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泄漏高安全的预充式注射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中预充式注射器的
,特别是一种防泄漏高安全的预充式注射器。
技术介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满足战地医院对现场无菌医疗的需要,预充式注射器首次出现。预充式注射器再度被强力推向市场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BectonDickinson公司为JonasSalks博士的脊髓灰质炎疫苗项目提供玻璃预充式注射器。此后,预充式注射器继续得到应用,大多是在胰岛素和人生长素给药领域。在临床输液时,预充式注射器在使用前,预充式注射器内的药液要保持密封性和完整性才能达到最佳药效,也就是说预充式注射器不仅要在其内保持未被破坏的状态,同时要用在患者时才第一暴露于空气中。现在的预充式注射器的结构如图1~2所示,它包括针筒1、针管2、推杆3、套管4和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固设于针筒1的顶部,固定座5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6,所述针管2固设于针筒1顶部且设置于固定座5内,针管2与针筒1连通,针管2向上延伸于固定座5的外部,所述套管4的底部开设有针管2相配合的盲孔7,套管4的外柱面上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泄漏高安全的预充式注射器,它包括针筒(1)、针管(2)、推杆(3)、套管(4)和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固设于针筒(1)的顶部,固定座(5)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6),所述针管(2)固设于针筒(1)顶部且设置于固定座(5)内,针管(2)与针筒(1)连通,针管(2)向上延伸于固定座(5)的外部,所述套管(4)的底部开设有针管(2)相配合的盲孔(7),套管(4)的外柱面上开设有台肩,套管(4)的外柱面上开设有外螺纹(8),所述套管(4)经盲孔(7)套设于针管(2)上,套管(4)的外螺纹(8)与固定座(5)的内螺纹(6)螺纹连接,在外螺纹(8)与内螺纹(6)的螺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泄漏高安全的预充式注射器,它包括针筒(1)、针管(2)、推杆(3)、套管(4)和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固设于针筒(1)的顶部,固定座(5)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6),所述针管(2)固设于针筒(1)顶部且设置于固定座(5)内,针管(2)与针筒(1)连通,针管(2)向上延伸于固定座(5)的外部,所述套管(4)的底部开设有针管(2)相配合的盲孔(7),套管(4)的外柱面上开设有台肩,套管(4)的外柱面上开设有外螺纹(8),所述套管(4)经盲孔(7)套设于针管(2)上,套管(4)的外螺纹(8)与固定座(5)的内螺纹(6)螺纹连接,在外螺纹(8)与内螺纹(6)的螺纹连接力下,套管(4)上的台肩抵靠于固定座(5)的顶表面上,所述针筒(1)内沿其轴向设置有推杆(3),推杆(3)的顶部固设有可沿针筒(1)轴向运动的活塞(9),推杆(3)的底部向下延伸于针筒(1)的外部,且延伸端上固设有推板(10),所述针筒(1)下端部的柱面上设有针筒凸缘(11),所述针筒(1)内封装有位于针管(2)和活塞(9)之间的药液(30),其特征在于:
所述盲孔(7)的孔壁上位于套管(4)和针管(2)之间开设有环形药液容纳槽(12)和环形凹槽(13),环形药液容纳槽(12)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环形药液容纳槽(12)的下斜面倾斜向下设置,环形凹槽(13)设置于环形药液容纳槽(12)的下方,且其顶表面与环形药液容纳槽(12)的下斜面对接,环形凹槽(13)内设置有套设于针管(2)上的密封圈(14),所述盲孔(7)的底表面上固设有斜块(15);所述固定座(5)的柱面上固设有环形圈(21),所述套管(4)的上端部套设有位于环形圈(21)上方的扭簧(22),扭簧(22)的下支脚(16)上开设有下通孔(17),扭簧(22)的上支脚(18)上开设有上通孔(19),上通孔(19)和下通孔(17)均垂向设置,环形圈(21)的顶表面上固设有立柱(20),套管(4)的顶表面上固设有挂钩(2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翠玲,马锋振,李民涛,窦连峰,崔守永,
申请(专利权)人:周翠玲,淄博萃智工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