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入式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175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入式断路器,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和卡簧,其中,所述第一插脚上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插脚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与断路器的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卡簧与第一插脚适配。针对现有技术中断路器长期使用后底座与盖无法紧密配合的技术问题,它可以使断路器长时间使用后底座与盖紧密配合,不易出现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
,具体涉及一种插入式断路器。
技术介绍
断路器是用于接通、承载和分断正常电路条件下的电流,以及在规定条件下当剩余电流达到规定值时触头能断开,和在规定的异常电路条件下(例如短路)也能接通承载一定时间和自动分断电流的机械开关电器。在过载、短路或漏电流过高时,动触头易产生抖动形成二次燃弧,破坏断路器结构稳定性。传统的插入式断路器产品插座上不设置卡簧,当产品长时间通电或有较大电流时,造成插座弹性形变与导体的夹持力减小,从而插座温度升高,造成插座与导体熔焊现象或者造成将产品烧毁现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传统的插入式断路器产品插座处因产品结构和空间关系无法设置加固装置,造成底座与盖有裂缝不美观。插座在底座和盖上易松动,定位不牢现象。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用方便、安装方便,产品插拔短,不可靠。特别是长时间使用后底座与盖无法紧密配合,易出现松动、裂缝,插脚可能会从壳体内掉出来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断路器长期使用后底座与盖无法紧密配合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插入式断路器,它可以使断路器长时间使用后底座与盖紧密配合,不易出现松动或掉落。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插入式断路器,包括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和卡簧,其中,所述第一插脚上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插脚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与断路器的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卡簧与第一插脚适配。可选的,所述卡簧包括抵扣部、弹力连接部和弹力卡脚,所述抵扣部两端分别连接一弹力连接部的一端,所述弹力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弹力卡脚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插脚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插槽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互为垂直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夹角过渡处形成所述第一插槽,相邻的第一插槽之间形成插拔的缝隙,所述弹力卡脚与第一插槽相适配。可选的,所述第二插脚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固定通孔、第二插槽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通孔位于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两个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处形成所述第二插槽,相邻的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缝隙。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形成将所述第一插脚固定在壳体上的第一固定部。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至少一个第一固定通孔形成第二固定部。可选的,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的第一固定通孔相匹配的固定柱。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通孔的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插入式断路器,使用方便、安装方便,产品插拔寿命更长、更可靠。特别是长时间使用后底座与盖紧密配合无松动、无裂缝,且插脚不会从壳体内掉出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插脚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插脚结构示意图之一;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卡簧结构示意图之一。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插入式断路器,包括第一插脚2、第二插脚3和卡簧201,其中,所述第一插脚2上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插脚3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与断路器的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卡簧201与第一插脚2适配。结合图1和2,通过第一固定部将所述第一插脚2固定在壳体1上,在插拔过程中壳体1通过第一固定部对第一插脚2形成受力支撑。通过第二固定部将所述第二插脚3固定在壳体1上,以便通过第二插脚3将所述插入式断路器,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安装在合适的位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短路保护单元,过载保护单元,及剩余电流保护单元,及脱扣结构,手柄、测试单元等断路器正常工作所必需的结构单元。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插入式断路器,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可改进如下:所述卡簧201包括抵扣部208、弹力连接部207和弹力卡脚206,所述抵扣部208两端分别连接一弹力连接部207的一端,所述弹力连接部207的另一端与弹力卡脚206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抵扣部208、弹力连接部207和弹力卡脚206一体成型,形成富有弹性的卡簧结构,在插拔的过程中,利用三者互相配合的弹力结构,用以与述第一插脚2相适配,可以实现长期稳定插拔,可靠连接。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插入式断路器,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可改进如下:所述第一插脚2包括第一连接板205、第二连接板202、第一插槽203和第三连接板204,所述第一连接板205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05互为垂直的第二连接板202,所述第二连接板202与第三连接板204夹角过渡处形成所述第一插槽203,相邻的第一插槽203之间形成插拔的缝隙,所述弹力卡脚206与第一插槽203相适配。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连接板202与第三连接板204夹角过渡处形成所述第一插槽203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连接板205与第二连接板202也为一体成型,形成稳固的结构,确保长期插拔的可靠性。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插入式断路器,在实施例1-3任一项的基础上可改进如下:所述第二插脚3包括第一连接部303、第一固定通孔302、第二插槽304和第二连接部305,所述第一固定通孔302位于第一连接部303上,所述第一连接部303上设有两个第二连接部305,所述第一连接部303与第二连接部305连接处形成所述第二插槽304,相邻的第二连接部305之间形成缝隙,用以通过第二插脚3将所述插入式断路器安装在实际需要安装固定的位置处,比如配电箱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连接部305、第二插槽304和第一连接部303一体成型,形成稳固的结构,确保长期插拔的可靠性。实施例5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插入式断路器,在实施例1-4任一项的基础上可改进如下:所述第二连接板202与第一连接板205形成将所述第一插脚2固定在壳体1上的第一固定部。通过将第二连接板202与第一连接板205和壳体1固定连接,对第一插脚2进行固定,在插拔的过程中,利用第二连接板202与第一连接板205和壳体1固定连接关系,形成受力支撑。实施例6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插入式断路器,在实施例1-5任一项的基础上可改进如下:所述第一连接部303和至少一个第一固定通孔302形成第二固定部。通过第一固定通孔302将第一连接部303固定于壳体1上,以使所述第二插脚3固定于壳体1上,裸露在外的第二插脚3作为插入式断路器的固定部件,可根据需要固定在相应位置处,如固定在配电箱等位置处。作为本实施例的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入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和卡簧,其中,/n所述第一插脚上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插脚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与断路器的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卡簧与第一插脚适配;/n所述卡簧包括抵扣部、弹力连接部和弹力卡脚,所述抵扣部两端分别连接一弹力连接部的一端,所述弹力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弹力卡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入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和卡簧,其中,
所述第一插脚上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插脚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与断路器的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卡簧与第一插脚适配;
所述卡簧包括抵扣部、弹力连接部和弹力卡脚,所述抵扣部两端分别连接一弹力连接部的一端,所述弹力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弹力卡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入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脚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插槽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互为垂直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夹角过渡处形成所述第一插槽,相邻的第一插槽之间形成缝隙,所述弹力卡脚与第一插槽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入式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微娜徐波陈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创奇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