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体育体能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9536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33
一种多功能体育体能训练装置,包括固定座、可调节座椅、横板和活动板;固定座上设置竖板,横板与竖板连接;活动板的底部设有支撑件;活动板内竖直设有第一固定杆,竖板上竖直设有第二固定杆,且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两端分别套设弹性件;第一滑动件设置在第一固定杆的两端,第二滑动件设置在第二固定杆的两端;两连接件转动连接,第一滑动件与第二滑动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可调节座椅设置在固定座上;竖板上设置导向槽,连接板上设有第三滑动件,第三滑动件位于导向槽中;连接板上竖直设置插杆,配重盘上设有定位孔;连接绳连接手持件和连接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功能多样,能够进行多种训练,实现对上肢和下肢的有效锻炼,使用效果极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体育体能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体育训练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体育体能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体育器材是竞技体育比赛和健身锻炼所使用的各种器械、装备及用品的总称,体育器材与体育运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体育运动的普及和运动项目的多样化使体育器材的种类、规格等都得到发展;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体能水平的高低与人体的形态学特征以及人体的机能特征有着密切的相关;体能训练方式多种多样,且需要交替进行各种训练,但目前市场上的体育体能训练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往往仅能进行某项训练,难以全面有效的对身体多个部位进行训练,在使用时仍然存在缺陷,有待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体育体能训练装置,操作简单,功能多样,能够进行多种训练,实现对上肢和下肢的有效锻炼,使用效果极佳。(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体育体能训练装置,包括固定座、可调节座椅、横板、活动板、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连接件、连接板、导向杆、第三滑动件、配重盘、连接绳、手持件、扇叶、传动带、横杆、活动筒、固定筒、螺纹柱、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固定座上设置竖板,横板位于固定座的上方并与竖板连接;活动板的底部设有支撑件,且支撑件与固定座滑动连接;活动板内竖直设有第一固定杆,竖板上竖直设有第二固定杆,且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两端分别套设弹性件;第一滑动件滑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杆的两端,第二滑动件滑动设置在第二固定杆的两端;连接件的数目为两组,且两连接件转动连接;位于上方的第一滑动件与位于下方的第二滑动件通过连接件连接,位于下方的第一滑动件与位于上方的第二滑动件通过另一组连接件连接;可调节座椅设置在固定座上,且活动板位于竖板和可调节座椅之间;竖板背向活动板的一侧竖直设置导向槽,导向杆竖直设置在导向槽中;连接板上设有第三滑动件,第三滑动件位于导向槽中并与导向杆滑动连接;连接板上竖直设置插杆,配重盘上设有定位孔,插杆穿过定位孔;横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轮,横板的另一端纵向设置第一转动轴,且第一转动轴上对应设有第二导向轮;手持件位于横板的下方,连接绳连接手持件和连接板,且连接绳压住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横板的底部两侧竖直设置固定件,固定件上纵向设置第二转动轴,传动带传动连接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扇叶设置在第二转动轴上,且可调节座椅位于两组扇叶之间;固定筒数目为两组并竖直设置在固定座上,活动筒的数目为两组并向下插入固定筒中,横杆连接两活动筒;第一传动轴纵向设置并与固定座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横向设置并与固定座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上设有第二摇柄,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螺纹柱竖直设置并与固定座转动连接,且螺纹柱伸入固定筒内;活动筒上竖直设置开口朝下的螺纹槽,螺纹柱与活动筒螺纹连接;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两螺纹柱。