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散热的模组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65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高效散热的模组灯,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两端分别与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连接的连接板,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有与下壳体通过铆接固定的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多个散热件,每个散热件的两侧分别弯折向下延伸形成第一散热侧板和第二散热侧板,散热件、第一散热侧板、第二散热侧板及下壳体的上表面围绕形成散热风道;下壳体由铝材料制成。采用铆接固定的方式及由铝材料制成的下壳体,降低了生产成本,下壳体与散热组件通过铆接固定连接的方式,结构稳定性强,提高散热效率,采用铝材料制成的下壳体,具有较强的导热性能,也使整体的模组灯变得轻盈;散热组件包括多个散热件的设计,有效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散热的模组灯
本技术涉及灯具
,尤其是指一种高效散热的模组灯。
技术介绍
目前,模组灯在工作过程中发热量大,需要及时散热,而现有的散热结构一般采用压铸外壳、鳍片外壳或冷煅外壳与散热片进行搭配,压铸外壳虽制造的外壳结构强度高,但其高昂的生产成本以及厚重的重量,使客户难以接受,也难以运输,鳍片外壳虽然散热效率有所提高,但其加工生产工艺仍难以满足高效散热的要求,冷煅外壳虽然具备高效散热的要求,但其高昂的价格使广大客户难以承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的高效散热的模组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高效散热的模组灯,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两端分别与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有与下壳体通过铆接固定的散热组件,该散热组件包括多个散热件,每个散热件的两侧分别弯折向下延伸形成第一散热侧板和第二散热侧板,所述散热件、第一散热侧板、第二散热侧板以及下壳体的上表面围绕形成散热风道;所述下壳体由铝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下表面设有电路板以及开设有用于容置电路板的容置腔,所述电路板焊接有多个灯体。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侧板的底部设有用于与下壳体铆接固定的安装板。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设有定位凸起,所述第一散热侧板和安装板均开设有与定位凸起对应的定位缺口。优选的,所述散热件开设有第一散热槽,所述上壳体开设有与第一散热槽对应的第二散热槽。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侧板与第二散热侧板均开设有第三散热槽,所述连接板开设有与第二散热槽对应的第四散热槽。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均设有加固板。优选的,所述散热件阵列布置于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优选的,所述连接板装设有第一接线头,所述下壳体装设有与第一接线头配合使用的第二接线头,位于首端和/或末端的散热件、第一散热侧板以及第二散热侧板均开设有用于供线体通过的避让缺口。优选的,所述连接板装设有吊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散热的模组灯,在实际应用中,模组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在下壳体上集聚并传递至散热组件,使散热组件形成高温区域,当气流流入各散热风道并带走热量时,散热组件的温度降低,此时灯具产生的热量向散热组件内补充,通过这样的气流往复流动,实现了对灯具的散热。采用铆接固定的方式以及铝材料制成的下壳体,降低了生产成本,下壳体与散热组件通过铆接固定连接的方式,使二者固定连接结构更为紧密,下壳体上热量能够更快的传递至散热组件上,提高了散热效率,采用铝材料制成的下壳体,具有较强的导热性能,进一步的提高散热效率,也使整体的模组灯变得轻盈,便于运载;散热组件包括多个散热件的设计,使散热组件具有多个散热风道,从而有效提高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高效散热的模组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高效散热的模组灯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高效散热的模组灯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高效散热的模组灯中散热件、第一散热侧板和第二散热侧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高效散热的模组灯散热件、第一散热侧板和第二散热侧板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5所示,高效散热的模组灯,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以及两端分别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2固定连接的连接板3,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设有与下壳体2通过铆接固定的散热组件4,该散热组件4包括多个散热件40,每个散热件40的两侧分别弯折向下延伸形成第一散热侧板41和第二散热侧板42,所述散热件40、第一散热侧板41、第二散热侧板42以及下壳体2的上表面围绕形成散热风道43;所述下壳体2由铝材料制成。