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蒲公英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8786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蒲公英的栽培方法,通过育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等步骤,通过对野生蒲公英幼苗进行驯化后进行栽培提高后期再配成活率和生命周期,同时在野生幼苗驯化栽培阶段施加生根粉液提升了野生蒲公英幼苗驯化种植成活率,在移栽时采用低浓度生根粉液浸泡驯化后的蒲公英幼苗进一步提升蒲公英幼苗成活率和抗病能力,提高产量,通过本方法栽种的蒲公英植株粗壮、生命力强,一年可采摘多次,产量高。

A cultivation method of dandel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蒲公英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蒲公英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蒲公英(拉丁学名: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生蒲公英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钾,也含有铁、钙、维生素B2、维生素B1、镁、维生素B6、叶酸及铜。具体的元素含量主要是水分,每60克生蒲公英叶含水分86%,蛋白质1.6克,碳水化合物5.3克,热量约有108.8千焦。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治热毒、痈肿、疮疡、内痈、目赤肿痛、湿热、黄疸、小便淋沥涩痛、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牙痛,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0178659A,于2019年08月30日公开了一种蒲公英种植育苗方法,采用生根粉溶液对种子浸泡后种植。这种方法采用生根粉对种子进行浸泡由于种子属于胚胎状对营养物质吸收量少易造成对后期生长促进作用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促进植株生长、植株粗壮、生命力强的人工栽培蒲公英额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蒲公英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育种:①选苗:选取生长良好健壮的春季野生蒲公英幼苗;②开箱:挖制直径为1.4-1.6m的苗床圃,箱面铺洒细碎泥土;③种植:在苗床圃内现挖种植穴,种植穴间距34-35cm,将选取的幼苗种植在种植穴内,定植后浇透800PPM生根粉液至茎叶根茎处;④育种管理:定植后每天浇水一次,幼苗成活后每隔3-5天浇水一次,待幼苗栽培种植2-4年后,在蒲公英开花后开始采种,将采摘种花团放入竹盘内,晒干,抖掉花茸扬净后装布袋保存于干燥处,得蒲公英种子;(2)育苗:于1月份在温室大棚内,顺棚中轴线垂直开沟垄厢,厢面宽度为1.9-2.1m细碎后表层泥土后,按每平方厢面施撒98-102g腐鸡粪并将腐鸡粪与表层泥土翻拌均匀,9-11天后,将厢面浇透水一次,土壤湿润后将浸泡好的蒲公英种子与细土混合后,撒播在厢面上进行播种,播种完毕后覆盖一层备用细土,厚度1.5-2cm;(3)移栽:播完种后,每隔一周对苗床浇水一次,保湿泥土含水量40-45%即表层土不现白,大棚内温度26-28℃,待生长叶片到3-4片真叶时,进行移栽,移栽后浇足定根水,每隔6-7天再浇水两次;(4)田间管理:移栽成功后,施追肥一次;(5)采收:当生长叶片≥16片,植株长度≥5米,切割采收除主蕊叶叶片外其他叶片,每年3次,采收后10天追肥促茬生长。上述的一种蒲公英的栽培方法,其中步骤(2)所述的温室大棚为日光温室大棚。上述的一种蒲公英的栽培方法,其中步骤(2)所述的细土粒径为0.05-0.1mm。上述的一种蒲公英的栽培方法,其中步骤(3)所述的移栽时用500PPM生根粉液浸泡移栽植株15分钟。上述的一种蒲公英的栽培方法,其中步骤(4)所述的追肥是采用高效微量元素肥或磷酸二钾水浇施。上述的一种蒲公英的栽培方法,还可进行腐病防治,防治方法为:发病初期根腐病可拔出及时修剪病部根基,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后植入,并将浸液浸入土壤消毒。上述的一种蒲公英的栽培方法,还可进行褐斑病、叶杭病防治,防治方法为采用500倍多菌灵溶液喷施防治。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的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由以上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野生蒲公英幼苗进行驯化后进行栽培提高后期再配成活率和生命周期,同时在野生幼苗驯化栽培阶段施加生根粉液提升了野生蒲公英幼苗驯化种植成活率,在移栽时采用低浓度生根粉液浸泡驯化后的蒲公英幼苗进一步提升蒲公英幼苗成活率和抗病能力,提高产量,通过本方法栽种的蒲公英植株粗壮、生命力强,一年可采摘多次,产量高。