棘轮扳手。所述可调式棘轮扳手包括扳手体组件和头部组件,所述头部组件配合在所述扳手体组件的一端的沿上下方向贯穿的孔中,所述头部组件包括:棘轮组件,其包括棘轮齿,所述棘轮齿位于所述棘轮组件的外周部上并且与所述扳手体组件中的棘爪配合,所述棘轮组件具有沿所述上下方向贯穿所述棘轮组件的内部空间,在所述内部空间的内周部上设置有内齿圈;一对卡爪,其安装在所述棘轮组件的下部并能够沿垂直于所述上下方向的滑动方向滑动,每个卡爪包括夹持部和齿条,所述一对卡爪布置为各自的夹持部沿所述卡爪的所述滑动方向彼此相对,并且各自的齿条沿与所述滑动方向和所述上下方向垂直的横向方向间隔开且彼此相对;调节组件,其配合在所述棘轮组件的所述内部空间中,并且其外周部自上而下设置有定位齿圈和驱动齿轮,所述调节组件能够被操作为在所述内部空间中沿所述上下方向移动,从而在所述定位齿圈与所述内齿圈啮合的工作位置以及所述定位齿圈与所述内齿圈脱离啮合的调节位置之间切换;以及复位弹簧,其设置在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棘轮组件之间,用于使处于所述调节位置的所述调节组件向上返回所述工作位置,其中,所述棘轮齿、所述定位齿圈及所述驱动齿轮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共同轴线;所述驱动齿轮的轴向长度设计为使得在所述调节组件处于所述工作位置及所述调节位置时,所述驱动齿轮始终在间隔开的所述齿条之间与各个齿条啮合;并且当所述调节组件处于所述调节位置时,绕所述共同轴线旋转所述调节组件的操作分别驱动所述一对卡爪的各齿条沿所述滑动方向彼此反向地滑动,从而使所述一对卡爪的各夹持部沿所述滑动方向彼此相向或反向地移动。可选地,所述棘轮组件包括:棘轮套筒,所述棘轮齿位于所述棘轮套筒的外周部上,所述棘轮套筒内自上而下形成有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的尺寸递减的第一阶梯孔段、第二阶梯孔段和第三阶梯孔段,所述第一阶梯孔段与所述第二阶梯孔段之间形成棘轮上台阶;以及内齿块,所述内齿块内自上而下形成有内径递增的上阶梯孔段和下阶梯孔段,所述上阶梯孔段和所述下阶梯孔段之间形成有限制所述调节组件向上移动的内齿块台阶,所述内齿块的外周部与所述第一阶梯孔段的内孔面配合为使所述内齿块不能相对于所述棘轮套筒旋转,所述内齿块下端放置在所述棘轮上台阶上,所述内齿圈设置在所述下阶梯孔段的内周部上。可选地,所述内孔面形成有平面,并且所述内齿块的外周部形成有与所述平面配合的外平面。可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中心齿轮,其自上到下依次包括颈部、大直径部和小直径部,其中,所述颈部构造为能够穿过所述内齿块的所述上阶梯孔段,所述大直径部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内齿块的所述下阶梯孔段中,所述定位齿圈设置在所述大直径部的外周部上,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小直径部的外周部上;以及旋钮部,其自上到下依次包括冠部和柱部,所述柱部与所述中心齿轮连接,所述冠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柱部的外径,并且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所述内齿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冠部的下表面之间。可选地,在所述中心齿轮的所述颈部的顶面上开有沉孔,所述旋钮部的所述柱部的下端部嵌设在所述沉孔内。可选地,所述柱部与所述中心齿轮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可选地,所述旋钮部的所述冠部的外周部与所述内孔面配合。可选地,当所述调节组件处于所述调节位置时,通过所述内齿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冠部的外周部的底面的接触,和/或通过形成在所述第二阶梯孔段和所述第三阶梯孔段之间的棘轮下台阶与所述中心齿轮的所述大直径部的底面的接触,来限制所述调节组件向下移动。可选地,所述棘轮套筒的上表面形成有刻度线,并且所述旋钮部的上表面形成有与所述刻度线配合的刻度指示标记。可选地,所述刻度线的每一刻度变化量对应的所述一对卡爪的开距L变化值为1mm。可选地,在所述棘轮组件的下部开有沿所述滑动方向贯穿所述棘轮组件并且与所述第三阶梯孔段连通的T型槽,所述T型槽包括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槽面以及沿所述滑动方向延伸的一对槽底;所述卡爪的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侧面,每个侧面构造为与所述T型槽的相应槽面配合;并且所述卡爪的所述齿条的背离所述驱动齿轮的一侧具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T型槽的相应槽底滑动配合。