在实际应用中,模组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在下壳体2上集聚并传递至散热组件4,使散热组件4形成高温区域,当气流流入各散热风道43并带走热量时,散热组件4的温度降低,此时灯具产生的热量向散热组件4内补充,通过这样的气流往复流动,实现了对灯具的散热。采用铆接固定的方式以及铝材料制成的下壳体2,降低了生产成本,下壳体2与散热组件4通过铆接固定连接的方式,使二者固定连接结构更为紧密,下壳体2上热量能够更快的传递至散热组件4上,提高了散热效率,采用铝材料制成的下壳体2,具有较强的导热性能,进一步的提高散热效率,也使整体的模组灯变得轻盈,便于运载;散热组件4包括多个散热件40的设计,使散热组件4具有多个散热风道43,从而有效提高散热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2的下表面设有电路板20以及开设有用于容置电路板20的容置腔21,所述电路板20焊接有多个灯体22。容置腔21的设计,使安装后的灯体22不会形成外凸,对灯体22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侧板41的底部设有用于与下壳体2铆接固定的安装板44。优选的,下壳体2与安装板44通过铆钉进行铆接固定,这样固定安装后的下壳体2与安装板44之间的连接结构紧密,使下壳体2上热量能够更快的传递至散热组件4上,提高了散热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2的上表面设有定位凸起23,所述第一散热侧板41和安装板44均开设有与定位凸起23对应的定位缺口45。定位凸起23与定位缺口45用于保证散热组件4安装位置的精确性,实用性强。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40开设有第一散热槽46,所述上壳体1开设有与第一散热槽46对应的第二散热槽10。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散热槽46与第二散热槽10形成了另一散热通道,气流从第二散热槽10内进入至第一散热槽46内,并带走此处的热量,进一步提高对模组灯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侧板41与第二散热侧板42均开设有第三散热槽47,所述连接板3开设有与第二散热槽10对应的第四散热槽30。在实际应用中,第四散热槽30与第三散热槽47形成了另一散热通道,气流从第四散热槽30内进入至第三散热槽47内,并带走此处的热量,进一步提高对模组灯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3的两侧均设有加固板31。优选的,位于散热组件4一端的连接板3上的加固板31与散热组件4一端的侧面抵靠,位于散热组件4另一端的连接板3上的加固板31与散热组件4另一端的侧面抵靠;加固板31的设计用于提高了连接板3的安装稳固度,以避免连接板3受到碰撞而导致损坏或结构失效的现象发生。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40阵列布置于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阵列布置的设计使各散热件40布局结构更为紧凑,也保证了散热组件4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3装设有第一接线头32,所述下壳体2装设有与第一接线头32配合使用的第二接线头24,位于首端和/或末端的散热件40、第一散热侧板41以及第二散热侧板42均开设有用于供线体通过的避让缺口48。优选的,第一接线头3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效散热的模组灯,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以及两端分别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2)固定连接的连接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设有与下壳体(2)通过铆接固定的散热组件(4),该散热组件(4)包括多个散热件(40),每个散热件(40)的两侧分别弯折向下延伸形成第一散热侧板(41)和第二散热侧板(42),所述散热件(40)、第一散热侧板(41)、第二散热侧板(42)以及下壳体(2)的上表面围绕形成散热风道(43);所述下壳体(2)由铝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散热的模组灯,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以及两端分别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2)固定连接的连接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设有与下壳体(2)通过铆接固定的散热组件(4),该散热组件(4)包括多个散热件(40),每个散热件(40)的两侧分别弯折向下延伸形成第一散热侧板(41)和第二散热侧板(42),所述散热件(40)、第一散热侧板(41)、第二散热侧板(42)以及下壳体(2)的上表面围绕形成散热风道(43);所述下壳体(2)由铝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的模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的下表面设有电路板(20)以及开设有用于容置电路板(20)的容置腔(21),所述电路板(20)焊接有多个灯体(2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散热的模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侧板(41)的底部设有用于与下壳体(2)铆接固定的安装板(4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散热的模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的上表面设有定位凸起(23),所述第一散热侧板(41)和安装板(44)均开设有与定位凸起(23)对应的定位缺口(45)。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宝萍刘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蓝一和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