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键专利>正文

一种回转式换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778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回转式换热设备,包括可随轴转动的筒体,分别设置在筒体上方和下方的静子,以及位于筒体与静子连接部位的密封元件;筒体包括同轴设置的中心筒和外筒,中心筒与外筒通过多块间隔布置的径向隔板固定连接,并在由中心筒、外筒和径向隔板围合成的空间内设置有换热元件模块,且筒体下方的静子被轴向限位支撑在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回转式换热设备,完全颠覆了传统结构形式,无需进行纵向密封,省略了普通回转式换热设备的外壳、转子端面隔板、转子周向密封件等部件,使得设备结构变得非常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转式换热设备
本技术属于换热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转式换热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回转式换热设备主要包括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回转式气气换热器、回转式热交换器,如文献CN1683831A公开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包括绕中心轴转动地圆筒状转子,该转子包括与中心轴固定连接的若干个径向隔板所分隔的若干个扇形仓,在转子的直经方向上、下对称地安装4块或6块扇形板;与转子外壳固定连接的2块或3块轴向板分别垂直安装在上、下两扇形板之间,其中在每个径向隔板的上、下边和扇形板之间安装接触式密封装置,在每个径向隔板外缘轴向边和轴向板之间安装接触式密封装置;又如文献CN110822468A公开的新型回转梯级蓄热式空气预热器,包括中心筒、梯级相变蓄热转子、外壳和驱动装置,梯级相变蓄热转子套装在中心筒上,并设置在外壳内,中心筒的两端与外壳活动连接,外壳上设置有气体通道,包括烟气进口通道、烟气出口通道、空气进口通道和空气出口通道;再如文献CN109185914A公开的一种防堵塞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其结构包括风道、网罩、顶部固定板、中心驱动器、烟道、转子、钢架、超声波清堵装置、底梁、预热器、转子外壳,钢架安装于底梁的下端,底梁上端设有转子外壳,预热器安装于转子外壳的上端并且下端设有转子,转子安装于网罩的内侧,风道设于烟道左侧,顶部固定板垂直安装于网罩的上端并且下端设有超声波清堵装置,中心驱动器安装于顶部固定板的上端,转子外壳设于底梁的上端,超声波清堵装置包括防尘网塞、清堵口、超声波发射头、锥形共振头、压电晶片、隔板、超声波输出端、连接板、电磁铁、引线端子、滑动板、控制器、壳体、连接弹簧、转轴、固定头、推杆、复位弹簧、阻抗匹配杆、金属网罩,防尘网塞安装于清堵口左侧,清堵口设于壳体左侧并且在同一中心线上,超声波发射头安装于锥形共振头左侧并且与压电晶片在同一中心线上,压电晶片安装于锥形共振头的右侧并且左侧通过金属网罩与阻抗匹配杆相连接,阻抗匹配杆右侧贯穿于隔板与超声波输出端相连接,复位弹簧安装于隔板内侧并且与阻抗匹配杆在同一中心线上,隔板安装于超声波输出端左侧,超声波输出端通过推杆与连接板相连接,连接板右侧设有电磁铁,固定头设有两个并且通过连接板相连接,固定头通过转轴与控制器相连接,电磁铁右侧设有引线端子,引线端子右侧通过连接弹簧与滑动板相连接,转轴与滑动板贯穿连接,控制器左侧设有滑动板并且安装于壳体内侧右端。如前所述回转式换热设备就本质上而言都采用了传统结构,需要对转子进行纵向密封(沿轴向方向进行密封),其结构也比较复杂,拆装过程费时费力,且在运行阶段需要经常进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式结构的回转式换热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回转式换热设备,包括可随轴转动的筒体,分别设置在筒体上方和下方的静子,以及位于筒体与静子连接部位的密封元件;筒体包括同轴设置的中心筒和外筒,中心筒与外筒通过多块间隔布置的径向隔板固定连接,并在由中心筒、外筒和径向隔板围合成的空间内设置有换热元件模块,且筒体下方的静子被轴向限位支撑在梁上。作为优选,采用外驱动筒体运行的方式实现筒体绕轴转动,或者采用驱动中心筒运行的方式实现筒体转动。进一步地,沿筒体的外筒外壁环向设置有齿部一,驱动机构输出端的齿部二与齿部一相啮合,驱动机构运行时带动筒体绕轴转动。作为优选,齿部一为齿圈或者设置在外筒外壁并与外筒一体成型的齿,齿部二为齿轮或柔性闭环齿条。进一步地,在筒体下方的静子外环顶部设置有滚动机构,滚动机构的滚体与外筒底面相接触。作为优选,滚动机构采用嵌装在外环顶部的滚子、轴承组件或平面推力轴承。进一步地,筒体的中心筒通过滚动轴承配合在轴上,筒体的中心筒也可以直接活动配合在轴上。进一步地,在中心筒端面与静子的内环端面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有密封圈,在外筒端面与静子的外环端面相接触的部位也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地,在筒体下端部设置有径向外伸的阶台,齿部一设置在外筒的阶台一侧壁并与阶台一一体成型,滚体与阶台一底面相接触。