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378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1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中框,以及设置于中框两侧的壳体和显示模组;显示模组与中框连接,且显示模组与中框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容纳空间中;第一磁体设置于显示模组的背面,第二磁体设置于中框上,且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的位置相对设置;其中,第一磁体为线圈,第二磁体为主磁铁;或者,第一磁体为主磁铁,第二磁体为线圈;主磁铁为海尔贝克阵列,主磁铁在与线圈相对的一侧产生单边磁场。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移动终端采用屏幕发声时,通过屏幕振动产生较大的声音,从而提升屏幕发声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
本申请涉及终端
,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为了获得更大的屏占比,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取消了设置于屏幕正面的出音孔,而采用屏幕发声技术传递声音。屏幕发声技术的原理是通过移动终端内部的振动发声模组驱动屏幕,以屏幕作为振动体,借由屏幕振动产生声波传送到人耳,这样移动终端可以取消听筒的设计。现有的屏幕发声方案普遍存在着振动发声模组推力不足的问题,导致屏幕发声声音小,屏幕发声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能够使得移动终端采用屏幕发声时,通过屏幕振动产生较大的声音,从而提升屏幕发声效果。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中框,以及设置于所述中框两侧的壳体和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中框连接,且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中框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第一磁体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的背面,所述第二磁体设置于所述中框上,且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的位置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磁体为线圈,所述第二磁体为主磁铁;或者,所述第一磁体为主磁铁,所述第二磁体为线圈;所述主磁铁为海尔贝克阵列,所述主磁铁在与所述线圈相对的一侧产生单边磁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磁体产生的磁场和第二磁体产生的磁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在第一磁体产生的磁场和第二磁体产生的磁场的作用下,第一磁体可以沿垂直于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方向振动,由于第一磁体设置于显示模组的背面,因此第一磁体会驱动显示模组相对于中框发生小幅度,且高频率的上、下运动。在第一磁体的驱动下,显示模组作为振膜,在振动过程中推动空气产生声音,以实现屏幕发声,从而可以实现听筒或喇叭的功能。由于驱动显示模组振动的动力来源于第一磁体产生的磁场和第二磁体产生的磁场之间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容易使显示模组产生较大的振动幅度,从而发出较大的声音,提升屏幕发声效果。线圈可以接收第一驱动信号,并根据第一驱动信号产生大小方向可变的磁场,线圈产生的磁场与主磁铁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实现屏幕发声。具体地,当第一磁体为线圈时,在实现屏幕发声的过程中,线圈驱动显示模组作为振膜,在振动过程中推动空气产生声音。或者,当第一磁体为主磁铁时,在实现屏幕发声的过程中,主磁铁驱动显示模组作为振膜,在振动过程中推动空气产生声音。海尔贝克阵列可以产生单边磁场,由于主磁铁采用海尔贝克阵列,因而可以实现主磁铁在靠近线圈的一侧的磁场强度显著提升,而另一侧的磁场强度显著减弱。这样一来,当线圈通电以后,线圈产生的磁场与主磁铁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时,主磁铁和线圈受到的磁力显著增强,从而可以提高线圈的振动强度或主磁铁的振动强度,从而提高显示模组的振动强度,增大屏幕发声,提升屏幕发声效果。另一方面,由于主磁铁采用海尔贝克阵列,可以使阵列一侧磁场强度显著提升,在达到相同性能(例如主磁铁的振动强度相同)的条件下,主磁铁2210的厚度可以做的更薄,或者线圈的匝数可以更少,从而可以节约主磁铁和线圈安装的厚度空间,有利于移动终端的厚度减薄。另外,上述移动终端中无需设置出音孔,从而能够解决由于出音孔堵塞影响音质的问题。此外,减少了移动终端中的开孔工艺,使得移动终端的显示侧表面更加的平整、圆润。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磁铁的一部分嵌入所述线圈的导线绕成的闭合区域中。在此情况下,在实现屏幕发声的过程中,当线圈接收到第一驱动信号后,当第一磁体为线圈时,线圈产生的磁场与主磁铁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使得线圈带动显示模组切割磁感线上、下小幅度且高频率的振动。或者,当第一磁体为主磁铁时,主磁铁受到线圈的反作用力,线圈带动显示模组进行高频振动。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至少一个辅磁铁;所述辅磁铁与所述主磁铁位于同一侧,且所述辅磁铁与所述主磁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线圈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辅磁铁和所述主磁铁之间的间隙内。这样一来,线圈产生的磁场不仅可以与主磁铁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还可以与至少一个辅磁铁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达到提高线圈振动强度或主磁铁振动强度的目的。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华司;在所述第一磁体为主磁铁的情况下,所述华司位于所述主磁铁远离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表面;或者,在所述第二磁体为主磁铁的情况下,所述华司位于所述主磁铁远离所述中框的一侧表面。华司采用低碳钢构成,一方面,其具有导磁作用,以达到降低主磁铁磁阻的目的。另一方面,该华司具有隔磁的作用。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主磁铁的磁碗;在所述第二磁体为主磁铁的情况下,所述磁碗位于所述主磁铁远离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表面。