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腕式呼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076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救助技术领域的一种便携腕式呼救器,包括安装座以及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两侧的腕带,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中间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可拆卸卡扣有呼救本体,所述呼救本体的底部一侧对称固定有磁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槽与呼救本体的可拆卸连接,可以便于实现将呼救本体从安装槽上取下,并且通过利用磁铁的吸附作用,与金属安装面进行吸附连接使用,可以便于实现呼救器的两用式使用效果;而且在呼救本体进行腕式携带使用的过程中,也容易因为呼救按钮被轻易触碰导致的误操作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腕式呼救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救助
,具体为一种便携腕式呼救器。
技术介绍
呼救器无论在医疗上还是在野外求生上均具有很好的呼救援助效果,例如隔离病房的患者无家属陪护,出现紧急情况时可通过呼救器发出呼救信号来通知周围人群进行及时的救助。现有的腕式呼救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能实现佩戴使用,在取下时,不便于对呼救器的安装使用,而且呼救器上的呼救按钮很容易出现误触碰现象。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便携腕式呼救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腕式呼救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腕式呼救器,包括安装座以及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两侧的腕带,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中间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可拆卸卡扣有呼救本体,所述呼救本体的底部一侧对称固定有磁铁。优选的,所述呼救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一侧插接有推座,所述推座的一侧与所述滑槽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弹簧,远离所述弹簧一侧的所述推座侧表面固定有卡头,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推座相对应的插槽,且所述插槽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卡头相对应的扣孔。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腔两侧均固定有凸块,且所述推座的两侧开设有与所述凸块相对应的凹槽。优选的,所述推座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凸起。优选的,所述呼救本体的顶部一侧固定有呼救按钮,所述呼救按钮一侧的所述呼救本体上表面设置有蜂鸣器,所述呼救本体的底部一侧安装有可拆卸电池,所述可拆卸电池通过呼救按钮与所述蜂鸣器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边部固定有垫圈,所述垫圈的上表面距离所述安装槽底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呼救按钮的上表面距离所述呼救本体底部的高度。优选的,所述腕带为弹性材质的构件,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固定有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分别与所述腕带的两端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安装槽与呼救本体的可拆卸连接,可以便于实现将呼救本体从安装槽上取下,并且通过利用磁铁的吸附作用,与金属安装面进行吸附连接使用,可以便于实现呼救器的两用式使用效果;而且在呼救本体进行腕式携带使用的过程中,也容易因为呼救按钮被轻易触碰导致的误操作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呼救本体的底部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安装座,2-腕带,3-安装槽,4-呼救本体,5-磁铁,6-滑槽,7-推座,8-弹簧,9-卡头,10-插槽,11-扣孔,12-凸块,13-凹槽,14-呼救按钮,15-蜂鸣器,16-可拆卸电池,17-可拆卸电池,18-连接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腕式呼救器,包括安装座1以及连接在所述安装座1两侧的腕带2,所述安装座1的上表面中间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的内侧壁可拆卸卡扣有呼救本体4,所述呼救本体4的底部一侧对称固定有磁铁5。需要说明的是,在利用呼救本体4进行呼救的过程中,若是需要进行佩戴使用时,可以通过将安装座1连接的腕带2套设在佩戴者的手腕上,再将呼救本体4插设卡扣在安装座1上的安装槽3内,在需要呼救时,便利于佩戴者通过呼救本体4进行随时呼救工作;在不想进行佩戴使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利用呼救本体4底部一侧固定的磁铁5,将呼救本体4吸附在具有磁性吸引能力的金属表面进行固定,例如可以吸附在医院铁质病床的床头两侧等,从而便利于病患者的呼救操作。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呼救本体4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一侧插接有推座7,所述推座7的一侧与所述滑槽6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弹簧8,远离所述弹簧8一侧的所述推座7侧表面固定有卡头9,所述安装槽3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推座7相对应的插槽10,且所述插槽10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卡头9相对应的扣孔11;在将呼救本体4对安装座1进行安装固定工作时,可以按动呼救本体4两侧的推座7,使得弹簧8收缩,并且将推座7对应插入至插座10内,在卡头9到达扣孔11位置处时,松开推座7,弹簧8会推动卡头9卡入至扣孔11内,在需要拆卸使用时,可以通过推动推座7,让弹簧8收缩,再取出呼救本体4。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滑槽6的内腔两侧均固定有凸块12,且所述推座7的两侧开设有与所述凸块12相对应的凹槽13;在来回推动推座7时,为了防止推座7在滑槽6内上下移动,可以通过凸块12和凹槽13之间的配合实现对推座7在滑槽6内的限位。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推座7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凸起;可以便于在推动推座7时,防止手部打滑。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呼救本体4的顶部一侧固定有呼救按钮14,所述呼救按钮14一侧的所述呼救本体4上表面设置有蜂鸣器15,所述呼救本体4的底部一侧安装有可拆卸电池16,所述可拆卸电池16通过呼救按钮14与所述蜂鸣器15电连接;通过利用可拆卸电池16的持续供电,在携带者需要报警呼救时,可以通过按压呼救本体4上的呼救按钮14,通过蜂鸣器15的报警来通知周围人群呼救信号。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安装座1的边部固定有垫圈17,所述垫圈17的上表面距离所述安装槽3底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呼救按钮14的上表面距离所述呼救本体4底部的高度;在佩戴者将本装置佩戴使用时,通过利用垫圈17垫设在安装座1的顶部,可以防止呼救按钮14被轻易触碰,出现误操作现象。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为,所述腕带2为弹性材质的构件,所述安装座1的两侧固定有连接接头18,所述连接接头18分别与所述腕带2的两端相连接;通过弹性材质的腕带2,可以便于不同手腕围度的人群使用。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腕式呼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以及连接在所述安装座(1)两侧的腕带(2),所述安装座(1)的上表面中间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的内侧壁可拆卸卡扣有呼救本体(4),所述呼救本体(4)的底部一侧对称固定有磁铁(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腕式呼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以及连接在所述安装座(1)两侧的腕带(2),所述安装座(1)的上表面中间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的内侧壁可拆卸卡扣有呼救本体(4),所述呼救本体(4)的底部一侧对称固定有磁铁(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腕式呼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救本体(4)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一侧插接有推座(7),所述推座(7)的一侧与所述滑槽(6)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弹簧(8),远离所述弹簧(8)一侧的所述推座(7)侧表面固定有卡头(9),所述安装槽(3)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推座(7)相对应的插槽(10),且所述插槽(10)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卡头(9)相对应的扣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腕式呼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6)的内腔两侧均固定有凸块(12),且所述推座(7)的两侧开设有与所述凸块(12)相对应的凹槽(1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清张阳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