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消防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22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消防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携带的消防泵,包括消防泵本体、底座以及万向轮,消防泵本体固定设置在底座上,底座的下端面固定安装多组万向轮,底座的右侧固定设置有L形推杆,且底座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吸盘以及立管,L形推杆伸入空腔内并与立管的顶部固定连接,立管的下端贯穿空腔的底壁并与吸盘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利用L形推杆既能便于将设备整体进行推移,还能对立管以及吸盘起到支撑的效果,而利用吸盘能够将底座稳定于某一特定位置,便于进行后期装配工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携带的消防泵
本技术涉及消防安全设备
,具体为一种便于携带的消防泵。
技术介绍
目前,消防水泵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分为不同的种类以它全密封、无泄漏、耐腐蚀之特点,广泛用于环保、水处理、消防等部门用来抽送各类液体,是创建无泄漏、无污染文明车间、文明工厂的理想用泵用与消防系统的。泵类型都差不多的,只是扬程和流量有不同。现有技术中专利编号为CN201721682281.9的中国专利提出一种便于移动的消防泵,该装置通过阻尼减震器的设置,起到了很好的避震作用,使整个设备更加的稳定,通过拉环和推杆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在使用消防泵时可以节省体力,通过万向轮的设置,虽然设备在移动时更加便捷,利于携带,但依然存在下列问题:万向轮虽然便于对设备进行移动,但同时会在造成设备在使用过程滑动,很难保持稳定性,从而后期很难将设备与相关的部件如喷枪以及水源装配连接,因此还有待改进。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携带的消防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消防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的消防泵,包括消防泵本体、底座以及万向轮,所述消防泵本体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的下端面固定安装多组万向轮,所述底座的右侧固定设置有L形推杆,且底座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吸盘以及立管,所述L形推杆伸入空腔内并与立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立管的下端贯穿空腔的底壁并与吸盘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L形推杆的底部还设置有若干组复位弹簧,L形推杆在底座内进行上下运动且上下两端固定安装有与底座侧壁贴合的遮板。优选的,所述L形推杆位于靠近手柄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出气口处设有阀门,所述L形推杆内部还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一端与气囊连通,所述气管另一端贯穿立管并与吸盘的内腔室连通。优选的,所述立管活动安装于底座上,且吸盘与底座之间设置有两组踏板,所述两组踏板关于立管呈镜像对称且与其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利用气管将气囊与吸盘内腔之间形成一个半封闭式气道,在实际使用中,吸盘与地面吸附,此时只需挤压气囊,使得气囊内气体进入吸盘内腔中,从而达到解吸的效果,便于设备稳定地同时又能时刻便于位移,省时省力。2.本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利用L形推杆既能便于将设备整体进行推移,还能对立管以及吸盘起到支撑的效果,而利用吸盘能够将底座稳定于某一特定位置,便于进行后期装配工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图1中a-a截面示意图。图中:消防泵本体1、底座2、空腔201、万向轮3、吸盘4、立管5、L形推杆6、气囊7、复位弹簧8、遮板9、气管10、踏板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的消防泵,包括消防泵本体1、底座2以及万向轮3,消防泵本体1固定设置在底座2上,底座2的下端面固定安装多组万向轮3,底座2的右侧固定设置有L形推杆6,且底座2内部开设有空腔201,空腔201内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吸盘4以及立管5,L形推杆6伸入空腔201内并与立管5的顶部固定连接,立管5的下端贯穿空腔201的底壁并与吸盘4固定连接。利用L形推杆6既能便于将设备整体进行推移,还能对立管5以及吸盘5起到支撑的效果,而利用吸盘5能够将底座2稳定于某一特定位置,便于进行后期装配工作。如图1所示,L形推杆6的底部还设置有若干组复位弹簧8,底座2的右侧壁开设有用于L形推杆6进行上下运动的活动槽,L形推杆6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与底座2侧壁贴合的遮板9。通过设置遮板9能够避免室外灰尘通过活动槽进入空腔201内。如图1所示,L形推杆6位于靠近手柄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气囊7,L形推杆6内部还设置有气管10,气囊7的出气口处设有阀门,通过设置阀门进而控制气囊内气体的进出。气管10一端与气囊7连通,气管10另一端贯穿立管5并与吸盘4的内腔室连通。该气管10采用软质橡胶材料,通过利用气管10将气囊7与吸盘4内腔之间形成一个半封闭式气道,在实际使用中,吸盘4与地面吸附,此时只需打开阀门并挤压气囊10,使得气囊10内气体进入吸盘4内腔中,从而达到解吸的效果,便于设备稳定地同时又能时刻便于位移,省时省力。如图2所示,立管5活动安装于底座2上,且吸盘4与底座2之间设置有两组踏板11,两组踏板11关于立管5呈镜像对称且与其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踏板11,带动立管5向下移动,从而能够便于将吸盘4下移与地面进行吸附固定。工作原理:在实际使用中,将设备通过万向轮3移动到指定位置,接着通过脚踩踏板11,带动立管5向下移动,当吸盘4下移与地面吸附固定的同时并关闭气囊10出气口处的阀门,从而实现设备整体的稳定,以便后期装配工作;而当需要再次移动设备时,此时只需打开阀门并挤压气囊10,使得气囊10内气体进入吸盘4内腔中,从而达到解吸的效果,便于设备稳定地同时又能时刻便于位移,省时省力。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携带的消防泵,包括消防泵本体(1)、底座(2)以及万向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泵本体(1)固定设置在底座(2)上,所述底座(2)的下端面固定安装多组万向轮(3),所述底座(2)的右侧固定设置有L形推杆(6),且底座(2)内部开设有空腔(201),所述空腔(201)内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吸盘(4)以及立管(5),所述L形推杆(6)伸入空腔(201)内并与立管(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立管(5)的下端贯穿空腔(201)的底壁并与吸盘(4)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携带的消防泵,包括消防泵本体(1)、底座(2)以及万向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泵本体(1)固定设置在底座(2)上,所述底座(2)的下端面固定安装多组万向轮(3),所述底座(2)的右侧固定设置有L形推杆(6),且底座(2)内部开设有空腔(201),所述空腔(201)内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吸盘(4)以及立管(5),所述L形推杆(6)伸入空腔(201)内并与立管(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立管(5)的下端贯穿空腔(201)的底壁并与吸盘(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消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推杆(6)的底部还设置有若干组复位弹簧(8),L形推杆(6)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朝云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云安恒泰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