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功能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70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肢功能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小腿垫体和足部踩踏器,所述小腿垫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小腿垫体的一端与所述足部踩踏器之间连接有铰链,所述足部踩踏器的底部连接有弹性支撑件,所述底座的延伸方向上还设有滑轨,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足部踩踏器的底部,另一端连接有滑块并通过所述滑块连接在所述滑轨上,所述足部踩踏器绕着所述铰链的中轴线转动,所述弹性支撑件上连接的所述滑块在所述滑轨上移动;所述弹性支撑件连接在所述足部踩踏器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能够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和肌力功能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功能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康复训练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下肢功能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住院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下肢灵活性等都会受到影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让患者多进行腿部运动,多下地走动,但有些患者由于病情等原因不宜下地多走动,因此设计一种适应卧床患者的下肢锻炼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肢功能训练装置,有助于适应卧床患者下肢的恢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肢功能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小腿垫体和足部踩踏器,所述小腿垫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小腿垫体的一端与所述足部踩踏器之间连接有铰链,所述足部踩踏器的底部连接有弹性支撑件,所述底座的延伸方向上还设有滑轨,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足部踩踏器的底部,另一端连接有滑块并通过所述滑块连接在所述滑轨上,所述足部踩踏器绕着所述铰链的中轴线转动,所述弹性支撑件上连接的所述滑块在所述滑轨上移动;所述弹性支撑件连接在所述足部踩踏器的底部;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大直径套杆、小直径套杆和弹簧件,所述小直径套杆套接在所述大直径套杆内,所述弹簧件套在所述小直径套杆的外壁上,所述弹簧件的直径小于所述大直径套杆的直径。优选的,所述小直径套杆连接在所述足部踩踏器的底部,所述大直径套杆与所述滑块连接。优选的,所述足部踩踏器内设有足部仿形槽,所述足部仿形槽内具有用于按摩足部的滚珠件。优选的,所述小腿垫体上设有两个对应的腿部限位槽。优选的,所述小腿垫体上还设有约束绑带和绑带固定扣。优选的,所述约束绑带和所述绑带固定扣为魔术贴。优选的,所述小腿垫体的外侧上设有定绑带。优选的,所述滑轨上套接有压缩弹簧,所述滑块始终抵靠在所述压缩弹簧上。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患者下肢(足跟)置入腿部限位槽内,足部置入足部仿形槽内,踩踏足部踩踏器,在弹性支撑件的作用下进行踩踏,一方面促进足部血液循环,一方面锻炼足部和足踝肌力功能恢复,防止痉挛,安全性高,提高依从性,所述滚珠件可按摩足底促进足部血液疏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足部踩踏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小腿垫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2、小腿垫体;21、腿部限位槽;22、约束绑带;23、绑带固定扣;24、固定绑带;3、足部踩踏器;31、足部仿形槽;32、滚珠件;4、铰链;5、弹性支撑件;51、大直径套杆;52、小直径套杆;53、弹簧;6、滑轨;61、压缩弹簧;7、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的一种下肢功能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小腿垫体2和足部踩踏器3,所述小腿垫体2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小腿垫体2的一端与所述足部踩踏器3之间连接有铰链4,所述足部踩踏器3的底部连接有弹性支撑件5,所述底座1的延伸方向上还设有滑轨6,所述弹性支撑件5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足部踩踏器3的底部,另一端连接有滑块7并通过所述滑块7连接在所述滑轨6上,所述足部踩踏器3绕着所述铰链4的中轴线转动,所述弹性支撑件5上连接的所述滑块7在所述滑轨6上移动;所述弹性支撑件5连接在所述足部踩踏器3的底部;所述弹性支撑件5包括大直径套杆51、小直径套杆52和弹簧件53,所述小直径套杆52套接在所述大直径套杆51内,所述弹簧件53套在所述小直径套杆52的外壁上,所述弹簧件53的直径小于所述大直径套杆51的直径。所述小直径套杆52连接在所述足部踩踏器3的底部,所述大直径套杆51与所述滑块7连接。使用时,将患者足部置入足部踩踏器3,踩踏足部踩踏器3,在弹性支撑件5的作用下进行踩踏,弹性支撑件5中的小直径套杆52在大直径套杆51内伸缩,同时压缩套在所述小直径套杆52外壁上的弹簧件53,弹簧件53压缩到极限位置时,连接在弹性支撑件5下端的滑块7沿着滑轨6移动,患者足部收力后,弹性支撑件5回弹,通过该使用该装置能够一方面促进患者的足部血液循环,另一方面锻炼足部和足踝肌力功能恢复,防止痉挛,安全性高,提高依从性。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足部踩踏器3内设有足部仿形槽31,所述足部仿形槽31内具有用于按摩足部的滚珠件32,患者足部放置在所述足部仿形槽31内,通过其底部的所述滚珠件32可按摩足底促进足部血液疏通。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小腿垫体2上设有两个对应的腿部限位槽21,所述小腿垫体2上还设有约束绑带22和绑带固定扣23,所述小腿垫体2外侧上设有固定绑带24,通过固定绑带24将下肢扎紧固定,防止训练过程中发生偏移,再将患者的下肢(足跟)置入腿部限位槽21内,通过所述小腿垫体2上设有的约束绑带22和绑带固定扣23,将患者的下肢进行固定,使其固定在所述腿部限位槽21内,再通过固定绑定24进一步固定好下肢位置,避免患者在训练过程中下肢(足部)松动。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约束绑带22和所述绑带固定扣23为魔术贴,绑定快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轨6上套接有压缩弹簧61,所述滑块7始终抵靠在所述压缩弹簧61上,所述足部踩踏器3在踩踏的过程中,滑块7能够在所述滑轨5上移动,进而压缩抵靠在所述滑块7前端的压缩弹簧61,当所述压缩弹簧61进行回弹时,能够使得所述滑块7回移,同时在所述弹性支撑件5上弹簧件53的作用下使得所述足部踩踏器3更快复位。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肢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小腿垫体和足部踩踏器,所述小腿垫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小腿垫体的一端与所述足部踩踏器之间连接有铰链,所述足部踩踏器的底部连接有弹性支撑件,所述底座的延伸方向上还设有滑轨,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足部踩踏器的底部,另一端连接有滑块并通过所述滑块连接在所述滑轨上,所述足部踩踏器绕着所述铰链的中轴线转动,所述弹性支撑件上连接的所述滑块在所述滑轨上移动;所述弹性支撑件连接在所述足部踩踏器的底部;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大直径套杆、小直径套杆和弹簧件,所述小直径套杆套接在所述大直径套杆内,所述弹簧件套在所述小直径套杆的外壁上,所述弹簧件的直径小于所述大直径套杆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小腿垫体和足部踩踏器,所述小腿垫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小腿垫体的一端与所述足部踩踏器之间连接有铰链,所述足部踩踏器的底部连接有弹性支撑件,所述底座的延伸方向上还设有滑轨,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足部踩踏器的底部,另一端连接有滑块并通过所述滑块连接在所述滑轨上,所述足部踩踏器绕着所述铰链的中轴线转动,所述弹性支撑件上连接的所述滑块在所述滑轨上移动;所述弹性支撑件连接在所述足部踩踏器的底部;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大直径套杆、小直径套杆和弹簧件,所述小直径套杆套接在所述大直径套杆内,所述弹簧件套在所述小直径套杆的外壁上,所述弹簧件的直径小于所述大直径套杆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直径套杆连接在所述足部踩踏器的底部,所述大直径套杆与所述滑块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春娟施岑娟葛悦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传染病防治院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