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场地修复多功能稳定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421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场地修复多功能稳定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底板,每个底板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桩组件,所述的固定桩组件包括固定架、下端为楔形的桩柱和驱动桩柱升降的驱动装置,固定架固定设置于底板上,驱动装置固定设置于固定架上,底板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供各桩柱沿垂直方向升降的让位通孔,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桩柱从让位通孔向下穿出并伸入地下。通过设置两个底板可有效扩大作业面,增大承重面积,可有效避免装置在软散基质区域上的沉陷问题;同时通过设置固定桩组件,将桩柱伸入地下,增大了底板与地基的连接力,使得连接稳定牢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场地修复多功能稳定固定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场地修复多功能稳定固定装置,属于污染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矿业活动和行业生产过程是造成场地污染的主要途径。因此,矿区和污染行业往往是污染场地的集中分布地。场地污染对植物、动物和人体都具有很大的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其具有潜在性、隐蔽性和长期性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污染物,常见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有化学氧化/还原方法、生物氧化/还原法以及物理方法。这些修复技术均需钻机在污染区域进行钻孔操作,以用于注入修复药剂或取样等。目前行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包括在坡地区域或软散基质区域(如废渣堆)上架设钻机时,难以稳固、牢靠地固定钻机,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和工作效率。因而如何实现在坡地区域或软散基质区域快速、稳固的固定钻机,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现有场地调查钻机和原位修复钻机(如注药/高压旋喷)的结构通常是适用于平整、坚固的场地表面。如中国专利CN105781447A,公开了一种土壤取样修复一体钻机的动力头组件升降机构,包括通用拖板、提升给进油缸和探测架组件,探测架组件底部设有底架,底架中间为底板,底板左右两侧通过螺栓连接底脚,右侧底脚焊有支座,用于连接升降油缸;底板后部设有油缸固定销轴孔用于固定滑移油缸。当土地不平时,控制偏摆油缸伸缩,可调节滑架角度,带动推进架使之与地面垂直,抵住地面即可正常施工。虽然其可以调节滑架角度,但其底架在坡地区域或软散基质区域如何稳固固定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又如中国专利CN110374503A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境修复的可移动式专业土壤修复综合钻机,包括气缸、支撑板和土壤钻机,两块所述支撑板对称分布在土壤钻机外围,两块所述支撑板靠近顶端一侧固定有连接板,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螺纹固定有滚轮,通过支撑板上设置滚轮,可以根据使用需求任意改变土壤钻机位置,提高该装置的使用灵活性,便于控制。同样,该钻机仅适用于具有坚固平整表面的区域,无法应用于不平整表面区域或软散基质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场地修复多功能稳定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场地修复装置难以适用不平整表面区域或软散基质区域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场地修复多功能稳定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底板,每个底板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桩组件,所述的固定桩组件包括固定架、下端为楔形的桩柱和驱动桩柱升降的驱动装置,固定架固定设置于底板上,驱动装置固定设置于固定架上,底板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供各桩柱沿垂直方向升降的让位通孔,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桩柱从让位通孔向下穿出并伸入地下。通过设置两个底板可有效扩大作业面,增大承重面积,可有效避免装置在软散基质区域上的沉陷问题;同时通过设置固定桩组件,将桩柱伸入地下,增大了底板与地基的连接力,使得连接稳定牢靠。通过调节桩柱伸入地下的长度的不同,使得本技术可以适用坡地工况,在坡地区域也能保持底板的水平,从而实现垂直钻孔的工况需求。而对于钻孔方向没有要求的工况,本技术还可以稳定地贴覆于坡面,使得本技术同样适用于松散基质坡面的工况。可选的,每个底板上的固定桩组件均设置有两个固定桩组件,同一底板上两个桩柱组件分设于该底板的两端。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场地修复多功能稳定固定装置还包括用于压紧底板边缘的压紧板,压紧板的边缘设置有用于容置底板边缘的凹槽,压紧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固定桩组件,压紧板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供桩柱沿垂直方向升降的让位通孔。底板边缘置于该凹槽内,并由压紧板压紧。所述的凹槽的槽壁呈倒L型,从而可将底板的边缘置于该凹槽内,并由凹槽位于底板上方的槽壁压紧底板,同时位于底板端部的凹槽的槽壁可以限制底板的平移。通过设置压紧板,有效提高底板定位稳固程度,使得底板上可以定位大重量、大高度的设备,有效避免失稳、侧翻、滑移等现象的发生,提升装置安全性。优选的,两个底板通过至少两个伸缩杆固定连接。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的伸缩杆包括两个同轴设置的外螺纹螺杆和一个具有内螺纹孔的连接杆,两个外螺纹螺杆的一端与对应侧的底板连接,两个外螺纹杆的另一端均通过螺纹与连接杆的内螺纹孔连接,且两个外螺杆的螺纹的旋向相反。从而通过正向或反向旋拧连接杆,即可实现伸缩杆整体的伸长或缩短。使得两个底板的间距可调,拓宽了适用范围,可用于支撑固定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设备。