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漏电结构的智慧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175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漏电结构的智慧断路器,所述智慧断路器包括外壳部分、接线部分和线路板部分,所述外壳部分包括罩盖、基座和盖板;所述基座下端有卡槽,所述接线部分安装或嵌套于所述外壳部分中的卡槽中,所述线路板部分安装与所述外壳部分内并通过外壳部分罩盖配合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完善了智慧断路器的漏电保护功能,漏电保护了人身安全,解决现有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漏电模块一体无法拆卸,设计合理,解决了影响原有断路器性能的问题。结构创新设计、新颖、简单,模块化设计,将漏电模块作为单独的附件,可根据客户选择确定安装或不安装,具有很强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漏电结构的智慧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漏电结构的智慧断路器。
技术介绍
有的远程控制断路器或智能断路器,没有漏电保护功能或漏电保护功能不合理,不利于模块化生产,加工、装配工艺复杂,侵占原有的断路器本体设计,影响原有断路器的性能。现有的漏电保护功能有如下缺点:1)没有漏电保护功能;2)有漏电保护功能,但与断路器为一体,不利于模块化生产;3)装配工艺复杂,侵占原有的断路器本体设计,影响原有断路器的性能。因此本申请公开一种新型漏电结构的智慧断路器,用于解决以上现有结构复杂,设计不合理,影响原有断路器性能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漏电结构的智慧断路器,用于解决现有的远程控制断路器或智能断路器,没有漏电保护功能或漏电保护功能不合理,不利于模块化生产,加工、装配工艺复杂,侵占原有的断路器本体设计,影响原有断路器的性能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技术公开一种新型漏电结构的智慧断路器,所述智慧断路器包括外壳部分、接线部分和线路板部分,所述外壳部分包括罩盖、基座和盖板;所述基座下端有卡槽,所述接线部分安装或嵌套于所述外壳部分中,所述线路板部分安装与所述外壳部分内并通过外壳部分罩盖配合固定。更进一步的,所述接线部分包括进接线板、出接线板和接线端子。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接线板安装于基座的卡槽内,盖板与基座配合固定进线板。更进一步的,接线端子嵌套于出接线板中并安装于基座的腔体中,通过与罩盖的配合固定。更进一步的,所述线路板部分包括零序电流互感器和线路板。更进一步的,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安装于基座的内腔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完善了智慧断路器各项功能,漏电保护了人身安全,解决现有结构复杂,设计合理,解决了影响原有断路器性能的问题。2、结构创新设计、新颖、简单,模块化设计,将漏电模块作为单独的附件,可根据客户选择确定安装或不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新型漏电结构的智慧断路器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新型漏电结构的智慧断路器内部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罩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罩盖;2、盖板;3、基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漏电结构的智慧断路器,所述智慧断路器包括外壳部分、接线部分和线路板部分,所述外壳部分包括罩盖(参见图3)、基座和盖板(参见图4)。如图5所示的基座,其下端有卡槽,所述接线部分安装或嵌套于所述外壳部分中,所述线路板部分安装与所述外壳部分内并通过外壳部分罩盖配合固定。接线部分包括进接线板、出接线板和接线端子。进接线板安装于基座的卡槽内,盖板与基座配合固定进线板。接线端子嵌套于出接线板中并安装于基座的腔体中,通过与罩盖的配合固定。线路板部分包括零序电流互感器和线路板。零序电流互感器安装于基座的内腔中。本实施例完善了智慧断路器的漏电保护功能,漏电保护了人身安全,解决现有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漏电模块一体无法拆卸,设计合理,解决了影响原有断路器性能的问题。结构创新设计、新颖、简单,模块化设计,将漏电模块作为单独的附件,可根据客户选择确定安装或不安装,具有很强的市场应用前景。实施例2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漏电结构的智慧断路器,主要技术方案如下:本结构主要包括罩盖、基座、盖板、进接线板、出接线板、接线端子、零序电流互感器、线路板等组成;进接线板安装与基座的卡槽内,盖板与基座配合固定进线板;零序电流互感器安装于基座的内腔中,基座下端有卡槽,便于固定;接线端子嵌套于出接线板中并安装于基座的腔体中,通过与罩盖的配合固定。本实施例的目的是:完善智慧断路器各项功能,漏电保护关于人身安全。漏电模块作为单独的附件,可根据客户选择确定是否具有。解决现有结构复杂,设计不合理,影响原有断路器性能等问题。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漏电结构的智慧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断路器包括外壳部分、接线部分和线路板部分,所述外壳部分包括罩盖、基座和盖板;所述基座下端有卡槽,所述接线部分安装或嵌套于所述外壳部分中,所述线路板部分安装于所述外壳部分内并通过外壳部分罩盖配合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漏电结构的智慧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断路器包括外壳部分、接线部分和线路板部分,所述外壳部分包括罩盖、基座和盖板;所述基座下端有卡槽,所述接线部分安装或嵌套于所述外壳部分中,所述线路板部分安装于所述外壳部分内并通过外壳部分罩盖配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漏电结构的智慧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部分包括进接线板、出接线板和接线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漏电结构的智慧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志伟郑才生张建光李小明李涛熊佳捷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明正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