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27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隔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隔震结构,包括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及隔震支座,所述下部结构固定于所述隔震支座的下方,所述上部结构固定于所述隔震支座的上方,所述上部结构与所述隔震支座之间设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与所述上部结构间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板与所述隔震支座间通过第二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在隔震支座与上部结构中的连接板之间设有过渡板,通过过渡板实现隔震支座与上部结构间的固定连接,不会形成位置干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隔震
,尤其涉及一种隔震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降低建筑在地震中受到损伤的可能性,现在的建筑通常会在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装置,将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隔离开来,以此来消耗地震能量,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传输,从而提高建筑的安全性,保障人员的安全,减小经济损失。上述的上部结构位于地面以上,包括钢柱及柱底板等部件。下部结构及隔震装置位于地面以下,下部结构包括埋件板及连接于埋件板底部的若干部件,下部结构与其下方的混凝土结构一体化连接。一般来说,隔震装置与上部结构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但是,若上部结构中钢柱及加劲板数量较多,分布较密集时,这些螺纹紧固件可能会与钢柱及加劲板形成干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隔震结构,在隔震支座与上部结构中的连接板之间设有过渡板,通过过渡板实现隔震支座与上部结构间的固定连接,不会形成位置干涉。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隔震结构,包括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及隔震支座,所述下部结构固定于所述隔震支座的下方,所述上部结构固定于所述隔震支座的上方,所述上部结构与所述隔震支座之间设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与所述上部结构间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板与所述隔震支座间通过第二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下部结构包括埋件板与抗剪件,所述埋件板固定于所述隔震支座的底部,所述抗剪件固定于所述埋件板的底部,所述抗剪件包括第一板与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呈“L”形,且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分别平行于所述埋件板的两条邻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部结构包括钢柱与柱底板,所述钢柱固定于所述柱底板的顶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震支座包括支座顶板与支座底板,所述支座顶板与所述过渡板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板上设有沉槽孔与通孔,且所述通孔在水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支座顶板的外部,所述第一螺纹紧固件固定于所述通孔处,所述第二螺纹紧固件固定于所述沉槽孔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板上设有第一沉槽孔与第二沉槽孔,所述第一螺纹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沉槽孔处,所述第二螺纹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沉槽孔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部结构还包括锚杆,所述锚杆固定于所述埋件板的底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锚杆包括主锚杆与辅锚杆,所述辅锚杆固定于所述主锚杆的底部的侧壁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板距离所述埋件板的中心的距离S1的范围为300mm≤S1≤400mm,所述第二板距离所述埋件板的中心的距离S2的范围为300mm≤S2≤40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隔震支座与上部结构中的连接板之间设有过渡板,通过过渡板实现隔震支座与上部结构间的固定连接,不会形成位置干涉。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隔震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下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柱底板、过渡板及支座顶板连接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从而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当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均与所属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技术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参照图1,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隔震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隔震结构包括上部结构1、隔震支座2及下部结构3等部件。上部结构1位于地面以上,隔震支座2与下部结构3位于地面以下。隔震支座2位于上部结构1与下部结构3之间,且与上部结构1、下部结构3之间均固定连接。下部结构3与位于其下方的混凝土部4固定连接。上部结构1包括柱底板11、钢柱12及加劲板13等部件。钢柱12固定于柱底板11的顶部。加劲板13也固定于柱底板11的顶部。上部结构1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过多赘述。隔震支座2包括隔震支座主体21、支座顶板22与支座底板23,支座顶板22固定于隔震支座主体21的顶部,支座底板23固定于隔震支座主体21的底部。隔震支座主体21内部包括交替排列的隔震橡胶、隔震钢板以及铅芯等部件。隔震支座主体21的内部结构属于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过多赘述。在上部结构1与隔震支座2之间设有过渡板5,过渡板5选用钢板。上部结构1中的柱底板11与过渡板5之间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隔震支座2中的支座顶板22与过渡板5之间通过第二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具体的,在过渡板5上设置通孔51与沉槽孔52,且通孔51在水平面的投影位于支座顶板22的外部。第一螺纹紧固件固定于通孔51处,第二螺纹紧固件固定于沉槽孔52处。目前的隔震结构中,通常是将柱底板11与支座顶板22直接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由于隔震支座2中间设有隔震钢板及隔震橡胶等部件,因此,仅能在其四个角的区域设置螺纹紧固件。当上部结构1中的钢柱与加劲板的数量不多时,这种结构并无不妥。但当上部结构1中的钢柱与加劲板的数量较多,分布较密集时,柱底板11上与隔震支座2的四个角处对应的位置可能恰好设有钢柱或加劲板。此时,若直接通过螺纹紧固件实现上部结构1与隔震支座2的固定连接,会形成位置干涉。由于钢柱与加劲板分布密度较大,将其避开的可能性也较低。因此,本实施例中,将上部结构1与隔震支座2通过过渡板5进行连接,可以将第一螺纹紧固件设置于不存在钢柱与加劲板的位置,则可避开钢柱及加劲板等部件。此外,增加了过渡板5后,增加了外界热量传递至隔震支座的距离,外界温度过高时,能够降低隔震橡胶产生变形的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及隔震支座,所述下部结构固定于所述隔震支座的下方,所述上部结构固定于所述隔震支座的上方,所述上部结构与所述隔震支座之间设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与所述上部结构间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板与所述隔震支座间通过第二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n所述下部结构包括埋件板、锚杆与抗剪件,所述埋件板固定于所述隔震支座的底部,所述锚杆固定于所述埋件板的底部,所述抗剪件固定于所述埋件板的底部,所述抗剪件包括第一板与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呈“L”形,且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分别平行于所述埋件板的两条邻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及隔震支座,所述下部结构固定于所述隔震支座的下方,所述上部结构固定于所述隔震支座的上方,所述上部结构与所述隔震支座之间设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与所述上部结构间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板与所述隔震支座间通过第二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
所述下部结构包括埋件板、锚杆与抗剪件,所述埋件板固定于所述隔震支座的底部,所述锚杆固定于所述埋件板的底部,所述抗剪件固定于所述埋件板的底部,所述抗剪件包括第一板与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呈“L”形,且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分别平行于所述埋件板的两条邻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结构包括钢柱与柱底板,所述钢柱固定于所述柱底板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支座包括支座顶板与支座底板,所述支座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博陈振明贺志强何召飞凌伟袁磊茆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