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固定结构及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478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缆固定结构及风扇,线缆固定结构,包括:底座,底座设有第一过线孔,且底座包括第一压线部;及固线体,固线体与底座固定连接,固线体设有与第一压线部间隔相对的第二压线部;其中,第一压线部与第二压线部之间设置有绕线柱,绕线柱用于供线缆缠绕、并使线缆压在第一压线部与第二压线部之间。上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应用于风扇时,连接着电机的线缆用于穿过第一过线孔并放在风扇外。而由于线缆被压在第一压线部与第二压线部之间,可以实现线缆的固定。另外,又由于线缆中被压在第一压线部与第二压线部之间的部分又缠绕在绕线柱上,能够使线缆进一步被固定,避免人员在拉扯电缆时,线缆与电机的连接处发生松动,提高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固定结构及风扇
本技术涉及风扇
,特别是涉及一种线缆固定结构及风扇。
技术介绍
目前,风扇因为结构的限制或者为了保证美观,一般会选择从其底部伸出电源线,而由于外露于风扇的电源线一般会比较长,人员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拉扯到电源线。而在传统的风扇中,电源线一旦被拉扯,很容易出现松动而出现安全隐患,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线缆固定结构及风扇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线缆固定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有用于供线缆穿过的第一过线孔,且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压线部;及固线体,所述固线体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固线体设有与所述第一压线部间隔相对的第二压线部;其中,所述第一压线部与所述第二压线部之间设置有绕线柱,所述绕线柱用于供所述线缆缠绕、并使所述线缆压在所述第一压线部与所述第二压线部之间。上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应用于风扇时,连接着电机的线缆用于穿过第一过线孔并放在风扇外。而由于线缆被压在第一压线部与第二压线部之间,可以实现线缆的固定。另外,又由于线缆中被压在第一压线部与第二压线部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所述底座设有用于供线缆穿过的第一过线孔,且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压线部;及/n固线体,所述固线体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固线体设有与所述第一压线部间隔相对的第二压线部;/n其中,所述第一压线部与所述第二压线部之间设置有绕线柱,所述绕线柱用于供所述线缆缠绕、并使所述线缆压在所述第一压线部与所述第二压线部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有用于供线缆穿过的第一过线孔,且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压线部;及
固线体,所述固线体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固线体设有与所述第一压线部间隔相对的第二压线部;
其中,所述第一压线部与所述第二压线部之间设置有绕线柱,所述绕线柱用于供所述线缆缠绕、并使所述线缆压在所述第一压线部与所述第二压线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线部靠近所述第二压线部的一侧设有第一过盈凸起,所述第一过盈凸起用于与所述线缆过盈配合;
和/或所述第二压线部靠近所述第一压线部的一侧设有第二过盈凸起,所述第二过盈凸起用于与所述线缆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线体上设有第一限位口,所述第一限位口用于供所述线缆穿过、并与所述线缆限位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口开设于所述第二压线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线体还设有定位缺口,所述第一压线部插入所述定位缺口中、以使所述固线体与所述底座定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线部连接在所述第一过线孔的孔壁上,所述固线体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余良黄雪珍刘哲白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