可选地,所述卡爪的所述夹持部还包括两个夹持面,所述夹持面构造为互成120°,从而形成向所述棘轮套筒的内部空间张开的V型槽。可选地,所述齿条的末端具有大于所述齿条的齿间距的实体材料。可选地,所述内齿圈和所述定位齿圈的齿均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或者均倾斜于所述上下方向延伸,或者均垂直于所述上下方向延伸。可选地,所述驱动齿轮的齿数为偶数。可选地,所述内齿圈的齿数和所述定位齿圈的齿数为45齿,所述驱动齿轮的节圆直径为8.27mm。可选地,所述棘轮组件的所述内部空间自上而下形成有内径递增的上阶梯孔段和下阶梯孔段;所述调节组件的一部分与所述上阶梯孔段配合;并且所述调节组件的另一部分与所述下阶梯孔段配合,所述定位齿圈形成在所述另一部分上。可选地,在所述一对卡爪的齿条的背离所述驱动齿轮的一侧形成有沿所述滑动方向延伸的滑槽;并且在所述棘轮组件上与所述一对卡爪的滑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对销钉,所述销钉的头部分别嵌在对应的滑槽中,使得所述一对卡爪通过所述一对销钉而可滑动地与所述棘轮组件连接。可选地,所述可调式棘轮扳手是套筒扳手。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可调式棘轮扳手,可以简单、快速、精确地调节卡爪的开距,调节完成后无需主动实施锁定操作,即可稳定地锁定开距。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可调式棘轮扳手在作为套筒扳手时,不必再配置不同规格的套筒,避免了资源浪费,减小了成本和储存空间。附图说明图1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可调式棘轮扳手的从斜下方观看的透视图,并且图1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可调式棘轮扳手的从斜上方观看的透视图。图2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可调式棘轮扳手的俯视图,图2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可调式棘轮扳手的侧剖视图,图2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可调式棘轮扳手的仰视图。图3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扳手体组件的透视图,图3B是图3A的扳手体组件在去除了上板的状态下的透视图,并且图3C是图3A的扳手体组件在去除了上板和手柄的状态下的透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棘轮扳手,包括扳手体组件(1)和头部组件(H),所述头部组件(H)配合在所述扳手体组件(1)的一端的沿上下方向贯穿的孔(10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组件(H)包括:/n棘轮组件,其包括棘轮齿(202),所述棘轮齿(202)位于所述棘轮组件的外周部上并且与所述扳手体组件(1)中的棘爪(15)配合,所述棘轮组件具有沿所述上下方向贯穿所述棘轮组件的内部空间,在所述内部空间的内周部上设置有内齿圈(301、301B);/n一对卡爪(6),其安装在所述棘轮组件的下部并能够沿垂直于所述上下方向的滑动方向滑动,每个卡爪(6)包括夹持部(J)和齿条(604),所述一对卡爪(6)布置为各自的夹持部(J)沿所述卡爪(6)的所述滑动方向彼此相对,并且各自的齿条(604)沿与所述滑动方向和所述上下方向垂直的横向方向间隔开且彼此相对;/n调节组件,其配合在所述棘轮组件的所述内部空间中,并且其外周部自上而下设置有定位齿圈(402)和驱动齿轮(401),所述调节组件能够被操作为在所述内部空间中沿所述上下方向移动,从而在所述定位齿圈(402)与所述内齿圈(301、301B)啮合的工作位置以及所述定位齿圈(402)与所述内齿圈(301、301B)脱离啮合的调节位置之间切换;以及/n复位弹簧(7),其设置在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棘轮组件之间,用于使处于所述调节位置的所述调节组件向上返回所述工作位置,/n其中,所述棘轮齿(202)、所述定位齿圈(402)及所述驱动齿轮(401)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共同轴线(Ax);所述驱动齿轮(401)的轴向长度设计