可选的,所述的固定架包括水平板,水平板的两端均具有向下延伸的支脚,各支脚的底部均具有用于连接底板的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螺栓与底板或压紧板连接,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水平板上。可选的,所述的驱动装置为气缸或液压缸,所述的桩柱的上端与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的驱动装置为液压缸,液压缸的外围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架的第一连接板和用于连接底板或压紧板的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通过螺栓与固定架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通过螺栓与底板或压紧板固定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架上设置有供液压缸穿过的通孔,液压缸穿设于该通孔内,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为环绕于液压缸的缸体外围的环形板,所述的第二连接板位于设置于液压缸的缸体的底端、环绕于体外围的环形板。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液压缸为千斤顶。从而简化装置结构,无需外设液压源,提升装置使用灵活度。可选的,所述的底板的厚度均为15-25cm,所述的桩柱伸入地下的长度为30-80cm。优选的,所述的底板的上表面焊接有用于防滑的螺纹钢。优选的,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设备的连接件。可选的,所述的连接件为连接法兰、连接支耳和连接锁扣中的一种或多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两个底板可有效扩大作业面,增大承重面积,可有效避免装置在软散基质区域上的沉陷问题;同时通过设置固定桩组件,将桩柱伸入地下,增大了底板与地基的连接力,使得连接稳定牢靠。本技术可适用不平整表面区域或软散基质区域,有效维持场地修复设备作业面稳定性,减少施工安全事故。本技术通过设置压紧板,有效提高底板定位稳固程度,使得底板上可以定位大重量、大高度的设备,有效避免失稳、侧翻、滑移等现象的发生,提升装置安全性。本技术通过设置伸缩杆使得两个底板的间距可调,拓宽了适用范围,可用于支撑固定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设备。本技术结构简洁,装置使用灵活度高,由多个可拆卸单元构成,便于搬运和施工。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场地修复多功能稳定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固定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设置有压紧板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压紧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施工时的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施工时的另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施工时的第三种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场地修复多功能稳定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底板,每个底板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桩组件,所述的固定桩组件包括固定架、下端为楔形的桩柱和驱动桩柱升降的驱动装置,固定架固定设置于底板上,驱动装置固定设置于固定架上,底板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供各桩柱沿垂直方向升降的让位通孔,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桩柱从让位通孔向下穿出并伸入地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场地修复多功能稳定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底板,每个底板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桩组件,所述的固定桩组件包括固定架、下端为楔形的桩柱和驱动桩柱升降的驱动装置,固定架固定设置于底板上,驱动装置固定设置于固定架上,底板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供各桩柱沿垂直方向升降的让位通孔,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桩柱从让位通孔向下穿出并伸入地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场地修复多功能稳定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底板上的固定桩组件均设置有两个固定桩组件,同一底板上两个桩柱组件分设于该底板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场地修复多功能稳定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压紧底板边缘的压紧板,压紧板的边缘设置有用于容置底板边缘的凹槽,压紧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固定桩组件,压紧板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供桩柱沿垂直方向升降的让位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场地修复多功能稳定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底板通过至少两个伸缩杆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场地修复多功能稳定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杆包括两个同轴设置的外螺纹螺杆和一个具有内螺纹孔的连接杆,两个外螺纹螺杆的一端与对应侧的底板连接,两个外螺纹杆的另一端均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华丁贞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圣珑环境修复技术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