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塑胶管道连接件,包括中间管、内套管一、外套管一、管道一、密封环一、压紧管一、内套管二、外套管二、管道二、密封环二、压紧管二;内套管一与内套管二分别固定在中间管两端;外套管一套设在内套管一外部;外套管一与内套管一之间形成环形腔一;管道一管口外翻伸入环形腔一内;密封环一设置在环形腔一内;压紧管一由内筒一与套设在内筒一外的外筒一构成;外套管二套设在内套管二外部;外套管二与内套管二之间形成环形腔二;管道二管口外翻伸入环形腔二内;密封环二设置在环形腔二内;压紧管二由内筒二与套设在内筒二外的外筒二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抵抗外力拉扯或扭动,接头牢固稳定,不易松动或脱落,密封性好,不易漏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管道连接件
本技术属于管道连接
,具体涉及一种塑胶管道连接件。
技术介绍
塑胶管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工厂中经常使用,现有的塑胶管道连接时,通常在两个管道之间接入一个接头,连接前先分别将管道口与接头口加热软化后马上对接,待连接处冷却后即完成两管道的连接,但该种连接方式存在以下不足:采用上述方式连接的管道,在受到外力拉动或扭动下,接头处非常容易裂开,导致松动或脱落,进而使接头处漏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抵抗外力拉扯或扭动,避免接头松动或脱落,密封性好,不易漏水的塑胶管道连接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塑胶管道连接件,包括中间管、内套管一、外套管一、管道一、密封环一、压紧管一、内套管二、外套管二、管道二、密封环二、压紧管二;所述内套管一与内套管二分别固定在中间管两端并与中间管连通;所述外套管一套设在内套管一外部,在外套管一内外壁都设有螺纹;外套管一与内套管一之间形成环形腔一;所述环形腔一靠近中间管一侧封闭并固定在中间管上,远离中间管一侧开口;所述管道一管口外翻套设在内套管一上并伸入环形腔一内;所述密封环一设置在环形腔一内并与管道一管口外翻处接触;所述压紧管一由内筒一与套设在内筒一外的外筒一构成,内筒一与外筒一之间形成环形腔三;环形腔三靠近中间管一侧开口,远离中间管一侧封闭;所述内筒一套设在管道一外并螺旋伸入环形腔一内与密封环一压紧配合,内筒一的外壁与外套管一内壁螺纹配合;所述外筒一套设在外套管一外壁上并与外套管一外壁螺纹配合;所述外套管二套设在内套管二外部,在外套管二内外壁都设有螺纹;外套管二与内套管二之间形成环形腔二;所述环形腔二靠近中间管一侧封闭并固定在中间管上,远离中间管一侧开口;所述管道二管口外翻套设在内套管二上并伸入环形腔二内;所述密封环二设置在环形腔二内并与管道二管口外翻处接触;所述压紧管二由内筒二与套设在内筒二外的外筒二构成,内筒二与外筒二之间形成环形腔四;环形腔四靠近中间管一侧开口,远离中间管一侧封闭;所述内筒二套设在管道二外并螺旋伸入环形腔二内与密封环二压紧配合,内筒二的外壁与外套管二内壁螺纹配合;所述外筒二套设在外套管二外壁上并与外套管二外壁螺纹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塑胶管道连接件还包括密封环三与密封环四;所述密封环三设置在环形腔三内并与外套管一压紧配合;所述密封环四设置在环形腔四内并与外套管二压紧配合。进一步地,在内套管一与内套管二外壁设有多条环形凸起。进一步地,在压紧管一的外筒一外壁以及压紧管二的外筒二外壁都设有防滑纹。进一步地,压紧管一内筒一内壁以及压紧管二内筒二内壁都由靠近中间管方向朝向远离中间管方向倾斜,倾斜度为0.5-1°,相当于压紧管一内筒一内径以及压紧管二内筒二内径由靠近中间管方向朝向远离中间管方向逐渐变小。本技术能有效抵抗外力拉扯或扭动,接头牢固稳定,不易松动或脱落,密封性好,不易漏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塑胶管道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中间管、2-内套管一、3-外套管一、4-环形腔一、5-管道一、6-密封环一、7-压紧管一、8-内筒一、9-外筒一、10-环形腔三、11-密封环三、12-内套管二、13-外套管二、14-环形腔二、15-管道二、16-密封环二、17-压紧管二、18-内筒二、19-外筒二、20-环形腔四、21-密封环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塑胶管道连接件,包括中间管1、内套管一2、外套管一3、管道一5、密封环一11、压紧管一7、内套管二12、外套管二13、管道二15、密封环二16、压紧管二17;所述内套管一2与内套管二12分别固定在中间管1两端并与中间管1连通;所述外套管一3套设在内套管一2外部,在外套管一3内外壁都设有螺纹;外套管一3与内套管一2之间形成环形腔一4;所述环形腔一4靠近中间管1一侧封闭并固定在中间管1上,远离中间管1一侧开口;所述管道一5管口外翻套设在内套管一2上并伸入环形腔一4内;所述密封环一6设置在环形腔一4内并与管道一5管口外翻处接触;所述压紧管一7由内筒一8与套设在内筒一8外的外筒一9构成,内筒一8与外筒一9之间形成环形腔三10;环形腔三10靠近中间管1一侧开口,远离中间管1一侧封闭;所述内筒一8套设在管道一5外并螺旋伸入环形腔一4内与密封环一6压紧配合,内筒一8的外壁与外套管一3内壁螺纹配合;所述外筒一9套设在外套管一3