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卫卫专利>正文

一种智慧城市用高楼紧急逃生缓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9532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城市用高楼紧急逃生缓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体涉及智慧城市领域,包括配重稳定座和支撑侧板,配重稳定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放线导轮、支撑侧板和工作机箱,放线导轮位于配重稳定座的顶面的一端,工作机箱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曲轴,缆绳卷辊固定套接于旋转曲轴的外侧,支撑侧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转动套接于旋转曲轴的端部,工作机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压缓降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过设置液压缓降结构,利用液压缓降机构和液压调节机构内部液压油液的限流运动消耗部分卷轴的转动机械动能,从而达到缓降的目的,液压缓降的方式相较于摩擦减速更加稳定,大大提高缓降逃生的安全性。

An emergency escape and descent device for high-rise buildings in smart city and its use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城市用高楼紧急逃生缓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城市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具体为一种智慧城市用高楼紧急逃生缓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稀贵,经济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各大型商场、商业中心如雨后春笋般一座座拔地而起,高楼的发展极为迅速,数量急剧增加,但随之而来的火灾事故数量也不断攀升,更要紧的是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消防救援工作难度跟着急剧增加,特别是其中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消防救援更历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直到现在一直没有一个综合性良好的解决方法,高层建筑消防救援的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和检验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消防现代化水平和战斗力的重要标志,这是现代化都市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高层办公楼及住宅楼等高层建筑已经普遍存在,在发生火灾、地震等紧急事件时,需要采用合理的人员自救和救援方式,现在采用的普遍的救援方法是通过救援通道撤离,或者使用消防车灭火和救援等,即便如此,在发生以上紧急事件仍然经常发生人员的伤亡事件,加强紧急事件的处理及人员自救,可以极大的减少甚至避免重大的人员伤亡事件。如果高层建筑能够配置一定的人员自救装备,在发生紧急事件,可以选择更多的逃生方法自救,比如,采用缓降器从窗户逃生等。现有的缓降器主要采用摩擦减速进行缓降,利用刹车磨片与磨盘的贴合摩擦从而限制卷轴的转速,在实际使用中,刹车磨片与磨盘的贴合度不易控制难以调节缓降速率,在紧急逃生过程中使用不便,且摩擦的过程中刹车磨片易发震动,若固定不牢固极易发生摩擦脱离的情况,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智慧城市用高楼紧急逃生缓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智慧城市用高楼紧急逃生缓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设置液压缓降结构,利用液压缓降机构和液压调节机构内部液压油液的限流运动消耗部分卷轴的转动机械动能,且利用液压调节机构的手动调节实现限流阀孔节流面积的调节,从而改变液压流通速率,实现缓降运动速率的调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城市用高楼紧急逃生缓降装置,包括配重稳定座和支撑侧板,所述配重稳定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放线导轮、支撑侧板和工作机箱,所述放线导轮位于配重稳定座的顶面的一端,所述工作机箱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曲轴,所述缆绳卷辊固定套接于旋转曲轴的外侧,所述支撑侧板呈对称分布于配重稳定座顶面的两端,所述支撑侧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转动套接于旋转曲轴的端部,所述工作机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压缓降机构,所述液压缓降机构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液压调节机构,所述旋转曲轴的外侧转动套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包括曲柄推杆和轴瓦环套,所述轴瓦环套呈环形结构,所述轴瓦环套转动套接于旋转曲轴的外侧;所述液压缓降机构包括液压缸套和运动活塞,所述液压缸套一侧的顶端开设有液压管口,所述液压管口的端部与液压调节机构的端部相连通,所述运动活塞滑动安装于液压缸套的内部,所述运动活塞的外侧固定套接有若干活塞环,所述活塞环的外侧与液压缸套的内侧过盈配合,所述活塞环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联动耳块,所述活塞环的底面通过联动耳块与联动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液压调节机构包括限流阀管、限流阀芯和扭转抵压块,所述限流阀管的内部开设有限流阀孔,所述限流阀芯滑动套接于限流阀孔的内部