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柱卡榫结构背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99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光柱卡榫结构背光源,包括第一导光柱和第二导光柱,所述第一导光柱和所述第二导光柱榫接;灯管和反射器位于所述第一导光柱的侧边,所述灯管将光源发射到所述第一导光柱,所述反射器包围所述灯管使所述灯管发射的光源(无损失)发射到第一导光柱;在所述第一导光柱和所述第二导光柱的下方设有反射膜,反射膜使所述第一导光柱和所述第二导光柱发射的光源无法向下传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导光柱卡榫结构背光源,其可以通过导光柱之间的卡榫结构进行调节导光柱的体积从而调节背光源的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光柱卡榫结构背光源
本技术属于背光源
,具体涉及一种导光柱卡榫结构背光源。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CN201615443U,主题名称为背光产品的保护框的卡扣结构的技术专利,其技术方案公开了“其包括一支架,该支架上间隔设有多个上榫,该保护框上设有相应的卡口,其特征在于,该铁框的与该卡榫相卡扣处的卡框部分形成一下压痕,该压痕部分的铁框底面与该支架的上端面为无缝贴合”;公开号为:CN1766705,主题名称为背光源组件的专利技术专利,其技术方案公开了“包括:一用以输出一平面光源的灯板;以及一置于该灯板的下方的灯板基座,该灯板基座的相对二侧边分别向上延伸以形成二侧边框,该侧边框的上侧边缘向该背光源组件内侧延伸以包覆该灯板的边缘”。以上述专利为例,第一个技术虽然提及了在背光产品中运用卡榫结构,但是其解决的是:“采用本技术的卡扣结构,可以使得保护框和支架的配合牢靠从而增强产品的强度”,但是与本技术的不同,本技术是在导光柱中运用卡榫结构;第二个专利技术专利没有提及在背光源中涉及卡榫结构;综上所述,现有的导光板或者导光柱没有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光柱卡榫结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导光柱和第二导光柱,所述第一导光柱和所述第二导光柱榫接;/n灯管和反射器,所述灯管和所述反射器位于所述第一导光柱的侧边,所述灯管将光源发射到所述第一导光柱,所述反射器包围所述灯管使所述灯管发射的光源发射到第一导光柱;/n反射膜,在所述第一导光柱和所述第二导光柱的下方设有反射膜,反射膜使所述第一导光柱和所述第二导光柱发射的光源无法向下传播;/n扩散片,所述扩散片位于所述第一导光柱和所述第二导光柱的上方并且与所述第一导光柱和所述第二导光柱固定连接;/n第一棱镜片和第二棱镜片,所述第一棱镜片位于所述第二棱镜片的上方并且与所述第二棱镜片接触,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柱卡榫结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导光柱和第二导光柱,所述第一导光柱和所述第二导光柱榫接;
灯管和反射器,所述灯管和所述反射器位于所述第一导光柱的侧边,所述灯管将光源发射到所述第一导光柱,所述反射器包围所述灯管使所述灯管发射的光源发射到第一导光柱;
反射膜,在所述第一导光柱和所述第二导光柱的下方设有反射膜,反射膜使所述第一导光柱和所述第二导光柱发射的光源无法向下传播;
扩散片,所述扩散片位于所述第一导光柱和所述第二导光柱的上方并且与所述第一导光柱和所述第二导光柱固定连接;
第一棱镜片和第二棱镜片,所述第一棱镜片位于所述第二棱镜片的上方并且与所述第二棱镜片接触,所述第二棱镜片位于所述扩散片的上方并且与所述扩散片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柱卡榫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世美罗里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美力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