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调速装置油冷卧式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9320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永磁调速装置油冷卧式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底部设有支架,壳体内贯穿有第一轴,第一轴横向设置;第一轴与第一导体板相连,第一导体板通过连接板与第二导体板相连;第一导体板、第二导体板之间设有永磁体;永磁体与第二轴相连,第二轴设于第一轴的对侧;第一轴上的齿牙与齿轮啮合,齿轮与电机的电机轴相连;电机的电机轴竖向设置;电机设于壳体的顶部;壳体上方设有进油孔,进油孔通过管道与第二轴的轴套相连,轴套底部与盘管相连,盘管通过循环泵与进油孔相连;壳体内还设有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运行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磁调速装置油冷卧式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永磁调速装置油冷卧式结构。
技术介绍
永磁调速器是透过气隙传递转矩的革命性传动设备,电机与负载设备转轴之间无需机械连结,电机旋转时带动导磁盘在装有强力稀土磁铁的磁盘所产生的强磁场中切割磁力线,因而在导磁盘中产生涡电流(EddyCurrent),该涡电流在导磁盘上产生反感磁场,拉动导磁盘与磁盘的相对运动,从而实现了电机与负载之间的扭矩传输。电机与负载之间的扭矩传输,不同于常规的机械连接方式,是通过气隙连接的,它不仅可以通过调整气隙实现转速调整,还带来很多其它调速方式所不具备的优点。但是,由于永磁调速器的高速运行,还存在运转过程中的散热问题,影响整个调速器的运转稳定性。如何提高永磁调速器的运行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是本专利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运行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的永磁调速装置油冷卧式结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永磁调速装置油冷卧式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底部设有支架,壳体内贯穿有第一轴,第一轴横向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磁调速装置油冷卧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支架(2),所述壳体(1)内贯穿有第一轴(3),所述第一轴(3)横向设置;/n所述第一轴(3)与第一导体板(4)相连,所述第一导体板(4)通过连接板(5)与第二导体板(6)相连;所述第一导体板(4)、第二导体板(6)之间设有永磁体(7);/n所述永磁体(7)与第二轴(8)相连,所述第二轴(8)设于所述第一轴(3)的对侧;/n所述第二轴(8)上的齿牙与齿轮(9)啮合,所述齿轮(9)与电机(10)的电机轴相连;/n所述电机(10)设于壳体(1)的顶部;/n所述壳体(1)上方设有进油孔(11),所述进油孔(11)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调速装置油冷卧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支架(2),所述壳体(1)内贯穿有第一轴(3),所述第一轴(3)横向设置;
所述第一轴(3)与第一导体板(4)相连,所述第一导体板(4)通过连接板(5)与第二导体板(6)相连;所述第一导体板(4)、第二导体板(6)之间设有永磁体(7);
所述永磁体(7)与第二轴(8)相连,所述第二轴(8)设于所述第一轴(3)的对侧;
所述第二轴(8)上的齿牙与齿轮(9)啮合,所述齿轮(9)与电机(10)的电机轴相连;
所述电机(10)设于壳体(1)的顶部;
所述壳体(1)上方设有进油孔(11),所述进油孔(11)通过管道与第二轴的轴套(12)相连,所述轴套(12)底部与盘管(13)相连,所述盘管(13)通过循环泵(16)与进油孔(11)相连;
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风机(14);
所述第一导体板(4)、第二导体板(6)设于所述壳体(1)内的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内第一轴(3)的下方设有机油,所述容纳腔对应的壳体顶部设有呼吸孔(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调速装置油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王永建叶博雄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颖盛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