外壁上并与外套管一3外壁螺纹配合;所述外套管二13套设在内套管二12外部,在外套管二13内外壁都设有螺纹;外套管二13与内套管二12之间形成环形腔二14;所述环形腔二14靠近中间管1一侧封闭并固定在中间管1上,远离中间管1一侧开口;所述管道二15管口外翻套设在内套管二12上并伸入环形腔二14内;所述密封环二16设置在环形腔二14内并与管道二15管口外翻处接触;所述压紧管二17由内筒二18与套设在内筒二18外的外筒二19构成,内筒二18与外筒二19之间形成环形腔四20;环形腔四20靠近中间管1一侧开口,远离中间管1一侧封闭;所述内筒二18套设在管道二15外并螺旋伸入环形腔二20内与密封环二21压紧配合,内筒二18的外壁与外套管二13内壁螺纹配合;所述外筒二19套设在外套管二13外壁上并与外套管二13外壁螺纹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塑胶管道连接件还包括密封环三11与密封环四21;所述密封环三11设置在环形腔三10内并与外套管一3压紧配合;所述密封环四21设置在环形腔四20内并与外套管二13压紧配合。进一步地,在内套管一2与内套管二12外壁设有多条环形凸起。进一步地,在压紧管一7的外筒一9外壁以及压紧管二17的外筒二19外壁都设有防滑纹。进一步地,压紧管一7内筒一8内壁以及压紧管二17内筒二18内壁都由靠近中间管1方向朝向远离中间管1方向倾斜,倾斜度为0.5-1°,相当于压紧管一7内筒一8内径以及压紧管二17内筒二18内径由靠近中间管1方向朝向远离中间管1方向逐渐变小。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连接管道一5与管道二15。连接步骤如下:a.将压紧管一7的内筒一8套设在管道一5外,并向外侧滑开,露出管道一5管口;将压紧管二17的内筒二18套设在管道二15外,并向外侧滑开,露出管道二15管口。b.分别将管道一5与管道二15的管口用烤灯等加热软化后,将管道一5与管道二15的管口外翻,外翻部位的长度要等于或小于环形腔一4与环形腔二14腔体厚度。c.将管道一5套设在内套管一2外并使管道一5的外翻管口插入环形腔一4内;将管道二15套设在内套管二12外并使管道一15的外翻管口插入环形腔二14内。d.握住压紧管一7外筒一9外壁朝着靠近中间管1方向拧动,直至内筒一8完全旋入环形腔一4内压紧密封环一6,同时压紧管一7外筒一8被旋入环形腔三10内压紧密封环三11。e.握住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胶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管、内套管一、外套管一、管道一、密封环一、压紧管一、内套管二、外套管二、管道二、密封环二、压紧管二;所述内套管一与内套管二分别固定在中间管两端并与中间管连通;所述外套管一套设在内套管一外部,在外套管一内外壁都设有螺纹;外套管一与内套管一之间形成环形腔一;所述环形腔一靠近中间管一侧封闭并固定在中间管上,远离中间管一侧开口;所述管道一管口外翻套设在内套管一上并伸入环形腔一内;所述密封环一设置在环形腔一内并与管道一管口外翻处接触;所述压紧管一由内筒一与套设在内筒一外的外筒一构成,内筒一与外筒一之间形成环形腔三;环形腔三靠近中间管一侧开口,远离中间管一侧封闭;所述内筒一套设在管道一外并螺旋伸入环形腔一内与密封环一压紧配合,内筒一的外壁与外套管一内壁螺纹配合;所述外筒一套设在外套管一外壁上并与外套管一外壁螺纹配合;所述外套管二套设在内套管二外部,在外套管二内外壁都设有螺纹;外套管二与内套管二之间形成环形腔二;所述环形腔二靠近中间管一侧封闭并固定在中间管上,远离中间管一侧开口;所述管道二管口外翻套设在内套管二上并伸入环形腔二内;所述密封环二设置在环形腔二内并与管道二管口外翻处接触;所述压紧管二由内筒二与套设在内筒二外的外筒二构成,内筒二与外筒二之间形成环形腔四;环形腔四靠近中间管一侧开口,远离中间管一侧封闭;所述内筒二套设在管道二外并螺旋伸入环形腔二内与密封环二压紧配合,内筒二的外壁与外套管二内壁螺纹配合;所述外筒二套设在外套管二外壁上并与外套管二外壁螺纹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管、内套管一、外套管一、管道一、密封环一、压紧管一、内套管二、外套管二、管道二、密封环二、压紧管二;所述内套管一与内套管二分别固定在中间管两端并与中间管连通;所述外套管一套设在内套管一外部,在外套管一内外壁都设有螺纹;外套管一与内套管一之间形成环形腔一;所述环形腔一靠近中间管一侧封闭并固定在中间管上,远离中间管一侧开口;所述管道一管口外翻套设在内套管一上并伸入环形腔一内;所述密封环一设置在环形腔一内并与管道一管口外翻处接触;所述压紧管一由内筒一与套设在内筒一外的外筒一构成,内筒一与外筒一之间形成环形腔三;环形腔三靠近中间管一侧开口,远离中间管一侧封闭;所述内筒一套设在管道一外并螺旋伸入环形腔一内与密封环一压紧配合,内筒一的外壁与外套管一内壁螺纹配合;所述外筒一套设在外套管一外壁上并与外套管一外壁螺纹配合;所述外套管二套设在内套管二外部,在外套管二内外壁都设有螺纹;外套管二与内套管二之间形成环形腔二;所述环形腔二靠近中间管一侧封闭并固定在中间管上,远离中间管一侧开口;所述管道二管口外翻套设在内套管二上并伸入环形腔二内;所述密封环二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封礼,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安顺市平坝区辉腾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