作为优选,中心筒下端部的阶台二通过滚动轴承配合在轴的上端部。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回转式换热设备,完全颠覆了传统结构形式,无需进行纵向密封,省略了普通回转式换热设备的外壳、转子端面隔板、转子周向密封件等部件,使得设备结构变得非常简单;本技术提供的回转式换热设备稳定性和灵活性好,不会发生蘑菇状变形,不会出现设备卡死的情况;本技术提供的回转式换热设备从根本上解决了漏风问题,即使在设备长时间运行后也基本不漏风;本技术提供的回转式换热设备运行阶段基本不需要进行维护;本技术提供的回转式换热设备制造成本低,安装成本低,拆装过程简单、快捷,相比于传统回转式换热器,二者的拆装难度完全不是一个等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回转式换热设备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位放大图;图3是实施例2中回转式换热设备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位放大图;图5是实施例3中回转式换热设备的局部(对应图1中的A部位)放大图;图6是实施例4中回转式换热设备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以下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原理及其核心思想,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针对本技术进行的改进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一种回转式换热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它包括可随轴1转动的筒体,分别设置在筒体上方和下方的静子,以及位于筒体与静子连接部位的密封元件;筒体包括同轴设置的中心筒2和外筒6,中心筒2与外筒6通过多块间隔布置的径向隔板固定连接,并在由中心筒2、外筒6和径向隔板围合成的空间内设置有换热元件模块3,筒体下方的静子被轴向限位支撑在梁7上。筒体上方的静子包括内环51和外环53,内环51与外环53通过扇形压板52固定连接;筒体下方的静子包括内环81和外环83,内环81与外环83通过扇形压板52固定连接。其中,中心筒2、外筒6与径向隔板采用全焊接(满焊)连接,内环、外环与扇形压板也采用全焊接连接。位于筒体内径向隔板两侧的空间为相邻隔仓,密封元件可以采用压装在扇形板与径向隔板连接部位的柔性密封板,其作用之一是为了防止相邻隔仓相互漏风。如果扇形压板采用具有密封性能的薄金属板或者柔性压板,扇形压板本身也可以作为密封元件。本实施例中,采用外驱动筒体运行的方式实现筒体绕轴1转动,具体地,沿筒体的外筒6外壁环向设置有齿部一11,驱动机构输出端的齿部二与齿部一11相啮合,驱动机构运行时带动筒体绕轴1转动。其中,齿部一11为环向设置在外筒6外壁并与外筒6一体成型的齿,齿部二为齿轮。驱动机构运行时带动齿部二动作,通过齿部二将驱动力传递给齿部一11,进而带动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式换热设备,包括可随轴(1)转动的筒体,分别设置在筒体上方和下方的静子,以及位于筒体与静子连接部位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筒体包括同轴设置的中心筒(2)和外筒(6),中心筒(2)与外筒(6)通过多块间隔布置的径向隔板固定连接,在由中心筒(2)、外筒(6)和径向隔板围合成的空间内设置有换热元件模块(3),且筒体下方的静子被轴向限位支撑在梁(7)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式换热设备,包括可随轴(1)转动的筒体,分别设置在筒体上方和下方的静子,以及位于筒体与静子连接部位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筒体包括同轴设置的中心筒(2)和外筒(6),中心筒(2)与外筒(6)通过多块间隔布置的径向隔板固定连接,在由中心筒(2)、外筒(6)和径向隔板围合成的空间内设置有换热元件模块(3),且筒体下方的静子被轴向限位支撑在梁(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采用外驱动筒体运行的方式实现
筒体绕轴(1)转动,或者采用驱动中心筒(2)运行的方式实现筒体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沿筒体的外筒(6)外壁环向设置有齿部一(11),驱动机构输出端的齿部二与齿部一(11)相啮合,驱动机构运行时带动筒体绕轴(1)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转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齿部一(11)为齿圈或者设置在外筒(6)外壁并与外筒(6)一体成型的齿,齿部二为齿轮或柔性闭环齿条。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回转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键
申请(专利权)人:王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