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墙体免抹灰砌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29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建筑墙体免抹灰砌块。砌块上设置有若干贯穿砌块的竖向通孔,相邻竖向通孔之间,以及竖向通孔与端面之间形成肋条,其特点是竖向通孔顶端为圆形,底端为椭圆形,且顶端与底端之间平滑过渡,砌块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竖向榫头和竖向榫槽,砌块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横向榫头和横向榫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建筑墙体免抹灰砌块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砌筑效率高等特点,可广泛地应用于建筑物墙体砌筑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墙体免抹灰砌块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建筑墙体免抹灰砌块。
技术介绍
免抹灰砌块,以其生产成本低、可有效缩减工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墙体砌筑中。现有技术的免抹灰砌块主要由立方体状块体构成。块体上设置若干截面为矩形的空腔,以降低砌块自重及生产成本。相邻空腔之间构成加强筋,以保证砌块具有足够的强度。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上述结构的砌块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一,为了布设拉结筋,走水、电管线等,通常需要在砌块上开槽,不仅影响施工效率,还会使砌块自身强度受到影响;二,进行墙体砌筑时无法实现快速的对准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强度高、稳定性好、砌筑效率高的建筑墙体免抹灰砌块。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墙体免抹灰砌块,砌块上设置有若干贯穿砌块的竖向通孔,相邻竖向通孔之间,以及竖向通孔与端面之间形成肋条,其特点是竖向通孔顶端为圆形,底端为椭圆形,且顶端与底端之间平滑过渡,砌块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竖向榫头和竖向榫槽,砌块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横向榫头和横向榫槽。作为优选,竖向通孔底端椭圆形的中心在垂直方向的投影和顶端圆形的中心在垂直方向的投影相重合,并且,椭圆形的短半径与圆形的半径相同,椭圆形的长半径大于圆形的半径。当砌块上仅设置一行竖向通孔时,作为优选,各竖向通孔的对称中心面均与砌块的对称中心面共面。作为优选,砌块上设置有四个贯穿砌块的竖向通孔,位于中间的肋条的最小厚度是其它肋条的最小厚度的两倍。作为优选,竖向榫头和竖向榫槽分别设置在砌块顶面和底面的中部,并贯穿砌块的左右两端。竖向榫头优选为高度为1一1.5cm的梯形结构。作为优选,竖向榫头上设置有两个贯穿砌块的左右两端的管线槽,两个管线槽对称设置在砌块对称中心面的两侧。作为优选,砌块顶面设置有两个贯穿砌块的左右两端的拉结筋槽,两个拉结筋槽分别位于竖向榫头的两侧,且拉结筋槽的内侧壁与竖向榫头侧壁共面。作为优选,拉结筋槽的横截面为W形。作为优选,横向榫头和横向榫槽分别设置在砌块左右两端的中部,并且贯穿砌块的顶面和底面。作为优选,横向榫头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为梯形。作为优选,横向榫头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为梯形。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建筑墙体免抹灰砌块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一)特殊的竖向通孔结构,一方面,使得砌块两侧形成截面为梯形立面,形成自身承重的剪力,并加大了相邻竖向通孔之间形成的肋条与梯形立面的接触面积,增强砌块的牢固性,另一方面,解决了生产传统砌块时难脱模易造成产品质量问题;(二)中间的肋条的最小厚度是其它肋条的最小厚度的两倍,在不影响砌块强度的同时,更利于施工过程中切割使用;(三)竖向榫头榫槽及梯形横向榫头榫槽的设计,利于施工砌垒时上下左右相吻合,有效保证墙体砌垒竖立面的绝对平整度和横向平直,可解决砌垒墙体开裂的通病;竖向榫头和横向榫头分别为砌块顶面和端面的延伸体,不易损坏变形,能够确保产品质量;(四)双管线槽设计,且圆孔上下贯通,在墙体无需开槽的情况下,即可实现水平管线及竖向管线水电的完全分离,水、电各走其道,消除了安全隐患;(五)拉结筋槽内侧壁与竖向榫头侧壁共面,不仅解决了现有砌块无拉结筋凹槽或单槽不能满足特殊设计拉结筋的需求,还保证了拉结筋固定的稳固性。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建筑墙体免抹灰砌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所示建筑墙体免抹灰砌块的剖视图;附图3是图1所示建筑墙体免抹灰砌块的A向视图;附图4是图1所示建筑墙体免抹灰砌块的B向视图;附图5是图4所示建筑墙体免抹灰砌块的C-C剖视图;附图6是图1所示建筑墙体免抹灰砌块的D向视图。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1、砌块,2、竖向通孔,3、肋条,4、竖向榫头,5、竖向榫槽,6、横向榫头,7、横向榫槽,8、管线槽,9、拉结筋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下面给出一个最佳实施例:如附图1-6所示,本技术的建筑墙体免抹灰砌块由块体1构成。块体1中部成型有4个竖向通孔2。相邻竖向通孔2之间,以及竖向通孔2与块体端面之间形成肋条3。位于中间的肋条3的最小厚度是其它肋条3的最小厚度的两倍。所述竖向通孔2顶端为圆形,底端为椭圆形,椭圆形的中心在垂直方向的投影和顶端圆形的中心在垂直方向的投影相重合。椭圆形的短半径位于砌块1的对称中心面,且椭圆形的短半径与圆形的半径相同,椭圆形的长半径大于圆形的半径。为了便于脱模,圆形顶端与椭圆形底端之间平滑过渡。砌块1中部顶面和底面分别预制有贯穿其左右两端的竖向榫头4和竖向榫槽5。竖向榫头4和竖向榫槽5的截面均为高度1.5cm梯形,使施工砌垒时上下砌块可以相吻合。竖向榫头4上预制有两个贯穿砌块1的左右两端的管线槽8。两个管线槽8对称设置在砌块1对称中心面的两侧。砌块1顶面竖向榫头4的两侧分别预制有一个拉结筋槽9。拉结筋槽9的横截面为W形,且其内侧壁与竖向榫头4侧壁共面。砌块1的左右两端分别预制有贯穿其上下两面的横向榫头6和横向榫槽7。横向榫头6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均为梯形,使施工砌垒时左右砌块1可以相吻合。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墙体免抹灰砌块,砌块上设置有若干贯穿砌块的竖向通孔,相邻竖向通孔之间,以及竖向通孔与端面之间形成肋条,其特征在于,竖向通孔顶端为圆形,底端为椭圆形,且顶端与底端之间平滑过渡,砌块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竖向榫头和竖向榫槽,砌块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横向榫头和横向榫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墙体免抹灰砌块,砌块上设置有若干贯穿砌块的竖向通孔,相邻竖向通孔之间,以及竖向通孔与端面之间形成肋条,其特征在于,竖向通孔顶端为圆形,底端为椭圆形,且顶端与底端之间平滑过渡,砌块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竖向榫头和竖向榫槽,砌块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横向榫头和横向榫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墙体免抹灰砌块,其特征在于,竖向通孔底端椭圆形的中心在垂直方向的投影和顶端圆形的中心在垂直方向的投影相重合,并且,椭圆形的短半径与圆形的半径相同,椭圆形的长半径大于圆形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墙体免抹灰砌块,其特征在于,砌块上设置有四个贯穿砌块的竖向通孔,位于中间的肋条的最小厚度是其它肋条的最小厚度的两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墙体免抹灰砌块,其特征在于,竖向榫头和竖向榫槽分别设置在砌块顶面和底面的中部,并贯穿砌块的左右两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荣军杨列潮王书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宇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