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土勘察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87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土勘察取样装置,包括外套管和取样组件,所述外套管为一顶部开口的中空圆筒结构,所述取样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套管内部,且所述外套管正面竖向设置有腰型孔,所述外套管底端设置有钻杆,所述钻杆底端固定有钻头。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套管将取样管封闭,以确保取样管未处于取样深度位置时的封闭性,从而保证样本提取土层深度的精确性,两组限位块之间形成取样腔,可调整限位块在取样管内的高度以改变取样腔大小以及位置状态,从而确保取样管中可取出所需对应土层深度区间内的样品,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土勘察取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岩石勘察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土勘察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岩土工程勘察是用于查明地表下岩土体、地下水以及不良地质作用的基本特性和空间分布的技术手段。岩石勘察取样是在现场勘察过程中,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采取能够满足各种特定深度要求的岩石以及土等试样的过程,取样是在勘察过程中实现的,所提取的样本是查明和分析地质环境特征以及岩土工程条件的重要依据。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所使用的岩石勘察取样设备在到达取样深度以及从地层内取出取样设备过程中,均会存在部分土石进入取样腔内,造成取样腔内夹杂部分不同深度土层的样本,取样精度较低,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岩土勘察取样装置,在取样设备钻孔到达设定深度以及从取样孔内取出过程中,通过转动外套管使其正面的腰型孔与进料孔错开分离,从而通过外套管将取样管封闭,以确保取样管未处于取样深度位置时的封闭性,从而保证样本提取土层深度的精确性,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岩土勘察取样装置,包括外套管和取样组件,所述外套管为一顶部开口的中空圆筒结构,所述取样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套管内部,且所述外套管正面竖向设置有腰型孔,所述外套管底端设置有钻杆,所述钻杆底端固定有钻头;所述取样组件包括一穿入所述外套管内的取样管,所述取样管底端与所述外套管内底部抵紧,且所述取样管顶端穿出所述外套管,所述取样管与所述外套管间隙配合,且所述取样管底部正面竖向设置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边沿与所述外套管正面的所述腰型孔边沿相平齐。采用上述一种岩土勘察取样装置,在使用时,转动所述安装柱以带动取样管旋转,将取样管上的进料孔与外套管上的腰型孔完全错开,从而通过外套管对取样管上的进料孔进行封闭,而后向下转动所述同步管,通过该同步管将安装柱与外套管相接,以实现外套管与取样组件整体的连接,而后转动所述握柄以带动外套管和钻杆进行转动,从而通过钻杆带动钻头旋转钻孔,以通过钻头带动设备整体向岩石土层内钻进,当外套管到达设定土层深度时,向上转动所述同步管以将该同步管与外套管分离,从而将外套管与取样组件的连接状态解除,而后转动转盘以带动安装柱和取样管转动,将取样管上的进料孔旋转到与腰型孔完全重合状态,此时外界腰型孔外侧的岩石土层通过该腰型孔以及进料孔进入取样管内,实现样品的提取过程;而后再次转动转盘带动取样管复位,以通过外套管对取样管上的进料孔进行封闭,之后向上提起握柄以带动设备整体从岩石土层中取出,完成取样操作。作为优选,所述腰型孔上方的所述外套管外侧设置有定位盘,所述定位盘套接于所述外套管上,且所述定位盘与所述外套管螺纹配合。作为优选,所述外套管顶端两侧均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横向延伸,且两条所述横杆远离所述外套管一端均设置有握柄。作为优选,所述取样管顶端固定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为一圆柱状结构,所述安装柱外侧设置有同步管,所述安装柱顶端固定有转盘。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柱直径与所述外套管外径相等,且所述同步管内侧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柱和所述外套管螺纹配合。作为优选,所述进料孔后方的所述取样管内部竖向排列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外圆周侧与所述取样管内壁螺纹配合,且所述限位块底部中心设置有内六角孔。