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脊椎扫描的磁共振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19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脊椎扫描的磁共振成像设备,包括用于发射信号的体线圈、以及位于体线圈内的病床和用于接收信号的脊椎线圈,其中,所述脊椎线圈固定于所述的体线圈内,并且设置在所述病床的下方。所述病床通过其两侧设置的滑轨,可以在所述的体线圈内移动,进而可以减小所述脊椎线圈的长度。所述病床的横截面呈弧形,所述脊椎线圈的横截面呈与所述病床相配合的弧形。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设备,由于将脊椎线圈设置在病床床板下方,简化了病床床板的设计和加工,减少了射频扼流圈和射频元器件单元的数量,降低了成本;拓展了病人空间,提高了病人的舒适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脊椎线圈的反复插拔,减少了线圈的损坏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共振成像设备,尤其涉及用于脊椎扫描的磁共振成像设备。技术背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以下简称MRI),也称为核磁共 振成像,是指利用核磁共振现象获取物理内部结构信息的成像技术。MRI因其成 像参数多、分辨率高、可任意层面断层以及可无损成像等显著的优点,在医疗 成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认为表面线圈贴近病人,图像信号较强,噪音较少,信噪比高,图像 较细腻。在对人体脊椎进行磁共振成像时,多采用脊椎线圈来获得较高质量的 磁共振图像,这样就必须使线圈距离人体足够的近。就脊椎线圈来说,传统的 方式都是线圈被放置在病床上表面,病人躺在脊椎线圈上来成像,如图l所示。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脊椎扫描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纵向结构示意图,图2 为该设备的横向结构图。图1和图2中,磁体11内嵌有梯度线圈12,在磁体 11的内侧壁上有体线圈13,位于磁体11腔中的病床16,铺在病床16的上表面 的是脊椎线圈15。在病人14躺在病床16上进行扫描成像时,实际上是躺在脊 椎线圈15上。脊椎线圈15的厚度一般都在40-60mm左右。由于在扫描成像时,病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脊椎扫描的磁共振成像设备,包括用于发射信号的体线圈(23)、以及位于体线圈(23)内的病床(25)和用于接收信号的脊椎线圈(26),其特征在于,所述脊椎线圈(26)固定于所述的体线圈(23)内,并且设置在所述病床(25)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德维希克莱什裴建华李建中杜健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