在此情况下,上述磁碗可以具有隔磁的作用,以减小主磁铁产生的磁场对移动终端中的其他器件产生不良影响的几率。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磁铁位于所述线圈的导线绕成的闭合区域以外;所述主磁铁和所述线圈相对的表面平行。在此情况下,在实现屏幕发声的过程中,当线圈接收到第一驱动信号时,在线圈产生的磁场和主磁铁产生的磁场的相互作用下,使得线圈和主磁铁之间能够相吸或相斥,从而使得第一磁体(线圈或主磁铁)相对于第二磁体(主磁铁或线圈)发生小幅度,且高频率的振动。从而通过上述第一磁体带动显示模组发生小幅度,且高频率的振动,以实现屏幕发声。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一个辅磁铁;所述辅磁铁与所述线圈位于同一侧,且所述辅磁铁嵌入所述线圈的导线绕成的闭合区域中。这样一来,线圈产生的磁场不仅可以与主磁铁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还可以与至少一个辅磁铁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达到提高线圈振动强度或主磁铁振动强度的目的。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辅磁铁与所述主磁铁在相对的一侧的磁铁极性为同极。可选地,其中主磁铁在靠近辅磁铁的一端设置为N极,远离辅磁铁的一端设置为S极,相应地,辅磁铁在靠近主磁铁的一端设置为N极,远离主磁铁的一端设置为S极。或者,其中主磁铁在靠近辅磁铁的一端设置为S极,远离辅磁铁的一端设置为N极,相应地,辅磁铁在靠近主磁铁的一端设置为S极,远离主磁铁的一端设置为N极。主磁铁产生的磁场和辅磁铁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且主磁铁和辅磁铁相对的一端设置为同极,使得线圈在未通电时,主磁铁和辅磁铁之间保持斥力,增强第一磁体与显示模组的连接的可靠性,避免了在主磁铁和辅磁铁相对的一端设置为异极或者不设置辅磁铁的情况下,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力导致显示模组被第一磁体牵引而发生变形以及第一磁体与显示模组脱离的问题。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导磁片;在所述第一磁体为主磁铁的情况下,所述导磁片位于所述主磁铁远离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表面,或者位于所述辅磁铁远离所述中框的一侧表面;或者,在所述第二磁体为主磁铁的情况下,所述导磁片位于所述主磁铁远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以及设置于所述中框两侧的壳体和显示模组;/n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中框连接,且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中框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n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中;/n所述第一磁体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的背面,所述第二磁体设置于所述中框上,且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的位置相对设置;/n其中,所述第一磁体为线圈,所述第二磁体为主磁铁;或者,所述第一磁体为主磁铁,所述第二磁体为线圈;/n所述主磁铁为海尔贝克阵列,所述主磁铁在与所述线圈相对的一侧产生单边磁场。/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06 CN 201910839727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以及设置于所述中框两侧的壳体和显示模组;
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中框连接,且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中框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中;
所述第一磁体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的背面,所述第二磁体设置于所述中框上,且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的位置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磁体为线圈,所述第二磁体为主磁铁;或者,所述第一磁体为主磁铁,所述第二磁体为线圈;
所述主磁铁为海尔贝克阵列,所述主磁铁在与所述线圈相对的一侧产生单边磁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磁铁的一部分嵌入所述线圈的导线绕成的闭合区域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至少一个辅磁铁;
所述辅磁铁与所述主磁铁位于同一侧,且所述辅磁铁与所述主磁铁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线圈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辅磁铁和所述主磁铁之间的间隙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华司;
在所述第一磁体为主磁铁的情况下,所述华司位于所述主磁铁远离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表面;
或者,在所述第二磁体为主磁铁的情况下,所述华司位于所述主磁铁远离所述中框的一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主磁铁的磁碗;
在所述第二磁体为主磁铁的情况下,所述磁碗位于所述主磁铁远离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磁铁位于所述线圈的导线绕成的闭合区域以外;
所述主磁铁和所述线圈相对的表面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一个辅磁铁;
所述辅磁铁与所述线圈位于同一侧,且所述辅磁铁嵌入所述线圈的导线绕成的闭合区域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磁铁与所述主磁铁在相对的一侧的磁铁极性为同极。


9.根据权利要求7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导磁片;
在所述第一磁体为主磁铁的情况下,所述导磁片位于所述主磁铁远离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表面,或者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卓君叶千峰丁俊林洲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