,所述扭转抵压块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操作转杆,所述操作转杆的顶端贯穿限流阀管和工作机箱的顶面并延伸至工作机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旋转钮,所述扭转抵压块的外侧与扭转抵压块的端部相互抵接,所述限流阀管的内部设有弹性回复件,所述弹性回复件的两端分别与限流阀孔的侧面和限流阀芯的内侧相互抵接,所述弹性回复件呈对称分布于扭转抵压块的两侧;所述限流阀芯包括锥形阀芯、限位挡沿和放流板,所述锥形阀芯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挡沿和放流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放流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限流孔并密集分布,所述锥形阀芯呈圆锥形结构,所述限流阀孔呈锥形空腔结构,所述限流阀孔和锥形阀芯的锥形方向呈相反布置,所述放流板的周侧与限流阀管的内壁滑动抵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配重稳定座为钢质材质构件,所述配重稳定座的底面为光滑平面结构,所述配重稳定座的周侧固定焊接有若干固定耳块,所述固定耳块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机箱的表面开设有检测视窗和润滑油加注口,所述工作机箱的内部加注有润滑油液,所述润滑油液的液面位于旋转曲轴的上方,所述旋转曲轴的外侧转动套接有机械密封,所述机械密封嵌入安装于工作机箱的外侧。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扭转抵压块呈偏心转盘结构,所述扭转抵压块固定套接于操作转杆的底端,所述扭转抵压块的周侧呈圆滑弧面结构,所述操作转杆与限流阀管和工作机箱的连接处设有转动阻尼。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缆绳卷辊的内部设有棘轮,所述棘轮固定套接于旋转曲轴的外侧,所述棘轮的传动方向与放线导轮的布置方向相同。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缓降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并呈对称分布于液压调节机构的两侧,两个所述液压缓降机构分别与液压调节机构的两端相连通,所述液压缓降机构和液压调节机构的内部填充有液压油液。使用该高楼紧急逃生缓降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安装与绕线:将该装置通过配重稳定座安放于高楼窗台表面,通过在固定耳块表面的安装孔内穿入膨胀螺钉与窗台表面进行固定,保证安装窗台的下方无任何雨棚等阻挡物,截取与安装层高相同长度的缆绳,在放线导轮的表面绕接一圈后固定于缆绳卷辊的表面,通过缆绳卷辊内部的棘轮结构可自由反向转动缆绳卷辊对缆绳进行缠绕收卷,在缆绳的末端固定安全扣;S2:紧急事况使用:选用根据实际人员情况选用安全吊带和或吊篮,通过安全扣将安全吊带和或吊篮固定挂接于两个缆绳卷辊的缆绳端部,根据人员重量转动操作转杆,带动扭转抵压块转动从而抵压限流阀芯相一侧运动,通过锥形阀芯于限流阀孔相对位置的改变调节限流阀孔内部流通通道的大小,流通通道越小即对液压油液的阻碍作用越大,从而调节缓降速率,人员乘坐吊篮或使用安全带开始进行缓降;S3:缓降执行:在缆绳卷辊进行放线的过程中,通过缆绳卷辊内部的棘轮结构带动旋转曲轴进行转动,当旋转曲轴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联动杆在工作机箱内部推动运动活塞进行往复运动,在运动活塞向上冲程的过程中将油液通过液压调节机构推入另一侧的液压缓降机构中,液压油液在液压调节机构内部流通的过程中,受限流阀孔和锥形阀芯形成流通通道的限制从而流动受阻,减缓油液运动速率,从而实现运动活塞、联动杆和旋转曲轴运动速率的减缓,从而限制缆绳卷辊的转速,实现缓降;S4:缓降回复:当人员安全落地脱离安全吊带或吊篮后,即可通过手动反向转动缆绳卷辊,进行缆绳的回收,根据下一逃生人员的重量重新调节液压调节机构,穿戴安全吊带进行逃生;S5:日常维护:在日常不使用时注意对装置轴承座和机械密封处的防锈处理,防止旋转曲轴的转动卡死,通过检测视窗观察工作机箱内部润滑油液是否变质或冻住,及时更换维护即可。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慧城市用高楼紧急逃生缓降装置,包括配重稳定座(1)和支撑侧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稳定座(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放线导轮(2)、支撑侧板(3)和工作机箱(4),所述放线导轮(2)位于配重稳定座(1)的顶面的一端,所述工作机箱(4)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曲轴(8),所述缆绳卷辊(6)固定套接于旋转曲轴(8)的外侧,所述支撑侧板(3)呈对称分布于配重稳定座(1)顶面的两端,所述支撑侧板(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轴承座(31),所述轴承座(31)转动套接于旋转曲轴(8)的端部,所述工作机箱(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压缓降机构(7),所述液压缓降机构(7)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液压调节机构(5),所述旋转曲轴(8)的外侧转动套接有联动杆(9),所述联动杆(9)包括曲柄推杆(91)和轴瓦环套(92),所述轴瓦环套(92)呈环形结构,所述轴瓦环套(92)转动套接于旋转曲轴(8)的外侧;/n所述液压缓降机构(7)包括液压缸套(71)和运动活塞(72),所述液压缸套(71)一侧的顶端开设有液压管口(75),所述液压管口(75)的端部与液压调节机构(5)的端部相连通,所述运动活塞(72)滑动安装于液压缸套(71)的内部,所述运动活塞(72)的外侧固定套接有若干活塞环(73),所述活塞环(73)的外侧与液压缸套(71)的内侧过盈配合,所述活塞环(73)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联动耳块(74),所述活塞环(73)的底面通过联动耳块(74)与联动杆(9)的顶端转动连接;/n所述液压调节机构(5)包括限流阀管(51)、限流阀芯(53)和扭转抵压块(54),所述限流阀管(51)的内部开设有限流阀孔(52),所述限流阀芯(53)滑动套接于