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金生专利>正文

一种石灰石制粉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59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灰石制粉工艺,由研磨外框、升降气缸、分隔单元和破碎单元配合完成的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传统的粉碎通常使用粉碎桩对碎石进行直落式粉碎处理,但是,位于碎石层中、下层的碎石难以被敲碎,而对上层布置的碎石频繁粉碎直接导致各层之间的碎石颗粒大小不一,且框内边缘位置的碎石被敲打的频率往往小于中部位置的碎石,上述情况均匀导致后期研磨的难度增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灰石制粉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灰石制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灰石制粉工艺。
技术介绍
灰石粉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白色粉末状物质,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用来制造电石、液碱、漂液、漂白粉,也可用于鞣制皮革、冶金、净化废水等用途,在制作石灰石粉过程中需要将破碎后的石灰石进行粉碎,但是,在粉碎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以下问题:传统的粉碎通常使用粉碎桩对碎石进行直落式粉碎处理,但是,位于碎石层中、下层的碎石难以被敲碎,而对上层布置的碎石频繁粉碎直接导致各层之间的碎石颗粒大小不一,且框内边缘位置的碎石被敲打的频率往往小于中部位置的碎石,上述情况均匀导致后期研磨的难度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灰石制粉工艺,可以解决传统的粉碎通常使用粉碎桩对碎石进行直落式粉碎处理,但是,位于碎石层中、下层的碎石难以被敲碎,而对上层布置的碎石频繁粉碎直接导致各层之间的碎石颗粒大小不一,且框内边缘位置的碎石被敲打的频率往往小于中部位置的碎石,上述情况均匀导致后期研磨的难度增大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石灰石制粉工艺,其使用了一种振碎研磨设备,该振碎研磨设备包括研磨外框、升降气缸、分隔单元和破碎单元,采用上述振碎研磨设备对石灰石制粉工艺如下:S1、破碎处理:将大块的石灰石原矿石进行表面清理,并将其破碎成小块碎石;S2、振碎处理:将小块碎石放入到框体内,通过下降的分隔框将框体内的碎石区域化分隔,并通过破碎机构对分隔后的碎石进行上下循环式振碎,振碎的同时通过振动机构对振碎中的碎石不停的振动,从而进行均匀化振碎处理;S3、研磨处理:振碎后,通过气泵将颗粒碎石吹至到输送槽内,通过电动研磨辊将其研磨成粉,从而形成粉末状石灰石;S4、收集:将粉末状石灰石进行收集处理。研磨外框的上端通过升降气缸与分隔单元连接,分隔单元的内部设有破碎单元。所述的研磨外框包括框体、振动机构、电动研磨辊、清扫刷、气泵、两个挤压机构和遮挡机构,框体的下端设有振动机构,框体的左端下侧开设有输送槽,遮挡机构对输送槽起到开合的作用,输送槽从右往左为逐渐向下倾斜的结构,输送槽的中部安装有电动研磨辊,输送槽的右端安装有清扫刷,框体的左侧中部安装有遮挡机构,框体的右侧中部开设有气腔,气腔与气泵之间为连通关系,气泵安装在框体上,框体上端的左右两侧安装有两个挤压机构,通过气泵一方面可将颗粒碎石整体吹入到输送槽内,另一方面可对框体内部进行气吹清理。所述的分隔单元包括分隔框、回型刀、连接弹簧、受压块和保护机构,分隔框之间为固定连接,位于最外侧的分隔框与框体之间连有升降气缸,分隔框下端的开设有回形槽,回形槽与回型刀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回形槽与回型刀之间连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起到复位的作用,回形槽下端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保护机构,位于最外侧回型刀的侧壁上安装有受压块,具体工作时,通过下降的分隔框将框体内的碎石区域化分隔,分隔框下降到合适的位置后,通过挤压气缸将挤压块顶出,从而挤压受压块下降,同步下降的回型刀将保护块顶开后继续下降直到与框体内部下端面接触,下降的回型刀对卡在分隔框下端与框体间隙处的碎石进行切开,保证了相邻分隔框之间的分隔效果。所述的破碎单元包括固定架、固定框、破碎机构、工作轴、凸轮组、从动齿轮,固定架安装在分隔框的上端,固定架上均匀设有破碎机构,固定架的上端安装有固定框,固定框与工作轴之间为轴承连接,工作轴的右端安装有从动齿轮,工作轴上均匀安装有凸轮组。