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活性玻璃人工骨及其增材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活性玻璃人工骨及其增材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全球对生物医学材料及其制品的需求逐年增加,人造组织与器官已成为当今医学科学的尖端技术之一,其潜在的核心是医用生物材料的研发及其应用。由于生物活性玻璃优良的生物活性和可调节的化学组成,其性能如生物活性与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和力学性能都可以人为调节和控制,使其成为骨组织修复材料的一个研究热点。生物活性玻璃具有金属材料及有机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如生物相容性好,无毒副作用,可与骨骼形成骨性键合,并且耐化学腐蚀等,主要用于非承载部位的骨损伤修复及骨料填充等。但是生物玻璃粉体材料由于其质地脆、硬度大等特点,传统加工成型方法存在精度低、难于制备形状复杂的制件、需要特定模具且成本高等缺点,进一步限制了生物玻璃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众所周知,人体骨骼及关节具有数量多、形态复杂、体积各异等特点,故生物玻璃材料的定制化加工成型是骨科领域的难点。随着计算机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活性玻璃人工骨的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混合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光敏树脂和分散剂,得到过程陶瓷浆料;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在过程陶瓷浆料中的质量分数为40%~60%,所述分散剂在过程陶瓷浆料中的质量分数为3%~10%,余量为光敏树脂;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尺寸为1μm~10μm;/n步骤2,将过程陶瓷浆料球磨后制备出生物玻璃浆料;/n步骤3,将生物玻璃浆料加入光固化3D打印机料槽中,通过光固化增材制造出生物活性玻璃人工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活性玻璃人工骨的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混合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光敏树脂和分散剂,得到过程陶瓷浆料;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在过程陶瓷浆料中的质量分数为40%~60%,所述分散剂在过程陶瓷浆料中的质量分数为3%~10%,余量为光敏树脂;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尺寸为1μm~10μm;
步骤2,将过程陶瓷浆料球磨后制备出生物玻璃浆料;
步骤3,将生物玻璃浆料加入光固化3D打印机料槽中,通过光固化增材制造出生物活性玻璃人工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活性玻璃人工骨的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尺寸为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活性玻璃人工骨的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陶瓷浆料中加入有酒精,酒精加入量和分散剂的加入量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活性玻璃人工骨的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光敏树脂为聚丙烯酸光敏树脂;分散剂为2130分散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活性玻璃人工骨的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球磨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丰,于树印,秦月,
申请(专利权)人:迈海新型材料科技固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