优选的,活动板面向可调节座椅的一侧设有防滑层。优选的,支撑件的底部设有限位滑块,固定座上横向设置限位滑槽,限位滑块位于限位滑槽中并与固定座滑动连接。优选的,第一转动轴的两端设有皮带轮,两第二转动轴上分别设有皮带轮,传动带传动连接位于同侧的两皮带轮。优选的,第一传动轴上设有锥齿轮,第二传动轴的中部对应设有锥齿轮,两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优选的,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有锥齿轮,螺纹柱的底部设有锥齿轮,对应的两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优选的,活动筒上设有限位块,固定筒上竖直设置限位导向槽,限位块位于限位导向槽中并与固定筒滑动连接。优选的,固定座上横向设置限位滑槽,限位滑槽内设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上设有第一摇柄;可调节座椅的底部设有移动件,移动件位于限位滑槽中并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优选的,固定座的底部设有滚轮。优选的,固定件上设有防护罩,防护罩罩住扇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使用人员坐在可调节座椅上,双腿呈弯曲状态,双脚的脚板压在活动板上,当双腿伸展开时会对活动板施加推力,活动板朝竖板的方向运动,两连接件发生偏转并使之间的夹角不断减小,进而使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当停止对活动板施加力的作用时,弹性件复位,两连接件发生偏转并带动活动板恢复至原位,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对腿部的训练;使用人员根据自身需要将合适重量的配重盘放置在连接板上,插杆对配重盘进行定位;使用人员坐在可调节座椅上,双手分别握住两手持件并向下拉连接绳直至双臂呈弯曲状态,连接板受到拉力而向上运动,当停止对连接绳施加拉力时,连接板在重力作用下而向下运动,此时带动双臂向上运动并伸展开,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对双臂的训练;连接绳在运动时通过第二导向轮带动第一转动轴进行圆周转动,进而通过两传动带带动两侧的第二转动轴进行圆周转动,从而使扇叶转动,实现吹风散热的作用,功能多样,使用效果好;摇动第二摇柄以使第一传动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传动轴进行圆周转动,从而带动两螺纹柱进行水平方向圆周转动,最终使两活动筒进行竖直方向运动,实现对横杆所处高度的调节,方便进行进行引体向上训练和压腿训练,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员使用,使用效果极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体育体能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体育体能训练装置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体育体能训练装置中竖板的左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体育体能训练装置中横板、固定件、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扇叶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体育体能训练装置中活动筒、固定筒、螺纹柱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体育体能训练装置中固定座、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的连接示意图(右视)。附图标记:1、固定座;2、可调节座椅;3、竖板;4、横板;5、活动板;6、第一固定杆;7、第二固定杆;8、第一滑动件;9、第二滑动件;10、弹性件;11、连接件;12、支撑件;13、连接板;14、导向杆;15、第三滑动件;16、插杆;17、配重盘;18、连接绳;19、第一导向轮;20、第一转动轴;21、第二导向轮;22、手持件;23、固定件;24、扇叶;25、第二转动轴;26、传动带;27、皮带轮;28、螺纹杆;29、移动件;30、第一摇柄;31、横杆;32、活动筒;33、固定筒;34、螺纹柱;35、限位块;36、第一传动轴;37、第二摇柄;38、第二传动轴;39、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体育体能训练装置,包括固定座1、可调节座椅2、横板4、活动板5、第一滑动件8、第二滑动件9、连接件11、连接板13、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体育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可调节座椅(2)、横板(4)、活动板(5)、第一滑动件(8)、第二滑动件(9)、连接件(11)、连接板(13)、导向杆(14)、第三滑动件(15)、配重盘(17)、连接绳(18)、手持件(22)、扇叶(24)、传动带(26)、横杆(31)、活动筒(32)、固定筒(33)、螺纹柱(34)、第一传动轴(36)和第二传动轴(38);/n固定座(1)上设置竖