限流阀孔(52)的内部,所述扭转抵压块(54)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操作转杆(55),所述操作转杆(55)的顶端贯穿限流阀管(51)和工作机箱(4)的顶面并延伸至工作机箱(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旋转钮,所述扭转抵压块(54)的外侧与扭转抵压块(54)的端部相互抵接,所述限流阀管(51)的内部设有弹性回复件(56),所述弹性回复件(56)的两端分别与限流阀孔(52)的侧面和限流阀芯(53)的内侧相互抵接,所述弹性回复件(56)呈对称分布于扭转抵压块(54)的两侧;/n所述限流阀芯(53)包括锥形阀芯(531)、限位挡沿(532)和放流板(533),所述锥形阀芯(531)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挡沿(532)和放流板(533)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放流板(533)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限流孔(534)并密集分布,所述锥形阀芯(531)呈圆锥形结构,所述限流阀孔(52)呈锥形空腔结构,所述限流阀孔(52)和锥形阀芯(531)的锥形方向呈相反布置,所述放流板(533)的周侧与限流阀管(51)的内壁滑动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城市用高楼紧急逃生缓降装置,包括配重稳定座(1)和支撑侧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稳定座(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放线导轮(2)、支撑侧板(3)和工作机箱(4),所述放线导轮(2)位于配重稳定座(1)的顶面的一端,所述工作机箱(4)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曲轴(8),所述缆绳卷辊(6)固定套接于旋转曲轴(8)的外侧,所述支撑侧板(3)呈对称分布于配重稳定座(1)顶面的两端,所述支撑侧板(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轴承座(31),所述轴承座(31)转动套接于旋转曲轴(8)的端部,所述工作机箱(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压缓降机构(7),所述液压缓降机构(7)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液压调节机构(5),所述旋转曲轴(8)的外侧转动套接有联动杆(9),所述联动杆(9)包括曲柄推杆(91)和轴瓦环套(92),所述轴瓦环套(92)呈环形结构,所述轴瓦环套(92)转动套接于旋转曲轴(8)的外侧;
所述液压缓降机构(7)包括液压缸套(71)和运动活塞(72),所述液压缸套(71)一侧的顶端开设有液压管口(75),所述液压管口(75)的端部与液压调节机构(5)的端部相连通,所述运动活塞(72)滑动安装于液压缸套(71)的内部,所述运动活塞(72)的外侧固定套接有若干活塞环(73),所述活塞环(73)的外侧与液压缸套(71)的内侧过盈配合,所述活塞环(73)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联动耳块(74),所述活塞环(73)的底面通过联动耳块(74)与联动杆(9)的顶端转动连接;
所述液压调节机构(5)包括限流阀管(51)、限流阀芯(53)和扭转抵压块(54),所述限流阀管(51)的内部开设有限流阀孔(52),所述限流阀芯(53)滑动套接于限流阀孔(52)的内部,所述扭转抵压块(54)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操作转杆(55),所述操作转杆(55)的顶端贯穿限流阀管(51)和工作机箱(4)的顶面并延伸至工作机箱(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旋转钮,所述扭转抵压块(54)的外侧与扭转抵压块(54)的端部相互抵接,所述限流阀管(51)的内部设有弹性回复件(56),所述弹性回复件(56)的两端分别与限流阀孔(52)的侧面和限流阀芯(53)的内侧相互抵接,所述弹性回复件(56)呈对称分布于扭转抵压块(54)的两侧;
所述限流阀芯(53)包括锥形阀芯(531)、限位挡沿(532)和放流板(533),所述锥形阀芯(531)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挡沿(532)和放流板(533)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放流板(533)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限流孔(534)并密集分布,所述锥形阀芯(531)呈圆锥形结构,所述限流阀孔(52)呈锥形空腔结构,所述限流阀孔(52)和锥形阀芯(531)的锥形方向呈相反布置,所述放流板(533)的周侧与限流阀管(51)的内壁滑动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用高楼紧急逃生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稳定座(1)为钢质材质构件,所述配重稳定座(1)的底面为光滑平面结构,所述配重稳定座(1)的周侧固定焊接有若干固定耳块(11),所述固定耳块(11)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用高楼紧急逃生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机箱(4)的表面开设有检测视窗(41)和润滑油加注口(42),所述工作机箱(4)的内部加注有润滑油液,所述润滑油液的液面位于旋转曲轴(8)的上方,所述旋转曲轴(8)的外侧转动套接有机械密封(43),所述机械密封(43)嵌入安装于工作机箱(4)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用高楼紧急逃生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抵压块(54)呈偏心转盘结构,所述扭转抵压块(54)固定套接于操作转杆(55)的底端,所述扭转抵压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卫
申请(专利权)人:李卫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