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蒲公英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育种:①选苗:选取生长良好健壮的春季野生蒲公英幼苗;②开箱:挖制直径为1.6m的苗床圃,箱面铺洒细碎泥土;③种植:在苗床圃内现挖种植穴,种植穴间距34cm,将选取的幼苗种植在种植穴内,定植后浇透800PPM生根粉液至茎叶根茎处;④育种管理:定植后每天浇水一次,幼苗成活后每隔5天浇水一次,待幼苗栽培种植2年后,在蒲公英开花后开始采种,将采摘种花团放入竹盘内,晒干,抖掉花茸扬净后装布袋保存于干燥处,得蒲公英种子;(2)育苗:于1月份在日光温室大棚内,顺棚中轴线垂直开沟垄厢,厢面宽度为2.1m细碎后表层泥土后,按每平方厢面施撒98g腐鸡粪并将腐鸡粪与表层泥土翻拌均匀,11天后,将厢面浇透水一次,土壤湿润后将浸泡好的蒲公英种子与0.1mm细土混合后,撒播在厢面上进行播种,播种完毕后覆盖一层备用细土,厚度1.5cm;(3)移栽:播完种后,每隔一周对苗床浇水一次,保湿泥土含水量45%即表层土不现白,大棚内温度26℃,待生长叶片到4片真叶时,进行移栽用500PPM生根粉液浸泡移栽植株15分钟,移栽后浇足定根水,每隔6天再浇水两次;(4)田间管理:移栽成功后,采用高效微量元素肥水浇施追肥一次,并进行病虫害防治;(5)腐病防治,防治方法为:发病初期根腐病可拔出及时修剪病部根基,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后植入,并将浸液浸入土壤消毒;褐斑病、叶杭病防治,防治方法为:采用500倍多菌灵溶液喷施防治;(6)采收:当生长叶片≥16片,植株长度≥5米,切割采收除主蕊叶叶片外其他叶片,每年3次,采收后10天追肥促茬生长。实施例2一种蒲公英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育种:①选苗:选取生长良好健壮的春季野生蒲公英幼苗;②开箱:挖制直径为1.5m的苗床圃,箱面铺洒细碎泥土;③种植:在苗床圃内现挖种植穴,种植穴间距34cm,将选取的幼苗种植在种植穴内,定植后浇透800PPM生根粉液至茎叶根茎处;④育种管理:定植后每天浇水一次,幼苗成活后每隔4天浇水一次,待幼苗栽培种植3年后,在蒲公英开花后开始采种,将采摘种花团放入竹盘内,晒干,抖掉花茸扬净后装布袋保存于干燥处,得蒲公英种子;(2)育苗:于1月份在日光温室大棚内,顺棚中轴线垂直开沟垄厢,厢面宽度为2m细碎后表层泥土后,按每平方厢面施撒100g腐鸡粪并将腐鸡粪与表层泥土翻拌均匀,10天后,将厢面浇透水一次,土壤湿润后将浸泡好的蒲公英种子与0.08mm细土混合后,撒播在厢面上进行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蒲公英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育种:/n①选苗:选取生长良好健壮的春季野生蒲公英幼苗;/n②开箱:挖制直径为1.4-1.6m的苗床圃,箱面铺洒细碎泥土;/n③种植:在苗床圃内现挖种植穴,种植穴间距34-35cm,将选取的幼苗种植在种植穴内,定植后浇透800PPM生根粉液至茎叶根茎处;/n④育种管理:定植后每天浇水一次,幼苗成活后每隔3-5天浇水一次,待幼苗栽培种植2-4年后,在蒲公英开花后开始采种,将采摘种花团放入竹盘内,晒干,抖掉花茸扬净后装布袋保存于干燥处,得蒲公英种子;/n(2)育苗:于1月份在温室大棚内,顺棚中轴线垂直开沟垄厢,厢面宽度为1.9-2.1m细碎后表层泥土后,按每平方厢面施撒98-102g腐鸡粪并将腐鸡粪与表层泥土翻拌均匀,9-11天后,将厢面浇透水一次,土壤湿润后将浸泡好的蒲公英种子与细土混合后,撒播在厢面上进行播种,播种完毕后覆盖一层备用细土,厚度1.5-2cm;/n(3)移栽:播完种后,每隔一周对苗床浇水一次,保湿泥土含水量40-45%即表层土不现白,和大棚内温度26-28℃,待生长叶片到3-4片真叶时,进行移栽,移栽后浇足定根水,每隔6-7天再浇水两次;/n(4)田间管理:移栽成功后,施追肥一次,并进行病虫害防治;/n(5)采收:当生长叶片≥16片,植株长度≥5米,切割采收除主蕊叶叶片外其他叶片,每年3次,采收后10天追肥促茬生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蒲公英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育种:
①选苗:选取生长良好健壮的春季野生蒲公英幼苗;
②开箱:挖制直径为1.4-1.6m的苗床圃,箱面铺洒细碎泥土;
③种植:在苗床圃内现挖种植穴,种植穴间距34-35cm,将选取的幼苗种植在种植穴内,定植后浇透800PPM生根粉液至茎叶根茎处;
④育种管理:定植后每天浇水一次,幼苗成活后每隔3-5天浇水一次,待幼苗栽培种植2-4年后,在蒲公英开花后开始采种,将采摘种花团放入竹盘内,晒干,抖掉花茸扬净后装布袋保存于干燥处,得蒲公英种子;
(2)育苗:于1月份在温室大棚内,顺棚中轴线垂直开沟垄厢,厢面宽度为1.9-2.1m细碎后表层泥土后,按每平方厢面施撒98-102g腐鸡粪并将腐鸡粪与表层泥土翻拌均匀,9-11天后,将厢面浇透水一次,土壤湿润后将浸泡好的蒲公英种子与细土混合后,撒播在厢面上进行播种,播种完毕后覆盖一层备用细土,厚度1.5-2cm;
(3)移栽:播完种后,每隔一周对苗床浇水一次,保湿泥土含水量40-45%即表层土不现白,和大棚内温度26-28℃,待生长叶片到3-4片真叶时,进行移栽,移栽后浇足定根水,每隔6-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仙
申请(专利权)人:安顺康乐药材种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