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风机安全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288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吹风机安全保护电路,包括滑动开关模块,保险模块,温控模块,发热模块,除静电模块,隔离驱动模块,及逻辑控制模块;滑动开关模块,用于控制吹风机输入电源;保险模块,用于吹风机进行过温保护;温控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温度;发热模块,用于提供热量;除静电模块,用于消除静电;隔离驱动模块,用于隔离型号,及驱动控制开关和调节发热量的大小;逻辑控制模块,用于进行逻辑控制保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温度保险管和温控开关进行双重保护,可靠性高,还内置有温度传感器,精确控制出风口温度,有效保护头发不受伤害,加热丝与电机关联控制,当电机异常停止工作时,加热丝也停止工作,增强了工作的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吹风机安全保护电路
本技术涉及吹风机安全保护
,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吹风机安全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当前吹风机的安全保护,存在以下问题:发热元件保护电路简易,只采用了温度开关,温度控制误差大,安全系数低,加热丝温度控制误差大,对头发伤害大,且加热丝与电机没有关联控制,当电机因故障停止工作时,加热丝会发热异常,严重影响吹风机的使用寿命,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吹风机安全保护电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吹风机安全保护电路,包括滑动开关模块,与所述滑动开关模块连接的保险模块,与所述保险模块连接的温控模块,与所述温控模块连接的发热模块,与所述发热模块连接的除静电模块和隔离驱动模块,及与所述隔离驱动模块连接的逻辑控制模块;所述滑动开关模块,用于控制吹风机输入电源;所述保险模块,用于吹风机进行过温保护;所述温控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温度,及当温度过高时,断开供电电源;所述发热模块,用于提供热量,及控制开关和调节发热量的大小;所述除静电模块,用于消除静电;所述隔离驱动模块,用于隔离型号,及驱动控制开关和调节发热量的大小;所述逻辑控制模块,用于进行逻辑控制保护。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滑动开关模块为滑动开关;所述保险模块为两个艾默生金属温度保险管,型号为G5A01;所述滑动开关与艾默生金属温度保险管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温控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控开关;所述温度传感器临近发热模块,温控开关一端与艾默生金属温度保险管连接,另一端与发热模块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发热模块包括加热丝RH1,加热丝RH2,加热丝RH3,可控硅Q1,及可控硅Q2;所述加热丝RH1的第一端与所述温控开关连接,加热丝RH1的第二端与加热丝RH2的第一端,及加热丝RH3的第一端连接,加热丝RH2的第二端与可控硅Q1的A极,及隔离驱动模块连接,加热丝RH3的第二端与可控硅Q2的A极,及隔离驱动模块连接;可控硅Q1的K极与除静电模块连接,可控硅Q1的G极与隔离驱动模块连接,可控硅Q2的K极与除静电模块连接,可控硅Q2的G极与隔离驱动模块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除静电模块为离子发生器,所述离子发生器的第一端与温控开关连接,第二端与可控硅Q1的K极,及可控硅Q2的K极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隔离驱动模块包括光电耦合器ISO1,光电耦合器ISO2,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及电阻R9;加热丝RH2的第二端与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8的第二端与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9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器ISO2的C极连接,可控硅Q1的G极与光电耦合器ISO2的E极连接,光电耦合器ISO2的正极与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ISO2的负极与电阻R7的第二端,及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6的第二端与逻辑控制模块连接;加热丝RH3的第二端与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与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器ISO1的C极连接,可控硅Q2的G极与光电耦合器ISO1的E极连接,光电耦合器ISO1的正极与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ISO1的负极与电阻R3的第二端,及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与逻辑控制模块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可控硅Q1和可控硅Q2的型号相同,均为T1235H-6I;所述光电耦合器ISO1和光电耦合器ISO2的型号相同,均为TLP265J。