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白型蒸发空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773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消白型蒸发空冷器,包括蒸发空冷器本体和设置在蒸发空冷器本体顶部的除雾装置,除雾装置包括上下贯通的围挡和设置在围挡上并将围挡外部空气抽入围挡内的干式空冷器,干式空冷器具有第一软水进口和第一软水出口,蒸发空冷器本体具有第二软水进口和第二软水出口,干式空冷器的第一软水出口与蒸发空冷器本体的第二软水进口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干式空冷器对热软水提前换热,产生的干热空气对蒸发式空冷器产生的饱和湿空气进行混合加热,使得排出的空气为不饱和湿空气,降低了混合空气形成白雾的可能,并且软水经过干式空冷器和蒸发式空冷器的两次换热降温,减少了冷却水的蒸发水量,降温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白型蒸发空冷器
本技术涉及冷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消白型蒸发空冷器。
技术介绍
蒸发空冷器循环冷却水系统在冶金、石化、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都有应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炼铁高炉开始应用闭式空冷循环水系统,对防腐、减轻结垢,从而提高换热装置和设备的运行效率与使用寿命均有明显效果。高炉回来的热软水(55℃)被换热器冷却后,经升压再送高炉使用;而冷却水通过换热器后温度升高,送冷却塔降温,降温后经加压再作为作冷却介质使用。但是,蒸发式空冷器从顶部的风筒出口排出的饱和湿空气预冷形成白雾,不仅影响视线,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假象。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白型蒸发空冷器,其具有减少蒸发空冷器排出的混合空气形成白雾的可能的特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消白型蒸发空冷器,包括蒸发空冷器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蒸发空冷器本体顶部的除雾装置,所述除雾装置包括上下贯通的围挡和设置在所述围挡上并将围挡外部空气抽入围挡内的干式空冷器,蒸发空冷器的风筒出口位于围挡内;所述干式空冷器具有第一软水进口和第一软水出口,所述蒸发空冷器本体具有第二软水进口和第二软水出口,所述干式空冷器的第一软水出口与所述蒸发空冷器本体的第二软水进口相连接。进一步,所述围挡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干式空冷器。进一步,所述干式空冷器包括进口管箱、出口管箱、换热管束、管板和若干个轴流风机,所述第一软水进口与所述进口管箱连接,所述第一软水出口与所述出口管箱相连接。进一步,所述换热管束为双金属翅片换热管束。进一步,所述蒸发空冷器本体包括箱体、若干个主风机、换热主机、喷淋装置、水箱和进风百叶,所述主风机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风筒出口内,所述换热主机分别与所述第二软水进口和第二软水出口相连接,所述喷淋装置和所述水箱分别设置在所述换热主机的上方和下方,所述进风百叶设置在换热主机下方的箱体侧壁上。进一步,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换热主机上方的喷淋头,所述蒸发空冷器本体还包括设置在箱体侧部的喷淋水泵,所述喷淋水泵的进口与所述水箱相连接,所述喷淋水泵的出口与所述喷淋头相连。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消白型蒸发空冷器,热软水通过所述第一软水进口进入至所述干式空冷器中,外界的干冷空气在所述干式空冷器的作用下进入至所述围挡内,同时对热软水进行降温,干冷空气经过干式空冷器的换热成为干热空气。经过干式空冷器降温的热软水通过所述第一软水出口进入至所述第二软水进口中,所述蒸发式空冷器对热软水进行二次降温,降温后的软水通过所述第二软水出口排出。蒸发空冷器中顶部的风筒出口排出饱和湿空气,饱和湿空气与所述除雾装置中的干热空气在围挡内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后围挡顶部排出的空气为不饱和湿空气,减少了排出混合空气形成白雾的可能,从而起到减少蒸发式空冷器的排出的白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干式空冷器对热软水提前换热,产生的干热空气对蒸发空冷器产生的饱和湿空气进行混合加热,使得排出的空气为不饱和湿空气,降低了混合空气形成白雾的可能,并且软水经过干式空冷器和蒸发空冷器的两次换热降温,减少了冷却水的蒸发水量,降温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一种消白型蒸发空冷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使用时的空气流向图。