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谐振SCC实现光伏组件局部MPPT的电路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谐振SCC的光伏组件局部MPPT实现。
技术介绍
:近年来,太阳能光伏(PV)能源作为传统碳生产能源的一种可行的替代品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了继续推动光伏能源与煤炭等其他资源的成本平价,在包括电力电子技术在内的诸多领域内需要不断的创新。新的电源管理架构可以影响太阳能发电的可行性,增加能源捕获,提高转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传统的光伏电源架构是基于中央逆变器来管理一个串联的电池板,中央逆变器实现了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该算法优化了来自太阳能电池阵列的功率流。串接光伏(PV)串的局部遮光或强度降低会严重影响其输出功率。同时,仅仅依靠中央逆变器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会产生较大的能量转换损耗,降低转换效率。针对此类问题,已经提出的模块化架构,例如具有中央逆变器的级联DC-DC转换器,微逆变器及其相关子模块变体,以通过分布式控制实现局部MPPT。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包括DC-DC转换器或微逆变器的额外成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谐振SCC实现光伏组件局部MPPT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驱动电路1、驱动电路2、驱动电路3、驱动电路4、光伏组件GV1、GV2,谐振SCC电路三个部分,所述的谐振SCC电路包括C1、C2、C3、C4、C5、C6、C7,开关管Q1、Q2、Q3、Q4,二极管D1、D2、D3、D4,电感L,电阻R1;光伏组件GV1和GV2串联在一起;所述的电容C1、C2串联着与光伏组件串的正负端相连,所述的开关管Q1的D极与GV2的正极相连,所述开关管Q2的D极与开关管Q1的S极相连,S极与开关管Q3的D极相连,开关管Q3的S极与开关管Q4的D极相连,开关管Q4的S极与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谐振SCC实现光伏组件局部MPPT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驱动电路1、驱动电路2、驱动电路3、驱动电路4、光伏组件GV1、GV2,谐振SCC电路三个部分,所述的谐振SCC电路包括C1、C2、C3、C4、C5、C6、C7,开关管Q1、Q2、Q3、Q4,二极管D1、D2、D3、D4,电感L,电阻R1;光伏组件GV1和GV2串联在一起;所述的电容C1、C2串联着与光伏组件串的正负端相连,所述的开关管Q1的D极与GV2的正极相连,所述开关管Q2的D极与开关管Q1的S极相连,S极与开关管Q3的D极相连,开关管Q3的S极与开关管Q4的D极相连,开关管Q4的S极与光伏组件GV1的负端和C2的一端相连;驱动电路分别控制开关管Q1,Q2,Q3,Q4的导通与关断,电容C4和D1并联,C5和D2并联,C6和D3并联,C7和D4并联,D1的负端与Q1的D极相连,正端与Q1的S极相连,D2的负端与Q2的D极相连,正端与Q2的S极相连,D3的负端与Q3的D极相连,正端与Q3的S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