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枸杞酵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914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枸杞酵素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原料前处理;初发酵;主发酵;灭菌处理;成品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枸杞酵素饮料,包括酵素产物、白糖、蜂蜜和纯净水,采用本制备方法制备酵素饮料中,无霉菌,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无需进行高温等额外的灭菌处理即可满足对于酵素饮料食品安全的要求,采用两个不同发酵温度进行发酵的工艺方法,确保制备的酵素饮料具有好的口感,组合物质量均一稳定,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能长时间保留酵素饮料的润肠通便功能。

A Lycium barbarum enzyme beverage with the function of moistening intestine and defeca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枸杞酵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饮料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枸杞酵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枸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物质、枸杞多糖、甜菜碱、黄酮等活性成分,酵素作为一种生物活性功能性食品,现有技术却缺乏对枸杞酵素的研究,因此,如何有效制备润肠通便功能枸杞酵素饮料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具有润肠通便功能枸杞酵素饮料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枸杞酵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枸杞酵素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原料前处理,利用硷水和臭氧水洗涤原料,去除原料外表的杂质和有害物,直至原料中的微生物含量低于预设阈值;初发酵,选用两种抗菌型乳酸菌与经特定处理方式处理的原料配伍,按第一预设期限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发酵,得到预发酵料;主发酵,将得到预发酵料与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和复合发酵菌种混合,投放至发酵装置中,通过菌种数量的配比,以及发酵装置的供氧频率,使菌种交互生长,按第二预设期限在高温条件下完成对预发酵料的发酵;灭菌处理,使用巴氏灭菌法的果酒灭菌法进行灭菌,并且去除发酵中可能产生的不良醇类物质,以得到酵素产物;成品制备,将得到的酵素产物与白糖、蜂蜜和纯净水混合,即可得到枸杞酵素饮料。其中,所述预设阈值为3000cfu/g。其中,所述原料为山楂45~48份、山药18~22份、红枣10~12粉、苹果4~5份、胡萝卜、橘子和梨的混合物15~18份。其中,所述特定处理方式是指原料经胶体磨研磨和均质破碎处理。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期限为8~16小时,所述低温条件为18℃-25℃。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期限为7~10天,所述高温条件为35℃-37℃。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枸杞酵素饮料,包括所述的一种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枸杞酵素饮料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成分:酵素产物14~16份、白糖16~18份、蜂蜜2~4份和纯净水74~76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制备方法制备酵素饮料中,无霉菌,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无需进行高温等额外的灭菌处理即可满足对于酵素饮料食品安全的要求,采用两个不同发酵温度进行发酵的工艺方法,确保制备的酵素饮料具有好的口感,组合物质量均一稳定,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能长时间保留酵素饮料的润肠通便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枸杞酵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的制备方法流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枸杞酵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流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枸杞酵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流程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枸杞酵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流