图中:蒸发空冷器本体1;箱体11;主风机12;换热主机13;第二软水进口131;第二软水出口141;喷淋头15;喷淋水泵16;水箱17;补水口171;溢流口172;排污口173;进风百叶18;除雾装置2;围挡21;进口管箱31;出口管箱32;换热管束33;轴流风机34;第一软水进口35;第一软水出口3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至图5所示,其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消白型蒸发空冷器,包括蒸发空冷器本体1和设置在所述蒸发空冷器本体1顶部的除雾装置2,所述除雾装置2包括上下贯通的围挡21和设置在所述围挡21上并将围挡21外部空气抽入围挡21内的干式空冷器,蒸发空冷器的风筒出口位于围挡21内;所述干式空冷器具有第一软水进口35和第一软水出口36,所述蒸发空冷器本体1具有第二软水进口131和第二软水出口141,所述干式空冷器的第一软水出口36与所述蒸发空冷器本体1的第二软水进口131相连接。这样,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消白型蒸发空冷器,热软水通过所述第一软水进口35进入至所述干式空冷器中,外界的干冷空气在所述干式空冷器的作用下进入至所述围挡21内,同时对热软水进行降温,干冷空气经过干式空冷器的换热成为干热空气。经过干式空冷器降温的热软水通过所述第一软水出口36进入至所述第二软水进口131中,所述蒸发式空冷器对热软水进行二次降温,降温后的软水通过所述第二软水出口141排出。蒸发空冷器中顶部的风筒出口排出饱和湿空气,饱和湿空气与所述除雾装置2中的干热空气在围挡21内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后围挡21顶部排出的空气为不饱和湿空气,减少了排出混合空气形成白雾的可能,从而起到减少蒸发式空冷器的排出的白雾。优选地,所述围挡21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干式空冷器,外界干冷空气通过对称设置的两组干式空冷器由围挡21外至围挡21内进风,围挡21内的空气分布更加平衡。设置两组干式空冷器能够将热软水一分为二分别进行降温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优选地,所述干式空冷器包括进口管箱31、出口管箱32、换热管束33、管板和若干个轴流风机34,所述第一软水进口35与所述进口管箱31连接,所述第一软水出口36与所述出口管箱32相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束33为双金属翅片换热管束33。换热管束33与所述进口管箱31和出口管箱32相连接,所述轴流风机34将围挡21外的干冷空气吸入至围挡21内与干式空冷器内的热软水进行换热,对风筒出口排出的饱和湿空气进行混合形成不饱和湿空气。优选地,所述蒸发空冷器本体1包括箱体11、若干个主风机12、换热主机13、喷淋装置、水箱17和进风百叶18,所述主风机12设置在所述箱体11顶部的风筒出口内,所述换热主机13分别与所述第二软水进口131和第二软水出口141相连接,所述喷淋装置和所述水箱17分别设置在所述换热主机13的上方和下方,所述进风百叶18设置在换热主机13下方的箱体11侧壁上。优选地,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换热主机13上方的喷淋头15,所述蒸发空冷器本体1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1侧部的喷淋水泵16,所述喷淋水泵16的进口与所述水箱17相连接,所述喷淋水泵16的出口与所述喷淋头15相连。更进一步,所述水箱17上设置有补水口171、溢流口172和排污口173。所述喷淋水泵16抽取水箱17中的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白型蒸发空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空冷器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蒸发空冷器本体顶部的除雾装置,所述除雾装置包括上下贯通的围挡和设置在所述围挡上并将围挡外部空气抽入围挡内的干式空冷器,蒸发空冷器的风筒出口位于围挡内;所述干式空冷器具有第一软水进口和第一软水出口,所述蒸发空冷器本体具有第二软水进口和第二软水出口,所述干式空冷器的第一软水出口与所述蒸发空冷器本体的第二软水进口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白型蒸发空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空冷器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蒸发空冷器本体顶部的除雾装置,所述除雾装置包括上下贯通的围挡和设置在所述围挡上并将围挡外部空气抽入围挡内的干式空冷器,蒸发空冷器的风筒出口位于围挡内;所述干式空冷器具有第一软水进口和第一软水出口,所述蒸发空冷器本体具有第二软水进口和第二软水出口,所述干式空冷器的第一软水出口与所述蒸发空冷器本体的第二软水进口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白型蒸发空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干式空冷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消白型蒸发空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空冷器包括进口管箱、出口管箱、换热管束、管板和若干个轴流风机,所述第一软水进口与所述进口管箱连接,所述第一软水出口与所述出口管箱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峰灿胡腾庆林东杰许旺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立信换热设备制造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