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包括逻辑控制子模块和单稳态多谐振荡器子电路;所述逻辑控制子模块包括电阻R12,电阻R13,逻辑与门子电路U2,及电容C3;逻辑与门子电路U2的端脚2和电阻R12的第一端与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2的第二端接地,逻辑与门子电路U2的端脚6和电阻R13的第一端与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3的第二端接地,逻辑与门子电路U2的端脚8与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单稳态多谐振荡器子电路包括单稳态多谐振荡器U1,电阻R11,电容C1,及电容C2;单稳态多谐振荡器U1的端脚5与逻辑与门子电路U2的端脚1和端脚5连接,单稳态多谐振荡器U1的端脚7与电阻R11的第一端,及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单稳态多谐振荡器U1的端脚8与电阻R11的第二端,及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2的第二端和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逻辑与门子电路U2的型号为SN74LVC2G08,所述单稳态多谐振荡器U1的型号为74LV1G123。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逻辑与门子电路U2的端脚3和端脚7还连接有驱动子电路Q3,所述驱动子电路Q3的型号为MUN55211DW。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温度保险管和温控开关进行双重保护,可靠性高,还内置有温度传感器,精确控制出风口温度,有效保护头发不受伤害,加热丝与电机关联控制,当电机异常停止工作时,加热丝也停止工作,增强了工作的安全系数。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吹风机安全保护电路的方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吹风机安全保护电路的电路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吹风机安全保护电路的具体电路图一;图4为本技术一种吹风机安全保护电路的具体电路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阐述本技术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风机安全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开关模块,与所述滑动开关模块连接的保险模块,与所述保险模块连接的温控模块,与所述温控模块连接的发热模块,与所述发热模块连接的除静电模块和隔离驱动模块,及与所述隔离驱动模块连接的逻辑控制模块;/n所述滑动开关模块,用于控制吹风机输入电源;/n所述保险模块,用于吹风机进行过温保护;/n所述温控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温度,及当温度过高时,断开供电电源;/n所述发热模块,用于提供热量,及控制开关和调节发热量的大小;/n所述除静电模块,用于消除静电;/n所述隔离驱动模块,用于隔离型号,及驱动控制开关和调节发热量的大小;/n所述逻辑控制模块,用于进行逻辑控制保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风机安全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开关模块,与所述滑动开关模块连接的保险模块,与所述保险模块连接的温控模块,与所述温控模块连接的发热模块,与所述发热模块连接的除静电模块和隔离驱动模块,及与所述隔离驱动模块连接的逻辑控制模块;
所述滑动开关模块,用于控制吹风机输入电源;
所述保险模块,用于吹风机进行过温保护;
所述温控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温度,及当温度过高时,断开供电电源;
所述发热模块,用于提供热量,及控制开关和调节发热量的大小;
所述除静电模块,用于消除静电;
所述隔离驱动模块,用于隔离型号,及驱动控制开关和调节发热量的大小;
所述逻辑控制模块,用于进行逻辑控制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风机安全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开关模块为滑动开关;所述保险模块为两个艾默生金属温度保险管,型号为G5A01;所述滑动开关与艾默生金属温度保险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吹风机安全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控开关;所述温度传感器临近发热模块,温控开关一端与艾默生金属温度保险管连接,另一端与发热模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吹风机安全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模块包括加热丝RH1,加热丝RH2,加热丝RH3,可控硅Q1,及可控硅Q2;所述加热丝RH1的第一端与所述温控开关连接,加热丝RH1的第二端与加热丝RH2的第一端,及加热丝RH3的第一端连接,加热丝RH2的第二端与可控硅Q1的A极,及隔离驱动模块连接,加热丝RH3的第二端与可控硅Q2的A极,及隔离驱动模块连接;可控硅Q1的K极与除静电模块连接,可控硅Q1的G极与隔离驱动模块连接,可控硅Q2的K极与除静电模块连接,可控硅Q2的G极与隔离驱动模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吹风机安全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静电模块为离子发生器,所述离子发生器的第一端与温控开关连接,第二端与可控硅Q1的K极,及可控硅Q2的K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吹风机安全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驱动模块包括光电耦合器ISO1,光电耦合器ISO2,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及电阻R9;加热丝RH2的第二端与电阻R8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波邓利平段羽唐国兴刘伟腾世军罗湘义蒋敏杨宝林黄华婷黄春箭冼上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德技创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