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医医疗康复器械。
技术介绍
1、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防治人体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损伤与疾患的一门科学,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上肢骨折是骨伤科一种常见病,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锻炼患者的上肢肌肉,通常需要患者自主完成多组动作,传统方式中,患者大多通过自主上肢屈伸的方式进行训练;
2、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2618254b的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种上肢助力及康复训练机器人,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上固定连接有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的两侧均设有一组上肢锻炼组件,所述上肢锻炼组件均包括前臂固定板和上臂固定板,所述前臂固定板与所述上臂固定板铰接,所述上臂固定板与座椅连接,所述支座内设有驱动前臂固定板上下摆动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凸轮柱、升降杆以及驱动凸轮柱转动的动力件”;
3、该类专利通过升降杆向上运动使得前臂固定板发生转动,从而实现对前臂进行助力,该类专利存在一些技术缺陷:
4、第一,当患者有康复训练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医医疗康复器械,包括用于套设在人体肩膀上的肩套一(1)和肩套二(2),所述肩套一(1)和肩套二(2)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绑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套一(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后臂卡座(4),所述后臂卡座(4)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前臂卡座(5),所述后臂卡座(4)和前臂卡座(5)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用于固定手臂的粘连带(6),所述前臂卡座(5)的一侧设置有撑托机构(7),所述撑托机构(7)包括滑块一(71),所述后臂卡座(4)的一侧开设有与滑块一(71)相匹配的滑槽一(73),所述滑块一(71)与滑槽一(7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一(71)的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医医疗康复器械,包括用于套设在人体肩膀上的肩套一(1)和肩套二(2),所述肩套一(1)和肩套二(2)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绑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套一(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后臂卡座(4),所述后臂卡座(4)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前臂卡座(5),所述后臂卡座(4)和前臂卡座(5)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用于固定手臂的粘连带(6),所述前臂卡座(5)的一侧设置有撑托机构(7),所述撑托机构(7)包括滑块一(71),所述后臂卡座(4)的一侧开设有与滑块一(71)相匹配的滑槽一(73),所述滑块一(71)与滑槽一(7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一(7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连杆一(72),所述连杆一(72)远离滑块一(71)的一端与前臂卡座(5)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前臂卡座(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架(75),所述支架(75)的一端滑动连接有贯穿支架(75)的滑杆(76),所述滑杆(76)的一端铰接有连杆二(74),所述连杆二(74)远离滑杆(76)的一端与连杆一(72)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滑杆(76)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对滑杆(76)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77),所述后臂卡座(4)的另一侧设置有通过配合滑杆(76)的滑动以驱使后臂卡座(4)转动的助力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医医疗康复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77)包括齿板(771),所述齿板(771)的一端与滑杆(76)固定连接,所述前臂卡座(5)底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轴(772),所述转轴(77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棘爪(773),所述棘爪(773)与齿板(771)的齿槽滑动配合,所述转轴(772)的另一端设置有通过手动操作驱使转轴(772)转动的手动件(776),所述转轴(772)上套设有扭簧(774),所述扭簧(774)的一端与棘爪(773)焊接,所述扭簧(774)的另一端与前臂卡座(5)的侧壁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医医疗康复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件(776)包括安装架(7765),所述安装架(7765)固定连接在前臂卡座(5)的底部,所述转轴(77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齿轮(7764),所述齿轮(7764)位于安装架(7765)的内侧,所述前臂卡座(5)底壁滑动连接有贯穿前臂卡座(5)底壁的拉杆(7761),所述拉杆(776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拉环(7762),所述拉杆(776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通过向上平移与齿轮(7764)啮合的齿条(776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医医疗康复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机构(8)包括滑块二(81),所述前臂卡座(5)的一侧开设有与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