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结构中剪力墙与现浇非承重墙之间柔性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277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中剪力墙与现浇非承重墙之间柔性连接机构,包括非承重墙体,所述非承重墙体的左侧设有剪力墙体,所述非承重墙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剪力墙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滑动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卡接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套筒和套杆,套筒与套杆配合连接弹簧进行缓冲,实现了剪力墙体与非承重墙体之间的缓冲效果,同时利用缓冲弹簧和连接弹簧的作用,能够起到良好的抗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结构中剪力墙与现浇非承重墙之间柔性连接机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建筑结构中剪力墙与现浇非承重墙之间柔性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和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目前建筑施工中,结构楼体通常采用剪力墙结构,分隔墙采用非承重墙结构,剪力墙采用混凝土浇筑,非承重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剪力墙的钢筋支撑体系与非承重墙的支撑体系之间是不能形成承载力传递的,以满足抗震的要求,为了满足其结构的整体性,出现了剪力外墙与非承重外墙一次性全现浇的工艺,但是该剪力墙与非现浇承重墙之间连接结构柔性较差,不能够满足抗震的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结构中剪力墙与现浇非承重墙之间柔性连接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剪力墙与非现浇承重墙之间连接结构柔性较差,不能够满足抗震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建筑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结构中剪力墙与现浇非承重墙之间柔性连接机构,包括非承重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承重墙体(1)的左侧设有剪力墙体(7),所述非承重墙体(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所述剪力墙体(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6),所述第一连接板(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滑动板(10),所述第二连接板(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固定板(3),两个所述固定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滑槽(11),每个所述滑槽(11)的内部均卡接有与滑槽(11)相适配的滑块(5),两个所述滑动板(10)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滑块(5)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中剪力墙与现浇非承重墙之间柔性连接机构,包括非承重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承重墙体(1)的左侧设有剪力墙体(7),所述非承重墙体(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所述剪力墙体(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6),所述第一连接板(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滑动板(10),所述第二连接板(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固定板(3),两个所述固定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滑槽(11),每个所述滑槽(11)的内部均卡接有与滑槽(11)相适配的滑块(5),两个所述滑动板(10)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滑块(5)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与第二连接板(6)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套筒(8),每个所述套筒(8)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16),两组所述连接弹簧(16)之间固定连接有套杆(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中剪力墙与现浇非承重墙之间柔性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槽(11)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4),每个所述缓冲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翔陈颢元朱健王体佳金星任
申请(专利权)人:曙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