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取样设备钻孔到达设定深度以及从取样孔内取出过程中,通过转动外套管使其正面的腰型孔与进料孔错开分离,从而通过外套管将取样管封闭,以确保取样管未处于取样深度位置时的封闭性,从而保证样本提取土层深度的精确性,两组限位块之间形成取样腔,可调整限位块在取样管内的高度以改变取样腔大小以及位置状态,从而确保取样管中可取出所需对应土层深度区间内的样品,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取样组件的取出状态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取样管的仰视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外套管;101、腰型孔;102、定位盘;103、横杆;103a、握柄;2、取样组件;201、取样管;202、进料孔;203、限位块;203a、内六角孔;204、安装柱;204a、同步管;205、转盘;3、钻杆;4、钻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岩土勘察取样装置,包括外套管1和取样组件2,外套管1为一顶部开口的中空圆筒结构,取样组件2设置于外套管1内部,且外套管1正面竖向设置有腰型孔101,外套管1底端设置有钻杆3,钻杆3底端固定有钻头4,通过钻头4配合钻杆3对岩石土层进行钻孔,以连带设备整体进入岩石土层内所对应的取样深度。取样组件2包括一穿入外套管1内的取样管201,取样管201底端与外套管1内底部抵紧,且取样管201顶端穿出外套管1,取样管201与外套管1间隙配合,且取样管201底部正面竖向设置有进料孔202,进料孔202边沿与外套管1正面的腰型孔101边沿相平齐,便于在设备整体进入对应取样深度时,通过转动取样管201以将进料孔202与腰型孔101重合,从而便于外接土石样品通过腰型孔101和进料孔202进入取样管201内。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腰型孔101上方的外套管1外侧设置有定位盘102,定位盘102套接于外套管1上,且定位盘102与外套管1螺纹配合,在外套管1伸入岩石土层内时,便于通过该定位盘102底面抵紧地表以增加设备整体取样过程的稳定性,且可通过外套管1与定位盘102的螺纹配合作用,以调整定位盘102在外套管1上的位置高度,以改变外套管1可伸入岩石土层内的深度,从而调整取样管201跟随外套管1进入地表内的深度,便于根据操作人员取样需求调整外套管1伸入岩石土层的深度,外套管1顶端两侧均设置有横杆103,横杆103横向延伸,且两条横杆103远离外套管1一端均设置有握柄103a,取样管201顶端固定有安装柱204,安装柱204为一圆柱状结构,安装柱204外侧设置有同步管204a,安装柱204顶端固定有转盘205,安装柱204直径与外套管1外径相等,且同步管204a内侧上下两端分别与安装柱204和外套管1螺纹配合,便于通过同步管204a将安装柱204和外套管1进行连接,以提高外套管1与取样组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土勘察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1)和取样组件(2),所述外套管(1)为一顶部开口的中空圆筒结构,所述取样组件(2)设置于所述外套管(1)内部,且所述外套管(1)正面竖向设置有腰型孔(101),所述外套管(1)底端设置有钻杆(3),所述钻杆(3)底端固定有钻头(4);/n所述取样组件(2)包括一穿入所述外套管(1)内的取样管(201),所述取样管(201)底端与所述外套管(1)内底部抵紧,且所述取样管(201)顶端穿出所述外套管(1),所述取样管(201)与所述外套管(1)间隙配合,且所述取样管(201)底部正面竖向设置有进料孔(202),所述进料孔(202)边沿与所述外套管(1)正面的所述腰型孔(101)边沿相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土勘察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1)和取样组件(2),所述外套管(1)为一顶部开口的中空圆筒结构,所述取样组件(2)设置于所述外套管(1)内部,且所述外套管(1)正面竖向设置有腰型孔(101),所述外套管(1)底端设置有钻杆(3),所述钻杆(3)底端固定有钻头(4);
所述取样组件(2)包括一穿入所述外套管(1)内的取样管(201),所述取样管(201)底端与所述外套管(1)内底部抵紧,且所述取样管(201)顶端穿出所述外套管(1),所述取样管(201)与所述外套管(1)间隙配合,且所述取样管(201)底部正面竖向设置有进料孔(202),所述进料孔(202)边沿与所述外套管(1)正面的所述腰型孔(101)边沿相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岩土勘察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型孔(101)上方的所述外套管(1)外侧设置有定位盘(102),所述定位盘(102)套接于所述外套管(1)上,且所述定位盘(102)与所述外套管(1)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恩华付远邹学中武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恩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