板(3),横板(4)位于固定座(1)的上方并与竖板(3)连接;活动板(5)的底部设有支撑件(12),且支撑件(12)与固定座(1)滑动连接;活动板(5)内竖直设有第一固定杆(6),竖板(3)上竖直设有第二固定杆(7),且第一固定杆(6)和第二固定杆(7)的两端分别套设弹性件(10);第一滑动件(8)滑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杆(6)的两端,第二滑动件(9)滑动设置在第二固定杆(7)的两端;连接件(11)的数目为两组,且两连接件(11)转动连接;位于上方的第一滑动件(8)与位于下方的第二滑动件(9)通过连接件(11)连接,位于下方的第一滑动件(8)与位于上方的第二滑动件(9)通过另一组连接件(11)连接;/n可调节座椅(2)设置在固定座(1)上,且活动板(5)位于竖板(3)和可调节座椅(2)之间;竖板(3)背向活动板(5)的一侧竖直设置导向槽,导向杆(14)竖直设置在导向槽中;连接板(13)上设有第三滑动件(15),第三滑动件(15)位于导向槽中并与导向杆(14)滑动连接;连接板(13)上竖直设置插杆(16),配重盘(17)上设有定位孔,插杆(16)穿过定位孔;横板(4)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轮(19),横板(4)的另一端纵向设置第一转动轴(20),且第一转动轴(20)上对应设有第二导向轮(21);手持件(22)位于横板(4)的下方,连接绳(18)连接手持件(22)和连接板(13),且连接绳(18)压住第一导向轮(19)和第二导向轮(21);横板(4)的底部两侧竖直设置固定件(23),固定件(23)上纵向设置第二转动轴(25),传动带(26)传动连接第一转动轴(20)和第二转动轴(25);扇叶(24)设置在第二转动轴(25)上,且可调节座椅(2)位于两组扇叶(24)之间;/n固定筒(33)数目为两组并竖直设置在固定座(1)上,活动筒(32)的数目为两组并向下插入固定筒(33)中,横杆(31)连接两活动筒(32);第一传动轴(36)纵向设置并与固定座(1)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38)横向设置并与固定座(1)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36)上设有第二摇柄(37),第一传动轴(36)与第二传动轴(38)传动连接;螺纹柱(34)竖直设置并与固定座(1)转动连接,且螺纹柱(34)伸入固定筒(33)内;活动筒(32)上竖直设置开口朝下的螺纹槽,螺纹柱(34)与活动筒(32)螺纹连接;第二传动轴(38)传动连接两螺纹柱(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体育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可调节座椅(2)、横板(4)、活动板(5)、第一滑动件(8)、第二滑动件(9)、连接件(11)、连接板(13)、导向杆(14)、第三滑动件(15)、配重盘(17)、连接绳(18)、手持件(22)、扇叶(24)、传动带(26)、横杆(31)、活动筒(32)、固定筒(33)、螺纹柱(34)、第一传动轴(36)和第二传动轴(38);
固定座(1)上设置竖板(3),横板(4)位于固定座(1)的上方并与竖板(3)连接;活动板(5)的底部设有支撑件(12),且支撑件(12)与固定座(1)滑动连接;活动板(5)内竖直设有第一固定杆(6),竖板(3)上竖直设有第二固定杆(7),且第一固定杆(6)和第二固定杆(7)的两端分别套设弹性件(10);第一滑动件(8)滑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杆(6)的两端,第二滑动件(9)滑动设置在第二固定杆(7)的两端;连接件(11)的数目为两组,且两连接件(11)转动连接;位于上方的第一滑动件(8)与位于下方的第二滑动件(9)通过连接件(11)连接,位于下方的第一滑动件(8)与位于上方的第二滑动件(9)通过另一组连接件(11)连接;
可调节座椅(2)设置在固定座(1)上,且活动板(5)位于竖板(3)和可调节座椅(2)之间;竖板(3)背向活动板(5)的一侧竖直设置导向槽,导向杆(14)竖直设置在导向槽中;连接板(13)上设有第三滑动件(15),第三滑动件(15)位于导向槽中并与导向杆(14)滑动连接;连接板(13)上竖直设置插杆(16),配重盘(17)上设有定位孔,插杆(16)穿过定位孔;横板(4)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轮(19),横板(4)的另一端纵向设置第一转动轴(20),且第一转动轴(20)上对应设有第二导向轮(21);手持件(22)位于横板(4)的下方,连接绳(18)连接手持件(22)和连接板(13),且连接绳(18)压住第一导向轮(19)和第二导向轮(21);横板(4)的底部两侧竖直设置固定件(23),固定件(23)上纵向设置第二转动轴(25),传动带(26)传动连接第一转动轴(20)和第二转动轴(25);扇叶(24)设置在第二转动轴(25)上,且可调节座椅(2)位于两组扇叶(24)之间;
固定筒(33)数目为两组并竖直设置在固定座(1)上,活动筒(32)的数目为两组并向下插入固定筒(33)中,横杆(31)连接两活动筒(32);第一传动轴(36)纵向设置并与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鑫熊嘉逸邹欢艳邓辉丁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农业部华南农垦干部培训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