为使得在所述调节组件处于所述工作位置及所述调节位置时,所述驱动齿轮(401)始终在间隔开的所述齿条(604)之间与各个齿条(604)啮合;并且当所述调节组件处于所述调节位置时,绕所述共同轴线(Ax)旋转所述调节组件的操作分别驱动所述一对卡爪(6)的各齿条(604)沿所述滑动方向彼此反向地滑动,从而使所述一对卡爪(6)的各夹持部(J)沿所述滑动方向彼此相向或反向地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棘轮扳手,包括扳手体组件(1)和头部组件(H),所述头部组件(H)配合在所述扳手体组件(1)的一端的沿上下方向贯穿的孔(10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组件(H)包括:
棘轮组件,其包括棘轮齿(202),所述棘轮齿(202)位于所述棘轮组件的外周部上并且与所述扳手体组件(1)中的棘爪(15)配合,所述棘轮组件具有沿所述上下方向贯穿所述棘轮组件的内部空间,在所述内部空间的内周部上设置有内齿圈(301、301B);
一对卡爪(6),其安装在所述棘轮组件的下部并能够沿垂直于所述上下方向的滑动方向滑动,每个卡爪(6)包括夹持部(J)和齿条(604),所述一对卡爪(6)布置为各自的夹持部(J)沿所述卡爪(6)的所述滑动方向彼此相对,并且各自的齿条(604)沿与所述滑动方向和所述上下方向垂直的横向方向间隔开且彼此相对;
调节组件,其配合在所述棘轮组件的所述内部空间中,并且其外周部自上而下设置有定位齿圈(402)和驱动齿轮(401),所述调节组件能够被操作为在所述内部空间中沿所述上下方向移动,从而在所述定位齿圈(402)与所述内齿圈(301、301B)啮合的工作位置以及所述定位齿圈(402)与所述内齿圈(301、301B)脱离啮合的调节位置之间切换;以及
复位弹簧(7),其设置在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棘轮组件之间,用于使处于所述调节位置的所述调节组件向上返回所述工作位置,
其中,所述棘轮齿(202)、所述定位齿圈(402)及所述驱动齿轮(401)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共同轴线(Ax);所述驱动齿轮(401)的轴向长度设计为使得在所述调节组件处于所述工作位置及所述调节位置时,所述驱动齿轮(401)始终在间隔开的所述齿条(604)之间与各个齿条(604)啮合;并且当所述调节组件处于所述调节位置时,绕所述共同轴线(Ax)旋转所述调节组件的操作分别驱动所述一对卡爪(6)的各齿条(604)沿所述滑动方向彼此反向地滑动,从而使所述一对卡爪(6)的各夹持部(J)沿所述滑动方向彼此相向或反向地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组件包括:
棘轮套筒(2),所述棘轮齿(202)位于所述棘轮套筒(2)的外周部上,所述棘轮套筒(2)内自上而下形成有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的尺寸递减的第一阶梯孔段(P1)、第二阶梯孔段(P2)和第三阶梯孔段(P3),所述第一阶梯孔段(P1)与所述第二阶梯孔段(P2)之间形成棘轮上台阶(S1);以及
内齿块(3),所述内齿块(3)内自上而下形成有内径递增的上阶梯孔段(M1)和下阶梯孔段(M2),所述上阶梯孔段(M1)和所述下阶梯孔段(M2)之间形成有限制所述调节组件向上移动的内齿块台阶(S3),所述内齿块(3)的外周部(303)与所述第一阶梯孔段(P1)的内孔面(203)配合为使所述内齿块(3)不能相对于所述棘轮套筒(2)旋转,所述内齿块(3)下端放置在所述棘轮上台阶(S1)上,所述内齿圈(301、301B)设置在所述下阶梯孔段(M2)的内周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面(203)形成有平面(204),并且所述内齿块(3)的外周部(303)形成有与所述平面(204)配合的外平面(3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中心齿轮(4),其自上到下依次包括颈部(404)、大直径部(Db)和小直径部(Ds),其中,所述颈部(404)构造为能够穿过所述内齿块(3)的所述上阶梯孔段(M1),所述大直径部(Db)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内齿块(3)的所述下阶梯孔段(M2)中,所述定位齿圈(402、402B)设置在所述大直径部(Db)的外周部上,所述驱动齿轮(401)设置在所述小直径部(Ds)的外周部上;以及
旋钮部(5),其自上到下依次包括冠部(G)和柱部(R),所述柱部(R)与所述中心齿轮(4)连接,所述冠部(G)的外径大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