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枸杞酵素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原料前处理,利用硷水和臭氧水洗涤原料,去除原料外表的杂质和有害物,直至原料中的微生物含量低于预设阈值;S102初发酵,选用两种抗菌型乳酸菌与经特定处理方式处理的原料配伍,按第一预设期限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发酵,得到预发酵料;S103主发酵,将得到预发酵料与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和复合发酵菌种混合,投放至发酵装置中,通过菌种数量的配比,以及发酵装置的供氧频率,使菌种交互生长,按第二预设期限在高温条件下完成对预发酵料的发酵;S104灭菌处理,使用巴氏灭菌法的果酒灭菌法进行灭菌,并且去除发酵中可能产生的不良醇类物质,以得到酵素产物;S105成品制备,将得到的酵素产物与白糖、蜂蜜和纯净水混合,即可得到枸杞酵素饮料。所述抗菌型乳酸菌可选用:短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中的至少两种。所述复合发酵菌种包括如下组分:酵母1-5份,青春双歧杆菌1-3份、乳双歧杆菌2-4份、两歧双歧杆菌1-5份、短双歧杆菌1-3份、婴儿双歧杆菌1-5份、长双歧杆菌1-2份、嗜酸乳杆菌1-2份、干酪乳杆菌1-2份、卷曲乳杆菌1-2份、保加利亚乳杆菌1-3份、德氏乳杆菌乳亚种1-2份、发酵乳杆菌1-3份、格氏乳杆菌1-2份、瑞士乳杆菌1-3份、约氏乳杆菌1-3份、副干酪乳杆菌1-3份、植物乳杆菌1-5份、罗伊氏乳杆菌1-5份、鼠李糖乳杆菌1-2份、唾液乳杆菌1-3份、嗜热链球菌1-3份、凝结芽孢杆菌1-2份、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1-5份、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1-2份、弯曲乳杆菌1-2份。具体实施例1:S201称取45份山楂、18份山药、10份红枣、4份苹果以及15份胡萝卜、橘子和梨的混合物,以得到水果混合物,利用硷水和臭氧水洗涤水果混合物,去除原料外表的杂质和有害物,直至水果混合物中的微生物含量低于预设阈值3000cfu/g;S202将水果混合物经胶体磨研磨和均质破碎处理后,选用短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与之配伍,并在20℃的条件下发酵12小时,得到预发酵料;S203将预发酵料与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和复合发酵菌种混合,投放至发酵装置中,通过菌种数量的配比,以及发酵装置的供氧频率,使菌种交互生长,在36℃的条件下发酵8天以完成对预发酵料的发酵,所述复合发酵菌种的组分为:酵母2份,青春双歧杆菌1份、乳双歧杆菌2份、两歧双歧杆菌1份、短双歧杆菌1份、婴儿双歧杆菌5份、长双歧杆菌1份、嗜酸乳杆菌1份、干酪乳杆菌2份、卷曲乳杆菌2份、保加利亚乳杆菌3份、德氏乳杆菌乳亚种2份、发酵乳杆菌3份、格氏乳杆菌1份、瑞士乳杆菌1份、约氏乳杆菌3份、副干酪乳杆菌3份、植物乳杆菌5份、罗伊氏乳杆菌5份、鼠李糖乳杆菌2份、唾液乳杆菌3份、嗜热链球菌3份、凝结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枸杞酵素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原料前处理,利用硷水和臭氧水洗涤原料,去除原料外表的杂质和有害物,直至原料中的微生物含量低于预设阈值;/n初发酵,选用两种抗菌型乳酸菌与经特定处理方式处理的原料配伍,按第一预设期限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发酵,得到预发酵料;/n主发酵,将得到预发酵料与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和复合发酵菌种混合,投放至发酵装置中,通过菌种数量的配比,以及发酵装置的供氧频率,使菌种交互生长,按第二预设期限在高温条件下完成对预发酵料的发酵;/n灭菌处理,使用巴氏灭菌法的果酒灭菌法进行灭菌,并且去除发酵中可能产生的不良醇类物质,以得到酵素产物;/n成品制备,将得到的酵素产物与白糖、蜂蜜和纯净水混合,即可得到枸杞酵素饮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枸杞酵素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原料前处理,利用硷水和臭氧水洗涤原料,去除原料外表的杂质和有害物,直至原料中的微生物含量低于预设阈值;
初发酵,选用两种抗菌型乳酸菌与经特定处理方式处理的原料配伍,按第一预设期限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发酵,得到预发酵料;
主发酵,将得到预发酵料与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和复合发酵菌种混合,投放至发酵装置中,通过菌种数量的配比,以及发酵装置的供氧频率,使菌种交互生长,按第二预设期限在高温条件下完成对预发酵料的发酵;
灭菌处理,使用巴氏灭菌法的果酒灭菌法进行灭菌,并且去除发酵中可能产生的不良醇类物质,以得到酵素产物;
成品制备,将得到的酵素产物与白糖、蜂蜜和纯净水混合,即可得到枸杞酵素饮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枸杞酵素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阈值为3000cfu/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李容姗张清兰杨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康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