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套管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775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套管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属于管壳式换热器技术领域。它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为圆筒状,所述壳体(1)两端均设置有管板装置(2),所述管板装置(2)顶部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所述管板装置(2)两端均设置有管箱(4),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外换热管(5),所述外换热管(5)内设置有内换热管(6);所述内换热管(6)外表面设置有泄流通道(7),所述泄流通道(7)为交叉网状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在管板与换热管的接头或者换热管的破裂引起管程和壳程中介质相互之间的泄露而失效时避免引起系统停机、介质污染、甚至发生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套管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管壳式换热器
,特别涉及一种双套管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力、化工、食品等行业,用来对液体介质冷却所使用的管板式换热器都是传统产品,管壳式换热器由管程和壳程构成,通过换热管的传热,实现管程和壳程内的不同温度的介质相互热量交换。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换热器的质量问题中,70—80%是管束中的管板与换热管的接头或者换热管的破裂引起管程和壳程中介质相互之间的泄露而失效,并且管程和壳程之间的不同介质的相互泄露,会引起系统停机、介质污染、甚至发生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或经济损失。专利公开号为CN20777917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管板式换热器,该技术通过在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处分别设置有温度计和压力表,可以检测冷却介质的温度和压差,从而消除了安全隐患,但是并不能有效的在管板与换热管的接头或者换热管的破裂引起管程和壳程中介质相互之间的泄露而失效时避免引起系统停机、介质污染、甚至发生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问题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双套管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可以有效的在管板与换热管的接头或者换热管的破裂引起管程和壳程中介质相互之间的泄露而失效时避免引起系统停机、介质污染、甚至发生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套管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圆筒状,所述壳体两端均设置有管板装置,所述管板装置顶部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管板装置两端均设置有管箱,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外换热管,所述多个外换热管内均设置有内换热管;所述内换热管外表面设置有泄流通道,所述泄流通道为交叉网状的凹槽;所述管板装置包括外管板和内管板,所述外管板为U型结构,所述外管板与内管板连接,内部形成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为密封检测腔,所述密封检测腔与管板装置顶部的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外换热管连接内管板,所述内换热管连接外管板;所述外换热管的长度小于内换热管的长度;所述凹槽为V型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内管板外表面设置的泄流通道,在内换热管或外换热管有破裂时,介质会通过泄流通道进入两端的密封检测腔,管板装置顶部设置的压力传感器会对密封检测腔内产生的压力变化进行实时警报,从而避免换热管及管板接头的泄漏而使管程和壳程两种介质的串通发生的事故及经济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双套管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换热管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泄流通道的放大示意图;其中:1壳体、2管板装置、3压力传感器、4管箱、5外换热管、6内换热管、7泄流通道、8外管板、9内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加以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双套管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为圆筒状,所述壳体1两端均设置有管板装置2,所述管板装置2顶部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所述管板装置2两端均设置有管箱4,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多个外换热管5,所述多个外换热管5内均设置有内换热管6;所述内换热管6外表面设置有泄流通道7,所述泄流通道7为交叉网状的凹槽;所述管板装置2包括外管板8和内管板9,所述外管板8为U型结构,所述外管板8与内管板9连接,内部形成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为密封检测腔,所述密封检测腔与管板装置2顶部的压力传感器3连接;所述外换热管5通过胀接或胀焊并用连接内管板9,所述内换热管6通过胀接或胀焊并用连接外管板8;所述外换热管5的长度小于内换热管6的长度;所述凹槽为V型凹槽。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内换热管6外表面设置的泄流通道7,在内换热管6或外换热管5有破裂时,介质会通过泄流通道7进入两端的密封检测腔,管板装置2顶部设置的压力传感器3会对密封检测腔内产生的压力变化进行实时警报,从而避免换热管及管板接头的泄漏而使管程和壳程两种介质的串通发生的事故及经济损失。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套管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为圆筒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两端均设置有管板装置(2),所述管板装置(2)顶部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所述管板装置(2)两端均设置有管箱(4),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多个外换热管(5),所述多个外换热管(5)内均设置有内换热管(6);/n所述内换热管(6)外表面设置有泄流通道(7),所述泄流通道(7)为交叉网状的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套管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为圆筒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两端均设置有管板装置(2),所述管板装置(2)顶部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所述管板装置(2)两端均设置有管箱(4),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多个外换热管(5),所述多个外换热管(5)内均设置有内换热管(6);
所述内换热管(6)外表面设置有泄流通道(7),所述泄流通道(7)为交叉网状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套管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板装置(2)包括外管板(8)和内管板(9),所述外管板(8)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金礼江小清陈健姚岳峰吴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