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奕超专利>正文

一种10kv多功能操作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16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0kv多功能操作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内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内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上部连接有万向球,万向球的上端焊接有圆形连接板,圆形连接板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操作头,第二伸缩杆中上部连接有环形照明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首先通过拉杆、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和操作头与第二伸缩杆的螺纹连接,电力工作人员外出工作时,只需携带一根伸缩操作杆和各种功能的操作头,方便携带,其次万向球使操作头多角度转动,避免电力工作人员转动身体或操作杆才能改变方向,省时省力,最后通过环形照明灯,使电力工作人员看清具体位置,减少操作失误,方便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0kv多功能操作杆
本技术涉及电力工具
,具体为一种10kv多功能操作杆。
技术介绍
10kv多功能操作杆根据电力系统生产运行维护需要而研制开发的适用型产品,是用于短时间对带电设备进行操作的工具,如接通或断开高压隔离开关、跌落熔丝具等。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一根操作杆只能对应一个操作头,操作头是固定连接不可拆卸的,电力工作人员外出工作时需携带多根操作杆,携带不方便,且操作头的方向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多角度转动,电力工作人员需转动身体或操作杆才能改变方向,费时费力,在夜间工作时,电力工作人员因看不清具体位置,为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10kv多功能操作杆,有效的解决了一根操作杆只能对应一个操作头,操作头是固定连接不可拆卸的,电力工作人员外出工作时需携带多根操作杆,携带不方便,且操作头的方向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多角度转动,电力工作人员需转动身体或操作杆才能改变方向,费时费力,在夜间工作时,电力工作人员因看不清具体位置,为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了麻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内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内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上部连接有万向球,万向球的上端焊接有圆形连接板,圆形连接板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操作头,第二伸缩杆中上部连接有环形照明灯,环形照明灯的一侧底部开设有电池槽,电池槽的内部安装有可充电电池,电池槽的外侧连接有电池盖,环形照明灯的一侧安装有开关,环形照明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的输出端,开关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可充电电池的输出端,杆体的内侧上部、第一伸缩杆的内侧上部、环形照明灯的内侧和万向球的内侧下部均设置有内螺纹,第一伸缩杆的上下部、第二伸缩杆的上下部、第二伸缩杆的中上部和圆形连接板的外侧均设置有外螺纹,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底部位于内螺纹的下端均设置有限位块。优选的,所述杆体与第一伸缩杆的上部均设置有防护壳。优选的,所述电池槽的外侧开设有卡槽,电池盖的一侧对应卡槽的位置处设置有卡块,电池槽与电池盖通过卡槽和卡块连接。优选的,所述杆体的上部套接有橡胶防水圈。优选的,所述操作头的数量最少为7个。优选的,所述杆体的下部套接有绝缘套。本技术首先通过拉杆、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和操作头与第二伸缩杆的螺纹连接,电力工作人员外出工作时,只需携带一根伸缩操作杆和各种功能的操作头,方便携带,其次万向球使操作头多角度转动,避免电力工作人员转动身体或操作杆才能改变方向,省时省力,最后通过环形照明灯、开关和可充电电池,使电力工作人员看清具体位置,减少操作失误,方便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环形照明灯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电池槽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杆体;2、第一伸缩杆;3、第二伸缩杆;4、万向球;5、操作头;6、环形照明灯;7、开关;8、可充电电池;9、内螺纹;10、外螺纹;11、限位块;12、防护壳;13、圆形连接板;14、电池槽;15、电池盖;16、卡槽;17、卡块;18、绝缘套;19、橡胶防水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由图1、图2、图3和图4给出,本技术包括杆体1,杆体1的内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2,第一伸缩杆2的内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3,第二伸缩杆3的上部连接有万向球4,万向球4的上端焊接有圆形连接板13,圆形连接板1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操作头5,第二伸缩杆3中上部连接有环形照明灯6,环形照明灯6的一侧底部开设有电池槽14,电池槽14的内部安装有可充电电池8,电池槽14的外侧连接有电池盖15,环形照明灯6的一侧安装有开关7,环形照明灯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7的输出端,开关