其中,所述的振动机构包括转轴、振动凸轮、振动板、内置弹簧、工作电机、旋转轴、主动齿轮和传送带,框体的下端通过轴承与转轴连接,转轴上均匀安装有振动凸轮,框体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均匀与振动板连接,且振动板与框体之间连有内置弹簧,转轴的右端与工作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工作电机安装在框体上,框体的右侧外壁通过轴承与旋转轴连接,旋转轴的外端安装有主动齿轮,旋转轴与转轴之间连有传送带。其中,所述的振动板的下端面与振动凸轮的上端为贴合状态,清扫刷与电动研磨辊的外表面为贴合状态。其中,所述的挤压机构包括挤压气缸和挤压块,挤压气缸安装在框体上,挤压气缸的顶出端安装有挤压块。其中,所述的遮挡机构包括遮挡架和复位弹簧,遮挡架与框体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遮挡架与框体之间连有复位弹簧。其中,所述的保护机构包括保护块和弹性绳,回形槽的下端通过销轴与保护块连接,保护块与框体之间连有弹性绳。其中,所述的破碎机构包括两个破碎块和振动块,固定架上从左往右均匀开设有滑动槽,每个滑动槽的中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振动块连接,滑动槽的左右两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两个破碎块连接,且破碎块与振动块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石灰石制粉工艺,本专利技术采用区域化分隔的方式对碎石进行放置,保证了碎石被分隔放置到多个区域内进行振碎处理,振碎过程中通过底部振动的方式将碎石层中下层的碎石翻出,从而提高了粉碎后的颗粒大小均匀程度;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石灰石制粉工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振动机构与下降后的破碎单元之间采用联动化配合的方式对碎石进行振碎以及底部翻动,避免了碎石层中下层未被压碎的情况,且通过气吹的方式将粉碎后的碎石吹至到输送槽后通过电动研磨辊对其进一步研磨处理;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石灰石制粉工艺,本专利技术采用分隔框、回型刀双重下压的方式对碎石进行区域化放置,通过缩小振碎区域,提高了每个区域内碎石被振碎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粉碎后的颗粒大小均匀程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石灰石制粉工艺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回型刀与受压块之间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X向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Y向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石灰石制粉工艺,其使用了一种振碎研磨设备,该振碎研磨设备包括研磨外框1、升降气缸2、分隔单元3和破碎单元4,采用上述振碎研磨设备对石灰石制粉工艺如下:S1、破碎处理:将大块的石灰石原矿石进行表面清理,并将其破碎成小块碎石;S2、振碎处理:将小块碎石放入到框体11内,通过下降的分隔框31将框体11内的碎石区域化分隔,并通过破碎机构43对分隔后的碎石进行上下循环式振碎,振碎的同时通过振动机构12对振碎中的碎石不停的振动,从而进行均匀化振碎处理;S3、研磨处理:振碎后,通过气泵15将颗粒碎石吹至到输送槽内,通过电动研磨辊13将其研磨成粉,从而形成粉末状石灰石;S4、收集:将粉末状石灰石进行收集处理。研磨外框1的上端通过升降气缸2与分隔单元3连接,分隔单元3的内部设有破碎单元4。所述的研磨外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灰石制粉工艺,其使用了一种振碎研磨设备,该振碎研磨设备包括研磨外框(1)、升降气缸(2)、分隔单元(3)和破碎单元(4),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振碎研磨设备对石灰石制粉工艺如下:/nS1、破碎处理:将大块的石灰石原矿石进行表面清理,并将其破碎成小块碎石;/nS2、振碎处理:将小块碎石放入到框体(11)内,通过下降的分隔框(31)将框体(11)内的碎石区域化分隔,并通过破碎机构(43)对分隔后的碎石进行上下循环式振碎,振碎的同时通过振动机构(12)对振碎中的碎石不停的振动