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外敷贴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9513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外敷贴剂及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以具有解毒散结功能的牛蒡子、白凤仙梗、大黄为君药;以具有温阳化痰通络功能的荆芥、陈皮、广藿香、续断、鹿角胶、姜碳、熟地为臣药;当归、川芎、肉桂、桂枝、赤芍、白芷、白及、白薇、生附子、五灵脂、麝香具有活血行气化淤的功效,制川乌、制草乌、僵蚕、乳香、没药、地龙、木香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为佐药,因而组合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温经和阳、行气活血、驱风散寒、化痰通络的功效,能够有效的治疗热毒蕴结型非哺乳期乳腺炎。本申请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便于携带,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过敏反应。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non lactation mastit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ernal application patch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外敷贴剂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外敷贴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非哺乳期乳腺炎是发生在非哺乳期女性的炎性疾病,婴幼儿、青少年、中年人和老年人均可发生。非哺乳期乳腺炎在初期以患处突发肿块伴红肿疼痛为主,中期肿块化脓,后期脓肿破溃,脓液流出,形成瘘管,严重时甚至需要切除乳房,给患者身心带来重大创伤。非哺乳期乳腺炎具有病程迁延不愈,容易复发的特点,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目前,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激素治疗、抗结核治疗、免疫治疗和手术治疗。但是抗生素的耐药性以及免疫抑制,激素诱导的同型肥胖和代谢紊乱,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目前,中药内服联合外敷药物治疗该病疗效确切,且毒副作用小。大部分中医学者认为,非哺乳期乳腺炎发病机制主要为阳虚痰凝。因此需要采用温经和阳、行气活血、驱风散寒、化痰通络治疗方法。阳和膏为治疗阳虚寒凝型疮疡的经典古方,具有温经和阳、行气活血、驱风散寒、化痰通络的功效,用于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然而,阳和膏的调制及使用过程均不方便,需要医生协助使用,容易弄脏衣物,不便于携带,且过敏反应发生概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外敷贴剂及制备方法,以解决非哺乳期乳腺炎治疗时存在过敏反应发生概率高、携带及使用不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原料包括牛蒡子、川芎、大黄、当归、制川乌、制草乌、僵蚕、肉桂、桂枝、赤芍、白芷、白薇、白及、乳香、没药、荆芥、陈皮、广藿香、续断、云木香、地龙、生附子、白凤仙梗、五灵脂、麝香、鹿角胶、姜碳和熟地。其中,各制备原料的药性为:牛蒡子:味辛、苦,性寒,具有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麻疹不透,痈肿疮毒。川芎:味辛,性温,具有行气开郁,祛除风燥湿,活血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大黄:味苦,性寒;具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当归:味甘、辛,性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制川乌:味辛、苦,性热,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制草乌:味辛、苦,性热,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泠痛,寒疝止痛。僵蚕:味咸、辛,性平,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肝风夹痰,惊痫抽搐,小儿急惊,破伤风,中风口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发颐痄腮。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桂枝:味辛、甘,性温,具有发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阳化气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症、痰饮、蓄水证、心悸。赤芍: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瘾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白芷:味辛,性温;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带下证,疮痈肿毒。白薇:味苦咸,性寒,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刀伤。白及:味苦、甘、涩,性微寒,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乳香:味辛、苦,性温,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症瘕腹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没药:味辛、苦,性平,具有散瘀定痛,消肿生肌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荆芥:味辛,性微温,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陈皮:味苦、辛,性温;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广藿香:味辛,性微温,具有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续断:性微温,味苦、辛,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风湿痹痛、筋伤骨折、崩漏、胎漏、跌扑损伤等病症。云木香:味辛、苦,性温,具有行气止痛,温中和胃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胸腹胀痛,呕吐,泄泻,痢疾里急后重。地龙: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等。生附子:味辛、甘,性大热,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白凤仙梗:味辛苦,性温,具有祛风,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关节风湿痛,跌打损伤,瘰疬痈疽,疔疮。五灵脂:苦甘,性温,具有行血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心腹血气诸痛,妇女经闭,产后瘀血作痛;外治蛇、蝎、蜈蚣咬伤。炒用止血。治妇女血崩,经水过多,赤带不绝。麝香:味辛,性温,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闭证神昏,疮疡肿毒,瘰疬痰核,咽喉肿痛,血瘀经闭,症瘕,心腹暴痛,头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难产,死胎,胞衣不下。鹿角胶:气微,味微甜,具有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血虚头晕,腰膝酸冷,虚劳消瘦。姜炭:味苦;辛;涩;性温,具有温经止血、温脾止泻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虚寒性吐血;便血;崩漏;阳虚泄泻。熟地:味甘,性微温,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阴虚血少,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在本申请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该中药组合物以具有解毒散结功能的牛蒡子、白凤仙梗、大黄为君药;以具有温阳化痰通络功能的荆芥、陈皮、广藿香、续断、鹿角胶、姜碳、熟地为臣药;当归、川芎、肉桂、桂枝、赤芍、白芷、白及、白薇、生附子、五灵脂、麝香具有活血行气化淤的功效,制川乌、制草乌、僵蚕、乳香、没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原料包括牛蒡子、川芎、大黄、当归、制川乌、制草乌、僵蚕、肉桂、桂枝、赤芍、白芷、白薇、白及、乳香、没药、荆芥、陈皮、广藿香、续断、云木香、地龙、生附子、白凤仙梗、五灵脂、麝香、鹿角胶、姜碳和熟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原料包括牛蒡子、川芎、大黄、当归、制川乌、制草乌、僵蚕、肉桂、桂枝、赤芍、白芷、白薇、白及、乳香、没药、荆芥、陈皮、广藿香、续断、云木香、地龙、生附子、白凤仙梗、五灵脂、麝香、鹿角胶、姜碳和熟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原料按照质量包括牛蒡子1000-1500g、川芎100-120g、大黄40-60g、当归40-60g、制川乌40-60g、制草乌40-60g、僵蚕40-60g、肉桂40-60g、桂枝40-60g、赤芍40-60g、白芷40-60g、白薇40-60g、白及40-60g、乳香40-60g、没药40-60g、荆芥20-30g、陈皮20-30g、广藿香20-30g、续断20-30g、云木香20-30g、地龙40-60g、生附子40-60g、白凤仙梗100-120g、五灵脂20-30g、麝香20-30g、鹿角胶20-30g、姜碳20-30g和熟地40-60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原料按照质量包括牛蒡子1500g、川芎120g、大黄60g、当归60g、制川乌60g、制草乌60g、僵蚕60g、肉桂60g、桂枝60g、赤芍60g、白芷60g、白薇60g、白及60g、乳香60g、没药60g、荆芥30g、陈皮30g、广藿香30g、续断30g、云木香30g、地龙60g、生附子60g、白凤仙梗120g、五灵脂30g、麝香30g、鹿角胶30g、姜碳30g和熟地60g。


4.一种用于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药外敷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外敷贴剂的制备原料包括油项组合物、防腐剂、樟脑、冰片、氮酮、蒸馏水以及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浸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外敷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外敷贴剂的制备原料按照质量包括浸膏1.5-3kg、油项组合物5.8-6.7kg、防腐剂80-120g、樟脑20-40g、冰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临床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