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可充电电池8的输出端,杆体1的内侧上部、第一伸缩杆2的内侧上部、环形照明灯6的内侧和万向球4的内侧下部均设置有内螺纹9,第一伸缩杆2的上下部、第二伸缩杆3的上下部、第二伸缩杆3的中上部和圆形连接板13的外侧均设置有外螺纹10,第一伸缩杆2和第二伸缩杆3的底部位于内螺纹9的下端均设置有限位块11,首先依次把第一伸缩杆2和第二伸缩杆3从第一伸缩杆2和第二伸缩杆3内部拉出,通过杆体1和第一伸缩杆2的内螺纹9与第一伸缩杆2和第二伸缩杆3下部的外螺纹10,使杆体1、第一伸缩杆2和第二伸缩杆3固定连接,来达到我们所需要的高度,限位块11防止第一伸缩杆2和第二伸缩杆3螺纹旋转过度脱离杆体1和第一伸缩杆2,接着把操作头5螺纹连接在第二伸缩杆3的顶部,由于各种操作头5的功能性不一样,所以需要携带各种功能的操作头5,当需要某种功能的操作头5,只需要将第二伸缩杆3上原操作头5取下,再次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二伸缩杆3上,这样电力工作人员外出工作时,只需携带一根伸缩操作杆和各种功能的操作头5即可,然后若遇到电力工作人员需要改变操作头5方向作业时,则需把万向球4螺纹连接在第二伸缩杆3的上部,再把操作头5螺纹连接在万向球4上端的圆形连接板13上,便可使操作头5多角度转动,避免电力工作人员转动身体或操作杆才能改变方向,省时省力,最后当需要在夜间进行作业时,将环形照明灯6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二伸缩杆3的中上部,打开开关7,环形照明灯6围着操作头5一圈进行照亮,使电力工作人员看清具体位置,减少操作失误,方便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2给出,杆体1与第一伸缩杆2的上部均设置有防护壳12,避免第一伸缩杆2和第二伸缩杆3过度旋转掉入杆体1和第一伸缩杆2的内部。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4给出,电池槽14的外侧开设有卡槽16,电池盖15的一侧对应卡槽16的位置处设置有卡块17,电池槽14与电池盖15通过卡槽16和卡块17连接,方便电池盖15打开或关闭,即便于可充电电池8的更换和固定。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杆体1的上部套接有橡胶防水圈19,避免阴雨天气时雨水从操作头5滴落在身体部位上,造成安全隐患。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操作头5的数量最少为7个,各种操作头5的功能性不一样,可方便使用时随时更换。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2给出,杆体1的下部套接有绝缘套18,工作人员在操作时握在绝缘套18,提高安全性。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首先依次把第一伸缩杆2和第二伸缩杆3从第一伸缩杆2和第二伸缩杆3内部拉出,通过杆体1和第一伸缩杆2的内螺纹9与第一伸缩杆2和第二伸缩杆3下部的外螺纹10,使杆体1、第一伸缩杆2和第二伸缩杆3固定连接,来达到我们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0kv多功能操作杆,包括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的内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2),第一伸缩杆(2)的内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3),第二伸缩杆(3)的上部连接有万向球(4),万向球(4)的上端焊接有圆形连接板(13),圆形连接板(1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操作头(5),第二伸缩杆(3)中上部连接有环形照明灯(6),环形照明灯(6)的一侧底部开设有电池槽(14),电池槽(14)的内部安装有可充电电池(8),电池槽(14)的外侧连接有电池盖(15),环形照明灯(6)的一侧安装有开关(7),环形照明灯(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7)的输出端,开关(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可充电电池(8)的输出端,杆体(1)的内侧上部、第一伸缩杆(2)的内侧上部、环形照明灯(6)的内侧和万向球(4)的内侧下部均设置有内螺纹(9),第一伸缩杆(2)的上下部、第二伸缩杆(3)的上下部、第二伸缩杆(3)的中上部和圆形连接板(13)的外侧均设置有外螺纹(10),第一伸缩杆(2)和第二伸缩杆(3)的底部位于内螺纹(9)的下端均设置有限位块(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0kv多功能操作杆,包括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的内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2),第一伸缩杆(2)的内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3),第二伸缩杆(3)的上部连接有万向球(4),万向球(4)的上端焊接有圆形连接板(13),圆形连接板(1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操作头(5),第二伸缩杆(3)中上部连接有环形照明灯(6),环形照明灯(6)的一侧底部开设有电池槽(14),电池槽(14)的内部安装有可充电电池(8),电池槽(14)的外侧连接有电池盖(15),环形照明灯(6)的一侧安装有开关(7),环形照明灯(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7)的输出端,开关(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可充电电池(8)的输出端,杆体(1)的内侧上部、第一伸缩杆(2)的内侧上部、环形照明灯(6)的内侧和万向球(4)的内侧下部均设置有内螺纹(9),第一伸缩杆(2)的上下部、第二伸缩杆(3)的上下部、第二伸缩杆(3)的中上部和圆形连接板(13)的外侧均设置有外螺纹(10),第一伸缩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奕超张帆范立俊朱逸超李子超韩静孙雨潇赵心怡蔡赓辉蔡小鹏印栋王毅舟潘星郭子阳王惠娟郑潇
申请(专利权)人:陈奕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