,从而进行均匀化振碎处理;/nS3、研磨处理:振碎后,通过气泵(15)将颗粒碎石吹至到输送槽内,通过电动研磨辊(13)将其研磨成粉,从而形成粉末状石灰石;/nS4、收集:将粉末状石灰石进行收集处理;/n研磨外框(1)的上端通过升降气缸(2)与分隔单元(3)连接,分隔单元(3)的内部设有破碎单元(4);/n所述的研磨外框(1)包括框体(11)、振动机构(12)、电动研磨辊(13)、清扫刷(14)、气泵(15)、两个挤压机构(16)和遮挡机构(17),框体(11)的下端设有振动机构(12),框体(11)的左端下侧开设有输送槽,输送槽从右往左为逐渐向下倾斜的结构,输送槽的中部安装有电动研磨辊(13),输送槽的右端安装有清扫刷(14),框体(11)的左侧中部安装有遮挡机构(17),框体(11)的右侧中部开设有气腔,气腔与气泵(15)之间为连通关系,气泵(15)安装在框体(11)上,框体(11)上端的左右两侧安装有两个挤压机构(16);/n所述的分隔单元(3)包括分隔框(31)、回型刀(32)、连接弹簧(33)、受压块(34)和保护机构(35),分隔框(31)之间为固定连接,位于最外侧的分隔框(31)与框体(11)之间连有升降气缸(2),分隔框(31)下端的开设有回形槽,回形槽与回型刀(32)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回形槽与回型刀(32)之间连有连接弹簧(33),回形槽下端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保护机构(35),位于最外侧回型刀(32)的侧壁上安装有受压块(34);/n所述的破碎单元(4)包括固定架(41)、固定框(42)、破碎机构(43)、工作轴(44)、凸轮组(45)、从动齿轮(46),固定架(41)安装在分隔框(31)的上端,固定架(41)上均匀设有破碎机构(43),固定架(41)的上端安装有固定框(42),固定框(42)与工作轴(44)之间为轴承连接,工作轴(44)的右端安装有从动齿轮(46),工作轴(44)上均匀安装有凸轮组(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灰石制粉工艺,其使用了一种振碎研磨设备,该振碎研磨设备包括研磨外框(1)、升降气缸(2)、分隔单元(3)和破碎单元(4),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振碎研磨设备对石灰石制粉工艺如下:
S1、破碎处理:将大块的石灰石原矿石进行表面清理,并将其破碎成小块碎石;
S2、振碎处理:将小块碎石放入到框体(11)内,通过下降的分隔框(31)将框体(11)内的碎石区域化分隔,并通过破碎机构(43)对分隔后的碎石进行上下循环式振碎,振碎的同时通过振动机构(12)对振碎中的碎石不停的振动,从而进行均匀化振碎处理;
S3、研磨处理:振碎后,通过气泵(15)将颗粒碎石吹至到输送槽内,通过电动研磨辊(13)将其研磨成粉,从而形成粉末状石灰石;
S4、收集:将粉末状石灰石进行收集处理;
研磨外框(1)的上端通过升降气缸(2)与分隔单元(3)连接,分隔单元(3)的内部设有破碎单元(4);
所述的研磨外框(1)包括框体(11)、振动机构(12)、电动研磨辊(13)、清扫刷(14)、气泵(15)、两个挤压机构(16)和遮挡机构(17),框体(11)的下端设有振动机构(12),框体(11)的左端下侧开设有输送槽,输送槽从右往左为逐渐向下倾斜的结构,输送槽的中部安装有电动研磨辊(13),输送槽的右端安装有清扫刷(14),框体(11)的左侧中部安装有遮挡机构(17),框体(11)的右侧中部开设有气腔,气腔与气泵(15)之间为连通关系,气泵(15)安装在框体(11)上,框体(11)上端的左右两侧安装有两个挤压机构(16);
所述的分隔单元(3)包括分隔框(31)、回型刀(32)、连接弹簧(33)、受压块(34)和保护机构(35),分隔框(31)之间为固定连接,位于最外侧的分隔框(31)与框体(11)之间连有升降气缸(2),分隔框(31)下端的开设有回形槽,回形槽与回型刀(32)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回形槽与回型刀(32)之间连有连接弹簧(33),回形槽下端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保护机构(35),位于最外侧回型刀(32)的侧壁上安装有受压块(34);
所述的破碎单元(4)包括固定架(41)、固定框(42)、破碎机构(43)、工作轴(44)、凸轮组(45)、从动齿轮(46),固定架(41)安装在分隔框(31)的上端,固定架(41)上均匀设有破碎机构(43),固定架(41)的上端安装有固定框(42),固定框(42)与工作轴(44)之间为轴承连接,工作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金生王林
申请(专利权)人:郭金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